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纳米科技的诞生和发展史作了简要综述,介绍了纳米级微粒所呈现的主要纳米效应.基于纳米科技的研究成果,对某些金属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新的探讨,对一些以纳米微粒形式存在或具有纳米结构的非传统矿床新类型作了简要描述.纳米科技的发展为矿床学研究开创了新的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 标签: 纳米科技 矿床学 矿床成因
  • 简介:研制了一种以玻璃粉作为粘结相的低温烧结银基浆料,并应用于集成电路半导体芯片贴装工艺。重点考察了半导体芯片与氧化铝陶瓷基座组装后的附着力,以研究浆料中银粉、玻璃粉和有机载体的含量以及芯片的净化处理工艺、烧结工艺对组装件剪切力和温度循环后剪切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有机溶剂和皂化除油,银粉和玻璃粉质量比为7:3,有机载体和固体相质量比为1:9,在430℃烧结,保温时间在20~25min时,能获得最大剪切力。

  • 标签: 银基浆料 剪切力 粘结剂
  • 简介:低温轧制技术是降低轧钢工序能耗的重要节能措施。降低加热炉出钢温度,可减少加热过程的燃料消耗。减少坯料的烧损。随着出钢温度的降低,氧化铁皮量也显著减少。采用低温轧制可以缓解轧制过程轧辊温度变化,减少因热应力引起的轧辊消耗。降低轧制温度,可以减少轧制过程中二次氧化铁皮生成量,降低轧辊磨损量,从而降低辊耗。

  • 标签: 低温轧制 技术节能 轧辊消耗 出钢温度 氧化铁皮 轧制过程
  • 简介:硫化矿床的爆炸事故分析及预防文章指出硫化矿床自爆事故的根本原因是黄铁矿氧化放热和硫酸亚铁继而与铵油炸药发生高能放热反应,致使岩温升高,引起炮孔内的雷管和炸药早爆的结果。对硫化矿氧化反应和自热形成、黄铁矿的化学反应、铵油炸药与硫酸亚铁的反应的机理以及爆...

  • 标签: 硫化矿 铵油炸药 爆炸事故 早爆 氧化放热 炮孔
  • 简介:在达到一定勘查程度的金矿区,有条件的合理利用部分D级储量作为矿山建设依据,可以减少投资风险,保障黄金生产稳步发展。

  • 标签: 黄金 D级储量 利用
  • 简介:对义兴寨金矿采矿方法的演变及现行采矿方法作了详细的分析与比较,并根据矿山具体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

  • 标签: 采矿方法 改进 方案
  • 简介:本文对麻阳铜矿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进行了论述.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岩相和构造控制,成矿物质主要以碎屑物被搬运到河三角洲沉积,在成岩期和成岩期后的地下热卤水改造下富集成矿。同时,认为细菌和有机质在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对自然铜形成的化学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岩相 构造 物化条件 形成机制
  • 简介:德国林德公司研究开发出来低温氧燃料技术(lowTemperatureoxqtuelTechondogy),是一种令人信服的创新技术,该技术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能使铝重熔能力提高63%。这项被铝工业领域所接受的新技术可以在熔炼过程中提升熔化速度,有效减少金属氧化以及降低燃料的消耗和NO,污染物排放数量。

  • 标签: 燃料技术 金属氧化 林德公司 低温 德国 创新技术
  • 简介:针对转炉冶炼硅钢时出现的前期低温喷溅现象,根据废钢熔化的动力学理论并结合现场的原料及操作情况,提出了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并不单是废钢的装入云量大,更主要的是轻废钢装入量过多的观点,并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调整好入炉轻、重废钢搭配的比例;另外从现场轻废钢较多的实际出发,提供了削弱前期低温喷溅的两条途径。

  • 标签: 低温喷溅 轻废钢 重废钢 轻、重废钢搭配比例
  • 简介:高龙金矿属于微细粒浸染矿床,矿体形态不稳定,矿岩松散破碎,边界极不规则,开采难度大。本文介绍了采用模糊数学方法选择下向分层进路碎石胶结充填采矿法为该矿最佳采矿方法以及工业试验的成果。该采矿技术已在该矿全面推广应用。

