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列车的定期检修维护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文章分析昆明地铁列车检修模式,以及在现检修模式下列车各个系统运行可靠性,提出列车检修模式优化建议,希望对昆明地铁列车检修模式创新发展有所借鉴。

  • 标签: 昆明地铁 列车 检修模式 建议
  • 简介:摘要:早在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便制定并实施了面向全岛的概念发展规划,按照环形的形式,该国的地铁网络将23个新城含括其中,发展至目前,新加坡TOD模式亦在相应程度上发挥出对自身城市空间的优化作用,不仅实现了对城市形态的很好塑造,城市能级亦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本文在把握新加坡TOD发展模式与历程的基础之上,对我国地铁建设作出相应的思考。

  • 标签: 新加坡,TOD模式,地铁建设,启示
  • 简介:摘要:早在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便制定并实施了面向全岛的概念发展规划,按照环形的形式,该国的地铁网络将23个新城含括其中,发展至目前,新加坡TOD模式亦在相应程度上发挥出对自身城市空间的优化作用,不仅实现了对城市形态的很好塑造,城市能级亦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本文在把握新加坡TOD发展模式与历程的基础之上,对我国地铁建设作出相应的思考。

  • 标签: 新加坡,TOD模式,地铁建设,启示
  • 简介:摘 要:城市地铁的出现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更是有效地解决了城市的交通堵塞问题,由于我国城市地铁的建设速度较快,建设质量较高,所以地铁建设方面工作所具有的完善性在世界中都位居榜首。地铁普遍都是在地下空间隧道中进行运行,这使其及经济又环保,所以城市地铁这种出行方式已经被公众广为接受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尽管地铁在运营过程中已经针对相应的突发事件采取了有效措施,但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仍然频频发生事故。因此,为了有效降低运营事故的发生率,应当加强地铁运营应急管理的研究工作,使地铁运营应急管理水平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 标签: 昆明地铁 地铁运营 应急管理 对策
  • 简介:城市地铁建设施工中经常面对各类地质条件,在很多地区,溶洞处理往往成为难题。以昆明地铁施工为背景,该地区岩溶极其发育。通过前期勘察,分析岩溶形态及分布规律,再对其力学指标进行统计,结合周边施工环境进行处理方案的比选,最终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和施工工法,并在施工实践后对处理措施进行总结,是溶洞处理研究中的一系列手段。

  • 标签: 地铁 施工 溶洞 处理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及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对车辆制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地铁车辆的运行需要,其制动系统应采用多样化的制动方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地铁车辆制动系统制动方式进行介绍,以昆明地铁为例对其出现的停放制动无法缓解故障进行分析,得出此次故障为T23车由于M2-1车B05截断塞门受到异物撞击,使之变为“截止位”,停放制动缓解气路被截断,导致列车施加了停放制动且无法缓解,牵引封锁的结论。

  • 标签: 轨道交通车辆 制动方式 停放制动不缓解
  • 简介:摘要 本文介绍昆明地铁首期1、2号线网络拆分延伸设计与应用。阐述了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和工业以太网子系统的系统架构及特色功能,以及基于昆明地铁首期1、2号线网络拆分延伸的设计方法,实现网络拆分延伸的冗余性和可靠性。为多种制式网络结构的拆分和延伸提供借鉴意义。

  • 标签:  SDH 工业以太网 网络拆分延伸
  • 简介:摘要地铁工程属线型工程且多处于市区,是一项涉及多专业的系统工程,机电安装技术复杂,协调管理任务多,周期长,投资大。本文通过对目前昆明地铁机电安装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提出相应建议,指导后期地铁项目机电安装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同时以供同行借鉴之用。

  • 标签: 地铁机电安装 工程造价管理 成本控制 研究
  • 简介:摘要:轮对是保证地铁列车平稳安全运行的重要部件,对其进行磨耗状况的监测是车辆日常维护的必要内容。轮对镟修次数过多、镟修量过大会缩短轮对使用寿命,增加维修成本,因此需要确定最优镟修周期及镟修策略,以延长轮对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因此需研究合理的镟修周期,本文对昆明地铁首期支线电客列车轮对磨耗量及镟修数据进行数理分析,选择轮径作为数据参数,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研究合理的轮对镟修周期,可为后续轮对尺寸监测提供参考,并对轮对异常磨耗等问题进行提前预警。

