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数值方法计算了丁胞结构流道内对流换热过程,并运用场协同理论分析了丁胞结构强化换热的机理,分析了丁胞大小、深度以及Re等对换热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丁胞的前侧是换热弱化区,而后侧才是强化换热区,但总体表现为强化换热效果,在低Re条件下,Nu较普通流道高1.2~1.5倍,是一种较好的强化换热方式。

  • 标签: 丁胞结构 强化换热 场协同 数值分析
  • 简介:从场协同原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材料对热辐射能(波)选择性吸收过程,提出了材料对入射辐射能(波)的作用实质是材料内阻尼振子组成的力场和入射辐射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调整这两个场之间的协同关系,可以改变和改善材料的选择性热辐射性能.基于此得到了强化材料对入射热辐射能(波)选择性吸收的机理.研究表明:减弱入射辐射场与材料内阻尼振子组成的力场之间的协同关系,可以提高材料的吸收率和发射率;相反,强化这两个场之间的协同关系,可使材料表现出较高的反射率.

  • 标签: 热辐射能 强化吸收 场协同 反射率
  • 简介:针对地下水源能量利用系统建筑负荷的动态变化,基于1D/3D集成分析数值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定流量变温差及定温差变流量两时变模式系统性能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定温差变流量调控模式由于抽水量小于定流量变温差模式,含水层发生热贯通时间较晚;发生热贯通后,由于抽水温差大于定流量变温差模式,冷水封面向抽水井移动速度较快,抽水温度下降幅度较大,热贯通程度显著。抽灌水流量对热贯通起主导作用,热贯通发生后抽灌水温差对地下水温度影响较大;定温差变流量模式机组的COP值迅速下降,运行过程中耗功较少,系统能效比较大。

  • 标签: 1D/3D 定温差 定流量 调控模式 分析
  • 简介:对某一参数的节段式多级泵导进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传统的径向导(正、反导)与空间导对泵性能的影响并进行试验验证。以通用CFD软件NUMECA为计算平台,分别对叶轮加径向导及空间导流场进行分析,发现空间导在大流量区容易获得较好性能,但在小流量区损失较大,扬程曲线容易出现驼峰。在小流量区径向导性能要优于空间导

  • 标签: 径向导叶 空间导叶 效率 曲线形状
  • 简介:德州和能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力电子、工业自动化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集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系统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公司主营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电池MPPT控制器、有源电力滤波器、锅炉节能控制系统等。

  • 标签: 电能质量 德州 高科技民营企业 MPPT控制器 有源电力滤波器 工业自动化
  • 简介:介绍了用于低温环境下采用自然工质CO2、NH3和R2903的叠式制冷循环,介绍和分析了CO2、R290和NH3的物性特征,并且进行了叠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理论分析,通过计算得出了不同蒸发温度下的最佳低温循环的冷凝温度和最佳流量比.通过CO2-NH3,CO2-R290和NH3-NH3叠式循环的比较,可以看出CO2-NH3、CO2-R290的叠式制冷循环在低温制冷条件下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自然工质 制冷循环 热力学 复叠式制冷循环 二氧化碳 氨气
  • 简介:通过对NH3/CO2、R290/CO2和R404A/CO2三种叠式制冷系统的COP、最优低温循环冷凝温度和最佳质量流量比等进行理论分析及性能比较,得出在一定的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和冷凝蒸发器传热温差下,三种叠式制冷系统的COP都随着低温循环冷凝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其中NH3/CO2叠式制冷系统的COP最大;三种叠式制冷系统的最佳低温循环冷凝温度和最佳质量流量比都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其中R404A/CO2叠式制冷系统的最佳低温循环冷凝温度最高,NH3/CO2叠式制冷系统的最佳质量流量比最大。

