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北宋一朝一直有“冗兵”的说法,到了宋哲宗朝,宋军总兵力仍有80万人,其中有禁军60万,厢军(地方军)20万.那么在金军纵横黄河两岸的时候,这80万军人去哪儿了?

  • 标签: 北宋 禁军 亡国 宋哲宗 厢军
  • 简介:2018年1月21日,中国核电迎来公司成立十周年。卓越十年,中国核电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资产收入稳步增长,发电量节节攀升,发电成本逐步降低,超额完成中核集团和公司董事会的考核目标任务……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形势下,中国核电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精神,按照“三大战略、五条主线”发展思路,航舵稳,动力足,活力旺,勉力敬事,拓路踏歌,驶出中国核电高质量发展的新航程。

  • 标签: 核电 中国 公司董事会 党的十七大 稳步增长 资产收入
  • 简介:回首这40年改革的光景,对于我这样一个已经进入颐养天年的退休职工来讲,那个感觉就像“一步跨”,跨越了时间和空间,跨越了年龄和时代,更跨越了计划和期待。

  • 标签: 改革 退休职工 中国 发展现状
  • 简介:“对于过往的十年,如果用一个词汇来形容,您的答案是什么?”当我将这个问题抛给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周其仁教授时,这位善于用简洁的表述把深刻的真相披露出来的教授,回答说:“水大鱼大!”的确是水大鱼大,大水之中,必有大鱼。在这十年里,中国的经济总量增长了2.5倍,一跃超过日本,居于世界第二,人民币的规模总量增长了3倍,外汇储备增加了1.5倍,汽车销量增长了3倍,电子商务在社会零售总额中的占比增长了13倍,网民数量增长了2.5倍。高铁里程数增长了183倍,城市化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中国的摩天大楼数量占到了全球总数的七成,中等收入群体人口数量达到2亿。

  • 标签: 中国 经济总量增长 中等收入群体 国家发展 北京大学
  • 简介:2018年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从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民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视野开阔,积极地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不仅温饱普遍解决了,小康也有了,人们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对于当时1978年的人们来说,甚至很少预期到中国能在以后四十年里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甚至中国GDP体量达到世界第二位。

  • 标签: 社会进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大陆 改革开放 精神面貌 思想观念
  • 简介:一九七八年12月18日-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邓小平在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总结讲话,这篇讲话实际上是全会的主题报告。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领导机构,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陈云为中央纪委第一书记。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 标签: 大事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 历史性决策
  • 简介:过去三十年,是中国向世界经济大国跃升的时代。中国崛起这一宏大叙事无疑是由千百万普通人各不相同的创业故事集合而成,广东太阳神集团董事长怀汉新的事业征程正是其一。这三十年,是一个浓缩的剧烈变化的时期,它让许多企业早熟,也让许多企业灭亡。保健品行业更是如此,当时,很多企业快速崛起,又在时代的更迭之中快速消逝。然而,太阳神活下来了,而且活得越来越好。2018年8月8日,太阳神集团迎来30周年。回望裹挟在时代洪流中的太阳神,三十年风起云涌,既是长河巨浪,又涓滴可饮。

  • 标签: 广东太阳神集团 三十年 世界经济大国 中国崛起 保健品行业 创业故事
  • 简介: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已有十年。面对自由放任思想指导下轻触式、碎片化监管带来的恶果,中央银行在危机应对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观点认为,所有单个机构的安全经营就等于整体金融安全,价格稳定就能够自动实现经济金融稳定。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际社会彻底抛弃了这样的看法。

  • 标签: 全球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 思想指导 自由放任 危机应对 中央银行
  • 简介:当我的审计工作脚步放缓时,不觉已是年近六旬了。蓦然回首,审计工作三十年:学·思·悟·行·慎·一。学学海无涯苦作舟。记得那是90年的夏天,我刚调到审计机关,刘局长就开了一个推介会,我知道了审计机关是监督机关、专业队伍、身负重任。我置身其中:学审计技能、方法与程序,白天跟着组长学实务、一头雾水,晚上对照案例想实务、囫囵吞枣;苦、难中……,豁然开朗——客观公正的取证是实事求是审计的基石。