  • 标签: 昆明地铁首期支线 镟修周期 轮对
  • 简介:摘要:昆明地铁所有列车每年均需在正线区间进行年度例行试验,具体内容为在两个方向上分别进行40km/h、60km/h、80km/h、100km/h牵引和制动试验,若调试区间最小安全距离不足时会导致调试车辆越过信号机,给正线施工区域造成巨大安全隐患,因此调试区间距离小于列车调试所需最小安全距离时应选择合适区间进行调试,目前对40km/h、60km/h、80km/h、100km/h牵引和制动所需最小安全距离的计算均未做出详细说明,也无参考数据。本文根据统计昆明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6号线年度例行试验数据来分析计算各线路调试区间所需最小安全距离,为调试人员在区间调试时所需区间最小安全距离提供参考。为制定在特殊天气情况下(雨、雪)列车调试制定相应应急预案提供依据,以及准确掌握列车在不同速度下的紧急制动距离。

  • 标签: 地铁列车 安全距离 调试区间 制动距离
  • 简介:摘要:受流器隔离器主要用于当电客列车受流器连接的主回路出现短路无法恢复时,按压受流器使碳滑块与第三轨实现隔离,从而使电客列车所在区域内变电所可以正常送电,减少正线运营影响,本文重点介绍受流器隔离器的设计探究。

