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3 个结果
  • 简介:为解决棒二线14#出口翘问题,减少轧制中废,从孔型、轧辊、冷却水管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通过轧型优化、轧辊配型、冷却水管改造等相关措施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成材率和作业率。

  • 标签: 孔型 翘头 轧辊磨损不均 冷却水
  • 简介:文章研究了铍铝合金挤压成形技术,分析了挤压成形的影响因素,并观测了挤压组织微观结构,测试了铍铝合金挤压力学性能。研究发现,铍铝合金铸锭经过热挤压成形之后,力学性能有明显改善。但由于影响因素较多,较难获得理想的挤压工艺。

  • 标签: 铍铝合金 挤压成形工艺 挤压比 力学性能
  • 简介:介绍了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的定义、适用范围、主要优点、施工中的主要注意事项、质量检查要求。

  • 标签: 带肋钢筋 套筒 挤压 连接
  • 简介:盆不称一般是指胎与孕产妇骨盆大小不相称,又称为狭义的盆不称,而因胎位置异常所导致的盆不适应,则称为广义的盆不称。在位难产中,盆不称最为常见,若处理不当,易对母儿造成严重危害。1引起头盆不称的原因

  • 标签: 头盆不称 胎头位置异常 骨盆 头位难产 严重危害 剖宫产
  • 简介:采用离散元分析软件PFC-2D对纯钼粉末材料的单道次等径角挤压过程从细观角度进行数值模拟,获得其变形过程中载荷、颗粒和孔隙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等径角挤压对粉末材料具有强烈的致密化作用,且整个变形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颗粒重排、初始变形、过渡变形和稳定变形。分析认为,冲压力首先使颗粒重排减少大孔隙,之后,由于压力增大使小孔隙闭合,剪切作用使颗粒和孔隙发生变形,结合强大的静水压力使材料致密。在400℃条件下的纯钼粉末黄铜包套单道次挤压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所建离散元模型的可靠性。

  • 标签: 离散元数值模拟 钼粉材料 等径角挤压 颗粒和孔隙变形
  • 简介:采用多坯料挤压法制备封接层、中间过渡层和散热层分别为W/Cu20、W/Cu33和W/Cu50的近全致密均厚结构W-Cu梯度热沉材料,梯度层厚度均为0.5mm,并对工艺过程、致密性能和显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坯料挤压法制备W-Cu梯度预制块时压力仅为0.6KN,经10h自然干燥后,预制块外观平整,无开裂;在350℃脱脂1h、然后在烧结温度1060℃、压力85MPa条件下,保温3h可以获得各层相对密度分别为98.3%、99.3%、99.9%的近全致密的W-Cu均厚结构梯度热沉材料;各层间界面位置清晰,层间为冶金结合界面;各层中Cu相呈网状分布,W颗粒镶嵌于网络结构中。

  • 标签: 多坯料挤压 梯度功能材料 W-Cu合金 相对密度
  • 简介:以水热共还原法制备纳米W-30%Cu复合粉末,通过真空烧结和包套热挤压制备超细晶W-Cu复合材料,并进行后续热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观察和分析W-30%Cu复合粉体和合金的成分及组织形貌,研究热挤压及后续退火处理对材料致密度、电导率和硬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产物为纳米级(10~15nm)规则的类球形结构,经煅烧及共还原后得到的W-30%Cu复合粉末粒度细小,呈特殊的W包覆Cu结构,颗粒分布均匀;复合粉末在1050℃真空烧结后相对密度只有91.5%,经热挤压后致密度提高到97.07%,布氏硬度达到223,组织细密,W相和Cu相分布均匀,钨颗粒细小(1~3μm),形成典型的钨骨架和铜网络结构。经过后续的退火处理,钨铜分布更均匀,钨粒径进一步减小,材料的致密度和电导率都更高,分别为98.82%和43.31%IACS,形成良好的综合性能指标匹配。

