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地面沉降问题已经是北京市平原区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论文选择小汤山和后沙峪地区为典型研究区,通过分析研究区基岩水开发利用状况,开展基岩水开采引起地面沉降的研究。运用简化的弹性模型评估基岩水开采造成的弹性变形量,结果表明,从1974年截至2010年,小汤山地区地热田总净开采量约9400万m^3,引起的地面弹性变形量约为1.02cm;小汤山地区岩溶水年均开采3000万m^3,年均形变量约0.32cm。后沙峪地区通过估算获得近似值,1961年-2011年期间由于第四系地下水的开采造成的基岩变形量约为1.09cm。

  • 标签: 地面沉降 基岩水 小汤山 地热田 弹性模型
  • 简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磁县有大量泥砾开挖料,本文通过试验研究,认为利用泥砾开挖料替代壤土进行渠堤填筑是可行的,但需要根据泥砾组成情况确定其填筑部位。泥砾开挖料的应用,减少了大量取土场和弃土场占地,节约了工程投资,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 标签: 南水北调 渠堤填筑 泥砾
  • 简介:高速铁路的深化改变了传统铁路的养护维修、施工和设计等方面的设计思想。对于轨道有碴的情况,线路要为列车的平稳、安全、高速运行提供一个稳定和高平顺的轨下基础。而轨下基础的路基和道床是由散体材料组成的。其抵抗振动的能力弱,并且很容易出现变形的问题,为此线路结构中最薄弱的就是有碴轨道,同时也是最不稳定的环节。基于此,本文主要从高速铁路的路基出发,对其改良土工程性质试验以及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 标签: 铁路路基 改良土 性质试验 施工技术
  • 简介:《深竖井塌滑体开挖施工技术》课题是水电三局依托溧阳电站2号引水竖井工程研究完成。受F54断层及影响带、节理裂隙发育的泥化夹层、安山斑岩岩脉等复杂恶劣地质条件的影响,竖井反井法施工50米后发现导井塌方堵塞。针对竖井大范围塌滑体后期施工的工程难题,项目开展了关键施工技术的研究攻关,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并形成了专项工法技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 标签: 国际领先水平 施工技术 研究成果 深竖井 塌滑体 开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