  • 标签: 审计知识 审计职权 审计组 审计机关 被审单位 审计职业
  • 简介:农产品价格的稳定运行事关改革发展大局,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山东是农业大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和价格调控取得巨大成就,顺利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调控为辅的农产品价格机制,并在保障产品供给和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实现了农产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 标签: 农产品价格 改革开放 价格变化 山东 农民收入水平 人民生活水平
  • 简介:土地是一个国家核心生产要素,在农业社会十分重要,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基本制度。土地制度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并非单纯的经济制度,而是决定整个社会结构的宪制安排,有四个构成要素:农地产权和经营制度、土地征收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 标签: 农地制度变迁 改革开放 农村土地制度 中国 逻辑 核心生产要素
  • 简介:十年来,广东经济保持较快发展,从国内外的历史经验看,经济发展过程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党的十九大以后,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经济社会大环境下,广东应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将产业结构调整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平。人均GDP由2006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第109位上升至2015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第66位。不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经济发展水平,均实现了质的飞跃。

  • 标签: 产业结构变动 广东经济 经济发展过程 世界平均水平 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调控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绩效.然而,对于中国的宏观调控到底有没有自己的理论特色至今仍未得到肯定性答案.本文在系统梳理四十年来学术界对中国宏观调控所进行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长期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宏观调控的实践,提出中国的宏观调控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特色,具体体现为“总量+结构”与“需求+供给”的调控范式.这一特色标志着中国不仅创建了明显迥异于西方传统的宏观调控理论,为宏观调控理论的完善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也必将长期指导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宏观调控的实践.

  • 标签: 中国特色 宏观调控理论 结构调控范式
  • 简介:文化哲学在20世纪80—90年代成为中国哲学界研究最热门的领域。文化哲学研究注重对文化哲学电的研究,研究更深层次的文化机理或范式。从80—90年代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哲学研究者那里,我们看到的是从自发到自觉、从文化研究热到文化哲学研究热的景象。学界一方面在学理层面畏开对文化、文化哲学以及文化与哲学关系的界定,男一方面从现实角度针对现代化与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问题进行反思和批判,并进行新的文化精神建构。一般说来,80年代的文化哲学研究是“文化热”,90年代的文化哲学研究是“国学热”。80—90年代产生了一批文化学和文化哲学方面的学术著作。

  • 标签: 文化哲学 文化哲学建构 文化哲学范式
  • 简介:这个冬天,对福建晋江的鞋企来说格外得冷,销售量曾突破3.5亿的运动鞋品牌德尔惠在地方官媒《福建日报》的一个小板块上宣告停业并附有6.36亿的债务。前有鸿星尔克因涉嫌财务造假在新加坡联交所停牌,后有喜得龙、德尔惠的破产停业,草莽、山寨、品牌、资本、膨胀,使得晋江这个曾经享誉盛名的“鞋都”渐行渐远,这些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企业给后辈们留下了丰富的经验,而他们却也在逐渐退出舞台。

  • 标签: 运动鞋 《福建日报》 洗牌 行业 分化 中国
  • 简介:2008年,中央确定在黑龙江、河北、云南三个省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10年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成为河北农村基层组织为民办实事和村内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欢迎,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文结合河北省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试点情况,总结了试点取得的成效以及试点带来的启示。

  • 标签: 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 试点成效
  • 简介: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急剧变迁,伴随着全新的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的冲击,家庭保障功能也随之出现变化。文章从农村环境下的家庭保障状况入手,研究农村社会保障的现实状况与问题表现,分析家庭养老在当前农村养老保障中的实际情况,同时从家庭保障与就业保障的强弱关系对比、家庭保障与女性就业、家庭保障与社会特殊群体就业三方面阐释家庭保障与就业保障的关系,从而引出家庭保障制度的重构与发展。

  • 标签: 家庭保障 农村养老 社会保障 就业保障
  • 简介: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日本侵华战局等形势的恶化对国内经济管理提出重要挑战,在救亡图存的爱国热情下,民国学界、商界和政界将当时西方盛行的"统制经济"思想视为破解经济困境的重要路径。以往的研究者或是从政府经济管理角度出发,考察经济政策与"统制经济"思想的互动关系;或是聚焦于"统制经济"思想内容的继承、演变,未能对30年代"统制经济"思想传播过程中的论争和认识上的歧义,比如何为统制、是否可行于中国、何以将西方统制思想恰如其分地贯彻到战时经济管理实践中等关键节点进行细致的梳理和考察。从学术史的角度揭示抗日战争时期"统制经济"思想传播和论争的真实面相,挖掘其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学术价值,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 标签: 统制经济 经济危机 计划经济 政府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