  • 标签: 水热共还原 真空烧结 超细晶钨铜复合材料 包套热挤压 热处理 致密化
  • 简介:1前言为改善二炼钢厂铸锭表面质量,解决钢锭表面和钢材中心增碳问题,减少内部退废和外厂质量异议,铸保护渣课题组通过小型试验,筛选出南阳渣、靖江渣和新余渣,并进行了批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靖江渣浇铸的钢锭,表面质量较好,锭和材增碳轻微,符合质量要求,可推广使用。2试验条件2.1批量试验保护渣技术条件

  • 标签: 模铸保护渣 钢材表面质量 钢锭表面增碳 南阳 增碳量 靖江
  • 简介:采用全自动控制往复喷射成形工艺制备工业规格7055铝合金锭坯,研究热挤压工艺对喷射成形7055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经不同热挤压后7055铝合金的织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喷射沉积锭坯组织为等轴状晶粒,均匀细小(30~50gm),基体中不存在枝晶型偏析。由于喷射沉积工艺本身的特点,在合金中存在大量的显微疏松缺陷。沉积锭坯经过热挤压致密化后,合金力学性能显著提高,抗拉强度巩为390MPa,伸长率6为13.3%,表明热挤压工艺可有效消除疏松缺陷,从而充分发挥出喷射沉积工艺的优越性。EBSD分析表明,挤压后沿着挤压轴方向形成丝织构,主要为(001)与(111)两种织构。

  • 标签: 7055铝合金 喷射成形 热挤压 显微组织 织构
  • 简介:受钢铁行业不景气影响,国内焦炉大都采用延长结焦时间的方法来降低焦炉负荷。通过对19月份焦炭冷强度的分析发现,焦炉负荷降低导致了炉温度降低,生焦量增加,并造成了焦炭冷强度的波动。笔者采用分类取样的方法探讨了Ⅰ类焦比例对冷强度的影响,并最终确定了炉温度是焦炭冷强度波动的主要因素。在采用炉补偿加热后,炉温度上升60℃左右,焦炭耐磨指数M10下降0.3%。

  • 标签: 焦炭 冷强度 炉头 泡焦
  • 简介:对Cu-W-Ni-C与Ag-ZnO10触材料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和研究.在相对密度相同时,CuW-Ni-C材料的电阻率与Ag-ZnO10材料的电阻率接近,而硬度高于Ag-ZnO10材料的硬度.温升和通断能力试验结果表明:Cu-W-Ni-C材料在电力机车电器上完全可替代Ag-ZnO10材料.

  • 标签: 触头 Cu-W-Ni-C材料 Ag-ZnO10材料
  • 简介:文章研究了对Mg-9Gd-4Y-0.6Zr合金在时效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在225℃时效初期硬度缓慢上升,之后硬度急剧上升,24h出现了明显的时效硬化峰,然后硬度开始下降。微观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初期(2h)产生了大量弥散分布的具有DO19结构的β″,而在峰值时(24h)出现具有bco的β′,在持续时效(384h)时出现亚稳相β1,而在后来的长时间时效(1000h)时出现既在原位转变的平衡相β。

  • 标签: Mg-9Gd-4Y-0.6Zr合金 时效硬化 沉淀相 微观组织
  • 简介:基于热轧线工艺特点,对卷取前导尺动作频繁造成立柱磨损严重的问题,对立柱进行了改进,取得了明显效果。

  • 标签: 卷取机 机前导尺 立柱
  • 简介:5kV电缆与进线零序互感器接触处产生拉弧放电,造成主电机控制系统经常报警,影响正常生产。经专业人员规范制作电缆绝缘,解决了拉弧放电现象,主电机控制系统运行正常。

  • 标签: 电缆头 放电 绝缘
  • 简介:本文介绍了——液双滚筒式碎边剪切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并介绍了该机的液压系统及其特点。

  • 标签: 双滚筒 碎边剪切机
  • 简介:为降低备件消耗,对下线报废的单辊破碎转子研究了多种修复方案,最后决定下线就近现场修复,修复后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的。

  • 标签: 2号烧结机 单辊破碎机 修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