  • 标签: 充填采矿法 金矿体 难采矿体 试验研究 采矿技术
  • 简介:以某黄金矿山井下废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混凝、超声强化混凝处理和氧化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铁系混凝剂SF去除砷、锑效果最好,砷和锑去除率分别达99.81%和91.84%以上;超声强化混凝处理可有效提高锑除去效果;二氧化氯在低pH值条件下去除氰化物效果好,超声强化混凝和氧化可以作为该井下废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单元。

  • 标签: 井下废水 混凝 超声
  • 简介:对我国的冶金矿业开发环境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冶金矿业环境隐患及其隐形的环境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环境问题对我国矿业经济的影响。由此,对于冶金矿业环境问题的探究尤为紧要与紧迫。

  • 标签: 冶金矿业 环境隐患 潜在危害
  • 简介:永平大型铜硫(钨)矿床是江西北武夷铜多金属成矿带中的典型矿床之一,矿床受晚古生代盆地控制,在海西一印支期推覆构造的影响下,发育了一组北北东向的推覆断层,使基底周潭岩组(混合岩)超覆在石炭系藕塘底组地层之上。十字头岩体在矿层基本成型之后斜切矿层向上侵入,切割矿层及围岩,对原已成型的矿层起着叠加改造作用,其岩浆期后成矿热液本身存在着垂直矿化分带,在深部围绕十字头岩体外接触带的上盘存在进一步寻找隐伏盲矿体的找矿前景。

  • 标签: 北武夷地区 晚古生代盆地 推覆构造 深部钼矿隐伏盲矿体找矿
  • 简介:本文对德兴铜厂斑岩铜矿床伴生金银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作了系统的论述,从而充实了该矿床的成矿理论.其资料无论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金银的选矿回收,还是对深边部资源的预测、外围找矿,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斑岩铜矿床 伴生金银 赋存状态 分布规律
  • 简介:管坑石墨矿床位于华夏板块北缘北武夷隆起与抚州一饶南拗陷交接处。矿体长400~1200m,厚1.22-18.63m,呈似层状、透镜状,顺层产于上震旦-下寒武统外管坑组中深变质岩中,矿床规模达大型以上,成因类型属沉积变质叠改型。矿石类型以片岩为主,矿物成分主要为晶质石墨,片径大者0.15mm,小者0.01mm,多数界于0.02-0.04mm之间。

  • 标签: 石墨矿床 外管坑组 地质特征
  • 简介:本文就高石咀石英岩矿床的矿区地质概况和矿床地质特征做了简要的介绍,详细的探究了其成矿过程,认为该石英岩矿床属于沉积变质矿床,为硅石矿床的一种,系中元古界陆缘海中石英砂沉积成岩后经受区域变质作用重结晶而形成的矿床

  • 标签: 石英岩矿床 地质特征 成因 高石咀
  • 简介:介绍了太钢不锈热轧厂低温回火炉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并对其中的自动控制系统的实现作了具体阐述。

  • 标签: 低温回火炉 PID 温度控制
  • 简介:以浮选难处理金矿产焙砂为原料,试验氰化工艺提金效率可达55%,硫脲法提金效率可达60.34%,均较低。而试验氯化工艺时,研究出当盐酸加入量1.3倍(焙砂Fe理论耗量倍数)、氯化钠加入量90g/L、氯酸钠加入量为矿样量的10%,浸出时间6h和浸出温度85%时的浸金效率最佳可达87%。通过对氯化提金工艺进行简单热力学分析,得出增加盐酸和氯化钠的含量有利于氯酸钠浸金。

  • 标签: 金矿 氯酸钠 氯化 浸金
  • 简介:介绍了各主要船级社LPG船用碳锰低温钢板的牌号和性能要求、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等,以期为材料研发提供依据,为上游船舶设计和下游船舶建造单位提供选材参考。

  • 标签: 碳锰低温钢 LPG船 标准
  • 简介:矿山矿床三维模型是“数字化矿山”的基础,是矿床的数字表征。以内蒙某矿为研究对象,根据地质数据库,利用Surpac三维矿业软件构建了该矿床的三维实体模型和块体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动态直观的反映了矿体空间形态、分布特征等,在此基础上对矿体进行了储量估算,为矿山进一步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地质数据库 实体模型 块体模型 克立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