  • 标签: 昆明地铁 受流器 隔离器 隔离头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气候环境恶化,各地极端天气异常频发,探究完善城市轨道交通气象灾害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本文分析概述了昆明市常见气象灾害对其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及建议,以期为地铁运营气象灾害防控工作完善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针对目前地铁工程渗漏是现今国内常见的一种工程缺陷,尤其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它不仅与工程周边水文环境、结构埋深、防水设计方案、防水材料等有关,还与结构混凝土性能、施工工艺等有关。现我对车站易渗漏的薄弱环节进行了分析,提出地铁渗漏工程中可有效减少渗漏的技术措施,并对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 标签: 地铁车站 结构渗漏 因素 措施
  • 简介:摘 要:轨道交通与机场航站楼合建在国内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然而轨道交通与机场合建后,还需预留近期多条地铁线衔接的综合建设方案实例鲜有。本文依托昆明地铁线网衔接机场T2航站楼综合方案的实例,主要针对该工程长水枢纽站总体布局方案、车站建设方案、配线方案的深入研究,得出如下重要结论:交通中心换乘方式水平布局采用“输送量大优先换乘”原则,地铁布置在距离航站楼较近的位置;交通中心换乘方式垂直布局基于“下重上轻”原则,由下至上依次为高铁、地铁和路侧交通系统;长水枢纽站综合考虑付费区、换乘距离、站台宽度等因素进行布设,站厅层考虑设置换乘中央连廊,可分别通往高铁及T2航站楼方向。 关键词:轨道交通;换乘衔接;综合方案;配线设计 中图分类号: 引 言 为满足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近、远期吞吐量需求,拟在现航站区以北建设75万m2的T2航站楼及10万m2 S2卫星厅;配套建设综合交通中心、停车楼、捷运系统等交通设施,以及货运、机务维修、公务机、生产生活辅助设施、公用配套设施等[1-2]。根据《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的相关内容,明确拟建T2航站楼将衔接昆明轨道交通6号线、9号线和嵩明线,建成后的长水枢纽站将形成三线共站的综合交通体系。其中6号线三期将结合机场建设同步实施,并充分考虑预留后期地铁9号线和嵩明线接入T2航站楼的条件。因此,昆明地铁线网与机场T2航站楼衔接综合方案研究是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方案的重难点。 1 工程概况 1.1 整体建设规划概况 昆明市线网规划修编(2008~2020)中远景线网由14条线路组成放射普线网+穿越快线的线网形态。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层次中,由3条骨干线、2条辅助线、1条专线、及3条填充线组成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市域轨道交通由2条穿越型快线及3条预留线组都市快线网。衔接长水综合交通枢纽的6号线、9号线和嵩明线在线网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昆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中衔接长水综合交通枢纽的三条轨道交通线为6号线、9号线和嵩明线。其中6号线自T1航站楼机场中心站接出,沿机场东侧敷设后进入长水枢纽站,延伸线路长度4.85 km,设1座车站。9号线自大板桥站接出后,经李其片区,沿航站楼西侧敷设接入长水枢纽站。嵩明线由巫家坝引出经东部客运站,后沿新320国道经大板桥南站和复兴站,沿机场东侧接入长水枢纽站。 1.2 昆明地铁6号线概况 在昆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中,6号线为机场线,主要服务于沿线周边客流、机场旅客、接送旅客的亲友及往返于主城与航空港的商务人员和新机场的工作人员,为复合线功能。主要承担主城区与航空港之间的长距离出行,一二期均投入运营。线网规划修编中的6号线全线共9站8区间,线路全长约30.2 km,平均站间距为4.1 km。具备城市值机功能。速度目标值100km/h,B型车6辆编组。 1.3 昆明长水机场改扩建工程概况 基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改扩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在现状西跑道西侧建设西二、西三跑道及滑行道系统;在现状东跑道东侧建设东二跑道及滑行道系统;在现航站区以北建设75万m2的T2航站楼、10万m2S2卫星厅;配套建设综合交通中心(8万m2)、停车楼(43.5万m2)、捷运系统等交通设施,以及货运、机务维修、公务机、生产生活辅助设施、公用配套设施等。 2 长水枢纽站总体布局研究 如何在交通中心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场站,并提供合理的换乘流线和换乘距离,是枢纽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3]。考虑到长水机场2030年将达到1.2亿人次吞吐量,需要面向滇中城市群。换乘距离考虑在300 m以内,力求达到“零距离换乘、无缝对接”的目标。 枢纽各种交通方式的场站设施布局应遵循如下原则:交通换乘方式水平布局基于“输送量大优先换乘”原则,旅客最远换乘距离距航站楼不超过300 m;交通换乘方式垂直布局采用“下重上轻”。 图3 长水枢纽站各类交通方式布局图 长水机场综合交通枢纽作为昆明规模最大、方式最全、辐射范围最广的综合枢纽,通过与“地铁、高铁、城际”一体衔接,同时整合其它交通方式,实现“空铁联运、多轨合一”,对于昆明建设综合客运枢纽示范城市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和示范意义。根据《昆明机场总体规划》(2019年)中业务量预测,目标年2030年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目标年2050年旅客吞吐量为1.4亿人次。其中T1航站楼及卫星厅设计容量5300万人次,规划T2航站楼及卫星厅设计容量6700万人次。根据现状客运交通方式的分配比例考虑上述轨道交通的引入,结合国内外类似机场枢纽的数据进行参考[5-7],长水机场通过地铁输送旅客比例远期预计在22~30%。 根据上述交通量预测分析,依据交通换乘方式水平布局采取“输送量大优先换乘”原则,交通中心内各交通方式与机场换乘距离由近至远依次为地铁、各类地面公交和高铁,旅客最大换乘距离距航站楼不超过300 m。而地铁作为输送量最大的交通方式应尽量做到距离航站楼最近。依据交通换乘方式垂直布局采用“下重上轻”,交通中心由下至上依次为高铁、地铁道路。 3 长水枢纽站车站方案研究 3.1 总平面方案 付费区分设:长水枢纽站为三线共用站厅,不仅需要考虑地铁之前换乘客流,还需要考虑与机场、高铁之间换乘客流。方案中考虑设置换乘中央连廊,连接T2航站楼、渝昆高铁、预留城际铁路及未来商业开发,换乘流线明晰;付费区位于换乘通道两侧,付费区不侵占换乘通道空间,进出站流线与换乘中心交通流线干扰小。 缩短换乘距离:在长水枢纽站建筑设计中,采用公交优先、集中布置的设计原则,将大运量的地铁长水枢纽站优先布置在航站楼前车道中间,换乘距离缩短。相较于沿平面铺设的布局形式,本方案更多采用了竖向垂直换乘的理念,将多种交通方式上下叠合、垂直布局,既高效利用了土地,又提高了换乘效率,同时大大减少了旅客的步行距离。旅客出航站楼即可到达综合交通换乘厅,是我国目前已投用机场综合交通枢纽中,综合程度高、旅客换乘步行距离短的交通枢纽之一。考虑到航空旅客的行李货物问题,在设计地铁和其它交通工具的换乘通道时采用传送履带或者小斜坡代替阶梯,并配有专门的推车供租用,以方便旅客。 3.2 站厅层方案 考虑设置换乘中央连廊,即为车站非付费区,可分别通往高铁及T2航站楼方向。付费区分设为2个,于非付费区两侧。整个地铁站厅公共区及设备区均朝向两侧消防车道及回车场进行疏散,与标准地铁车站设计有较多不同之处。 站厅公共区两端设备管理用房设计综合考虑多线融合的特点,实现成本最低化,功能最大化。一是考虑资源整合,部分设备用房多线合并设置;二是考虑运营人员方便管理,将大部分管理设备用房设于车站小里程端,大里程端仅布设必要的环控设备用房;三是考虑站内变电所与区间变电所拉长距离,将变电所设于车站站台层大里程端。 4 结 论 通过昆明地铁线网衔接机场T2航站楼综合方案中设置合理换乘距离、优化地铁站布置、合理设计配线等研究,得出如下重要结论: (1)交通中心换乘方式水平布局采用“输送量大优先换乘”原则,地铁旅客输送量超过高铁,布置在距离航站楼较近的位置。交通中心换乘方式垂直布局遵循“下重上轻”原则,由下至上依次为高铁、地铁和路侧交通系统。 (2)长水枢纽站综合考虑付费区、换乘距离、站台宽度等因素进行布设。付费区位于换乘通道两侧,不侵占换乘通道空间,进出站流线与换乘中心交通流线干扰小;整体采用公交优先、集中布置的设计原则,将大运量的地铁长水枢纽站优先布置在航站楼前车道中间,换乘距离缩短。 (3)长水枢纽站站厅层考虑设置换乘中央连廊,即为车站非付费区,可分别通往高铁及T2航站楼方向;站厅公共区两端设备管理用房设计综合考虑多线融合的特点,部分设备用房多线合并设置,将大部分管理设备用房设于车站小里程端便于运营管理,变电所设于车站站台层大里程端以拉长站内变电所与区间变电所的距离,实现成本低,功能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 晋, 李松峰, 王 波. 城市轨道交通机场线规划适应性研究[J]. 都市快轨交通, 2019, 32(06):380-34. [2]季晓庆. 昆明轨道交通与长水综合交通枢纽衔接规划方案[J]. 交通与运输, 2018, 34(03):42-44. [3]中国民航局. 2019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Z]. 2020. [4]程晓青. 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客流特征与开行方案分析[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6, 19(06):75-79. [5]姚晏斌. 大容量机场轨道交通对陆侧交通的分流预测[D]. 中国民航大学, 2006. [6]王爱云. 机场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问题研究[D]. 长安大学, 2014.

