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a.将初期用有水炮改为专用优质的浇注制作掏,保证套强度及抗渣性。b.加强铁口套前清理,每次出铁前必须将套周围渣铁清理干净,出铁过程中专人监视套工作情况,堵口前对套周围进行彻底吹扫。

  • 标签: 铁口 预防 冒泥 有水炮泥 浇注料 抗渣性
  • 简介:酒钢炼铁厂7#高炉采用皮带上,皮带上矿槽与炉顶的结合是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本文结合7#高炉皮带上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介绍一种基于双料头尾的皮带上流模型控制方案。

  • 标签: 双料头料尾 料流模型 方案
  • 简介:移动分小车位于高架仓,主要进行物料的分工作,实际生产中发现移动分小车经常出现物料堵塞现象,必须停机处理。通过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了对下料斗结构进行整改、头部改向滚筒移位和安装高分子耐磨衬板等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 标签: 堵料 故障停机 下料斗 改进
  • 简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返式粉除尘装置,折返式溜槽固定在操作平台上,安装在折返式溜槽上端内壁的加湿管一端经分水管同进水管的末端相连,配管的上端同带阀门的进水管相连接,配管固定装配在折返式溜槽的外侧,

  • 标签: 除尘装置 折返式 粉料 实用新型 操作平台 进水管
  • 简介:本文介绍我公司高炉因结瘤部位不同而采用不同方法的降面操作技术。实践证明: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准确地把面降到所要求的位置,而不致于因炉顶温度过高烧坏炉顶设备。

  • 标签: 降料面 休风料 高炉 温度过高 容积 不同方法
  • 简介:介绍了福建三安炼钢厂强化钢铁精细管理、优化入炉原料结构、改进冶炼工艺、有效提高钢水收得率、降低钢铁消耗的实践过程,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钢铁料消耗 转炉炼钢 优化
  • 简介:本文介绍了国内和榆钢烧结系统利用OG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几种工艺的优劣,对榆钢OG回用于烧结配料利用工艺实践进行分析和探讨。

  • 标签: OG泥 烧结 利用
  • 简介:贵溪冶炼厂(以下简称贵冶)铜阳极成分复杂,最初设计的工艺流程不适应,经过不断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不仅探索出了具有特色的处理工艺,而且在充分使用原设备的基础上使生产能力与工厂主工艺生产能力同步提高.本文就贵冶阳极生产近十年来发展作一简述.

  • 标签: 炼铜 铜阳极泥 湿法处理 工艺流程 科技创新 生产发展
  • 简介:经过对高炉炮的多年研究,完成了使用寿命长、备件成本低和检修维护方便的炮回转部分的设计。

  • 标签: 高炉 泥炮 回转 设计
  • 简介:葡萄酒是葡萄酒酿造的主要副产物之一,积极开展葡萄酒综合利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葡萄酒综合利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因酒成分复杂,对于酒中成分的开发提取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优化。

  • 标签: 葡萄酒泥 综合利用 研究
  • 简介:介绍南钢180m^2烧结作业区现状,通过采取加强原料准备、强化混合制粒、提高混合温度、采取偏析布料等措施,实现厚层烧结,使得烧结工艺技术指标及烧结矿质量明显提高。

  • 标签: 烧结 厚料层 强化制粒 偏析布料 操作管理
  • 简介:分析了原料厂堆取机行走部位易出现故障的原因,提出并实施了一种改造方案。从改造后堆取机运行情况来看,证明改造是成功的。

  • 标签: 堆取料机 电磁抱闸 行走电机
  • 简介:为提高涟钢薄板产品质量,2007年,公司决定对烧结原料进行分开配矿,杂质含量低,烧结性能好的原料进280m2烧结机,所有利废物全部进130m2烧结机和180m2烧结机(以下简称130+180m2),导致利废物由8%提高到18%;同时为了提高烧结矿品位,精粉比例从35%提高到45%。在此情况下,130+180m2烧结机烧结透气性变差,利用系数下降,能耗升高,保矿压力增大。生产实践证明,提高烧结混合温度,可以显著减少过湿层的发生,改善层的透气性能,为实行厚层烧结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的降低了烧结固体燃料的消耗,提高了烧结生产率。涟钢130+180m2烧结机原在混合仓安装了蒸汽预热,但预热效果达不到最佳状态。因此,为进一步运用余热回收蒸汽来预热混合新技术,根据本车间现有的工艺状况,分别在130+180m2分仓安装蒸汽喷头,通过对分仓的改造,合理利用余热蒸汽,有效的提高了混合的温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蒸汽预热混合料 烧结机 料仓 涟钢 混合料温度 厚料层烧结
  • 简介:文章通过对某厂铟阳极成份的分析,以及对铟阳极硫酸浸出、溶液净化、P204萃取、火法提铋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实际可行的铟阳极处理工艺,实现了铟阳极中主要有价元素In、Bi的分离,In回收率可达95%,Bi回收率可达80%,解决了某厂铟阳极资金积压问题。

  • 标签: 浸出 净化 萃取 火法炼铋
  • 简介:采用硅氟酸溶液浸出铅阳极,介绍了试验原理及过程,以铅浸出率为考察指标,在试验基础上探讨温度、时间、硅氟酸浓度、液固比、搅拌速度、循环次数对铅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60℃、时间60min、硅氟酸浓度93.6g/L、液固比10:1、转速为500r/min、酸液循环15次条件下,铅浸出率可稳定在68%以上,浸出液经净化处理后制备的硫酸铅纯度可高达99%以上.

  • 标签: 铅浸出率 硅氟酸 循环浸出 硫酸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