  • 标签: CO2 低温循环工质 复叠式制冷系统
  • 简介:现在多晶硅晶锭生长工艺的主要特点是:长晶方向为由下往上,这就使得分凝系数大于1的极少部分金属原子及氧原子集中分布在晶锭底部,大部分分凝系数小于1的金属原子及大部分非金属原子分布在铸锭的顶部,这使得少子寿命呈现低部和顶部低、中间高的分布趋势;同时,由于坩埚及SiN粉末中金属杂质的扩散,多晶硅晶锭四周晶棒靠坩埚面少子寿命偏低。目前国内外关于电池片的少子寿命与电池质量关系的研究报道很多,但是尚没有把多晶硅晶锭生长、晶锭不同位置对应硅片少子寿命,以及晶锭不同位置对应电池片质量相关联起来的研究报告。本文通过精细的试验安排、测试分析及总结,把多晶硅晶锭生长、晶锭不同位置对应硅片少子寿命及其对应电池片质量相互关联起来,同时找到了电池端电池片质量差异较大的最根本原因,并且通过试验从根本上给出了提高电池端电池片质量稳定性的方向,提高多晶收率的同时提高了电池片平均效益0.2%。

  • 标签: 少子寿命 多晶硅晶锭 电池效益 分凝系数
  • 简介:对一个用于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氧涡轮泵的速级涡轮的喷嘴栅进行了试验研究,以考察喷嘴栅的气动特性,验证喷嘴栅的气体设计。该速级喷嘴栅采用先进的后加载流动控制技术,以减弱机的二次流损失,对喷嘴栅进行了四个进气口流角,三个出口等熵马赫数条件下的平面栅吹风试验,测取了型面压力分布,出口气流角以及栅损失等重要气动特性参数,试验研究表明氧涡轮的喷嘴栅的设计是成功的,具有良好的气动特性,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涡轮中,本文研究也为该类喷雾栅的设计提供了有用的实验数据和指导意义的结论。

  • 标签: 液体推进剂 火箭 发动机 氧涡轮泵 复速级涡轮 喷嘴叶栅
  • 简介:利用先进的CFD数值模拟软件NUMECA,对某余热排出泵的原模型进行了设计工况下的内部流场全通道数值模拟,结合对数值结果的分析,发现泵导出口宽度对泵的性能和内部流动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泵导出口宽度的改型设计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导宽度,进而对原模型和优化模型进行了变工况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的导在设计点附近的变工况性能得到了提高,验证了对导出口宽度改型设计的合理性。

  • 标签: 余热排出泵 导叶宽度改型 变工况计算 实验研究
  • 简介:去了远方动力之后我才恍然大悟,有些公司虽然也自称生产控制器,但是实际情况有可能是仅仅把别人生产的东西贴上自己的牌子而已。

  • 标签: 产品质量 价格 控制器 生产
  • 简介:扩压器是离心压气机重要部件,也是涡轮增压器上应用最多的扩压器类型,详细研究其内部流场,掌握流动损失产生的机理,对于提升扩压器性能及抑制其失速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商用CFD软件NUMECA对离心压气机无扩压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无扩压器收缩段和平行段内的流动分别进行分析,探讨了它们各自流动的特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无扩压器流动,提升其性能奠定基础。

  • 标签: 离心压气机 无叶扩压器 数值模拟 流动分析
  • 简介:给出了变质量体系能量转换及储存技术的基本概念,讨论了在变质量体系能量转换及储存技术充能过程中因质量变化所产生的内部扰动的系统充能过程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当充能始、终溶液储罐内溴化锂质量分数差为0.11时,蓄能系统中仅用了一个0.6m3的溶液储罐和一个0.17m3的水储罐可储存109kWh的制冷潜能,转移电网负荷23.3kWh,蓄能系统运行的COP值可达到4.67.

  • 标签: 变质量 能量转换 扰动 溶液 内部 蓄能
  • 简介:用三维湍流N-S方程以及颗粒轨道模型描述气氢/煤油/液氧三组元发动机内部喷雾两相湍流燃烧过程.气相化学反应速率由Arrhenius公式计算.采用19步详细反应动力学模型来描述氢氧反应,三步总包反应模型来描述煤油与氧反应.通过耦合求解气液两相流模型方程,得到了三组元发动机的燃烧流场,并与热试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同时分析比较了增加氢的质量分数三组元工况以及只有煤油/液氧的两组元工况下的不同流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煤油燃料中增加适量的氢有利于缩短煤油液滴蒸发距离,提高燃烧性能.

  • 标签: 三组元火箭发动机 喷雾燃烧 数值模拟 燃烧性能 物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