  • 标签:
  • 简介:摘要:地铁站台门电磁锁是确保站台门安全关闭的关键部件,其稳定运行对于地铁运营至关重要。昆明地铁3号线站台门电磁锁故障频发,影响运营质量。电磁锁作为每个门体单元开关门及门体锁闭信息反馈的重要机械部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可有效提高站台门体统运营可靠性。本文首先分析了昆明地铁3号线站台门电磁锁原理、故障原因,并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优化、改造措施,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降低3号线站台门电磁锁故障的风险,保证运营质量。

  • 标签: 站台门 电磁锁 故障 解决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昆明地铁3号线电客列车出现多起司机室座椅坐垫托架支撑板开裂故障。通过分析,发现开裂的主要原因是材料强度不足和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为解决这个问题,对支撑板结构、材质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使用高强度材料和优化结构的支撑板进行更换改造,改造结束后使用效果良好。

  • 标签: 司机室座椅 托架支撑板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出行体验。本研究以昆明地铁6号线为例,深入探讨了其运营模式下站台门开关门控制的技术特点、运行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及改造。

  • 标签: 城市交通 昆明地铁6号线 运营模式 改造
  • 简介:摘要:随着目前铁路技术的高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对列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跨接线连接器故障时会造成高速断路器跳断从而导致电客列车无法动车,甚至造成救援事件。本文通过分析昆明地铁首期工程0110车运行过程中,跨接线连接器烧损导致列车无法动车的故障原因分析,制定出预防措施,并对顶针式连接器结构进行分析,提出升级改造建议,通过改进建议解决了连接器烧损问题。

  • 标签: 顶针式连接器 昆明地铁 烧损 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