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低温物流技术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物流、制冷、电子信息以及生物食品等方面。低温物流技术可应用于果蔬、肉禽、水产、医药等领域。担任国际制冷学会D1专业委员会副主席的天津商业大学教授申江一直关注并致力于低温物流技术普及,在出版《商业用制冷装置》、《制冷装置设计》等多部教材后,2013年1月,出版了《低温物流技术概论》一书。

  • 标签: 物流技术 低温 参考书 制冷学会 专业委员会 生物食品
  • 简介: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低温制造晶体硅的新途径,有望让计算机和太阳能电池更便宜更环保。二氧化硅约占地壳总量的40%,但是将二氧化硅转变成晶体硅的工业方式不仅成本高,同时极端的加工条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密歇根大学化学和应用物理教授史蒂芬·马尔多纳多说,目前现代电子产品中的晶体硅是在超过2000华氏度(约1093摄氏度)高温条件下通过一系列高能耗化学反应获得,整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 标签: 低温生产 晶体硅 美国密歇根大学 二氧化硅 太阳能电池 研究人员
  • 简介:对工业制冷控制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安全、品质和寿命周期总成本的要求,提出工业制冷控制需要实现的关键指标。对工业制冷项目中涉及到的关键控制应用,如液位控制、热气除霜以及温度控制进行分析和计算。计算及实际应用都表明,对工业制冷系统进行全方位的自动控制有助于这些关键指标的实现。

  • 标签: 工业制冷 自动控制 液位控制 热气除霜 温度控制
  • 简介:摩尔比为Ni2+:Zn2+:Fe3+:0.6:0.4:2.0的水溶液与OH-在气泡液膜中进行共沉淀反应,制得0.6Ni(OH)2(H2O)0.75·(0.4-n)Zn(On)2·2(1-m—n)Fe(OH)3·mFezO3·nZnFe2O4·xH2O前驱体,微结构为大量螺旋状分子簇和少量亚晶结构,用XRD检测结果表明,前驱体在室温放置10和14个月的转化产物是Fe2O3,ZnFe2O4和Nin6Znn.Fe2O4;放置55个月的主要产物是Nin6Znn4Fe2O4。提出了分子簇演绎氢氧化物脱水,优先生成Fe2O3晶核,亚晶结构演绎新生态氧化物分子自组装的低温自发固相反应机理。

  • 标签: 气泡液膜 低温自发固相反应 Ni—Zn—Fe氢氧化物 分子自组装 反应机理
  • 简介:自2011年开始,利乐公司就以Braskem公司制造的生物质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推出多款生物质塑料开盖。2012年,全球范围内使用生物质塑料开盖的利乐包装已达到6.1亿包。美洲最大的热塑性树脂生产商Braskem公司使用从甘蔗中提取的乙醇来生产乙烯,然后再将其转化为低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

  • 标签: 原料生产 利乐公司 生物质 环保包装 塑料 高密度聚乙烯
  • 简介:日本微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将催化剂附着在碳纳米管上,大幅提高了催化剂性能,并使此前只能使用一次的催化剂可回收利用。该所科学家说,该技术有望提高药品合成效率,使一些昂贵药品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例如癌症治疗药物易瑞沙。在试验中,研究小组已经利用这种新方法高效合成了有望用于治疗高血脂的化合物。研究人员向混有碳纳米管的溶液中加入催化剂,使催化剂聚集在碳纳米管的缝隙中,形成数十纳米至两百纳米(1纳米为十亿分之一米)的团块。由于催化剂分散在碳纳米管的缝隙中,表面积变得很大,促进化学反应的效率是以前的6倍。此外,吸附在碳纳米管上的催化剂团块可以被过滤,从而能被回收利用。

  • 标签: 催化剂性能 碳纳米管 合成效率 药品 附着 可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