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详细分析了BCO光度法测定钢中铜含量的测量不确定的来源,并对测量不确定进行了仔细的评定;认为在该实验条件下,有证标准物质与工作曲线是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

  • 标签: BCO光度法 不确定度
  • 简介:采用723型分光光度计按照Q/YSjC—FX02.008—2009中的方法对原矿中铜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分析认为样品重复性、定量器具、分光光度计、标准样品等带入不确定。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矿中铜含量的扩展不确定U为0.065%,有效自由为∞,置信区间为95%。

  • 标签: 不确定度评定 原矿 铜含量 分光光度法
  • 简介:测试在不同温度区间、搅拌桨叶角度和搅拌机轴长情况下,某种锌基合金生产搅拌均匀所用的时间,从而找出合适搅拌相关参数,以便提高生产效率,稳定和提高合金生产一次合格率。

  • 标签: 搅拌 锌基合金 均匀化
  • 简介:讨论了采用传统氢还原工艺制造超细钨粉过程中氧化钨原料相组成对超细钨粉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钨的相组成对超细钨粉的均匀性有着重要影响,单一相组成的氧化钨能制得超细而均匀的钨粉,多种相组成的氧化钨,由于在还原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还原路径和还原速率,制得的钨粉虽细但不均匀

  • 标签: 氧化钨 相组成 超细钨粉 均匀性
  • 简介:为解决氧化铁红在高温下呈现不稳定性的问题,采用非均匀成核法使Si(OH)4和Al(OH)3均匀包覆在氧化铁红粉末颗粒表面,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Zeta电位测定仪对包覆前后的Fe2O3粉末颗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非均匀成核法可以制备出被SiO2和Al2O3包覆的Fe2O3复合粒子,其技术的关键是如何控制反应溶液pH值和涂层物质沉淀的反应浓度,以保持被覆颗粒稳定的悬浮特性.

  • 标签: 非均匀成核法 氧化铁红 包覆 PH值
  • 简介:根据转炉炼钢过程KR、BOF、LF等工序的脱硫原理,分析了各工序的脱硫能力及脱硫效率,并对脱硫工艺提出了优化建议,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 标签: 炼钢 脱硫 生产成本
  • 简介:以Na2SnO3·3H2O为原料,有机试剂(正戊醇、正丁醇、环己烷)为分散剂,同时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以氢氧化锡沉淀为前驱体,用水热法制备了粒度均匀的SnO2超细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测定了该粉体的晶型和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得的SnO2为四方晶系金红石结构,颗粒均一性高,粒径分布介于0.8μm~1.0μm之间,且粒子尺寸随着溶液中有机试剂的加入而减小.

  • 标签: 锡酸钠 二氧化锡 超细粉体 水热法
  • 简介:对某钢厂热轧板材轧后控冷水箱的阻尼板布置形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各种阻尼布置形式的速度流场,确定更有利于集管形成均匀水流的阻尼板布置形式,提高控冷效果。

  • 标签: 热轧板材 控制冷却 阻尼板 水流均匀性
  • 简介:以螺纹钢HRB400内控样为例,对光谱分析用内控样品的制作要求、均匀性检验与判断,以及定值与数据处理等方面做了介绍。

  • 标签: 内控样品 均匀性 方差分析法
  • 简介:第一炼钢厂耐磨钢采用铁水预处理→BOF→精炼(LF/RH)→CCM生产流程,通过转炉出钢脱氧造渣制度的优化,LF炉脱氧造渣和合金顺序改进,LF炉添加合金量过程配合合适的底吹,RH高真空长时间真空处理,连铸工序严格的保护浇注。该工艺冶炼过程稳定,铸坯中氮含量控制在0.0040%以内,降低了TiN及NbN夹杂物形成概率,提高铸坯质量,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

  • 标签: 耐磨钢 氮含量 脱氧造渣 钢包底吹 保护浇注 终点控制
  • 简介:1前言磁铁矿球团作为高炉冶炼的原料,它的质量对高炉冶炼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公司几座新高炉的先后建成投产,使高炉的容积不断扩大,冶炼能力不断提高,因此对球团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氧化亚铁含量是球团矿的主要理化指标之一,对高炉冶炼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认为人炉原料的还原每提高10个百分点,

  • 标签: 球团矿 FEO含量 生产实践 高炉冶炼 铁矿球团 理化指标
  • 简介:分析了电炉冶炼高附加值钢水中氮元素的来源,并通过分析冶炼工艺,找出控制钢水氮含量的有效途径,工艺改进后氮含量平均控制在66ppm。

  • 标签: 电炉 氮含量 措施
  • 简介:影响鄂钢制氧车间氩产量的根本原因是氩馏份含氩波动,影响氩馏份含氩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空气量不稳、氧产量调整不及时,塔内液位波动大,塔内净冷量波动大。

  • 标签: 氩馏份 氩气 制氧机 产量 质量管理
  • 简介:以钴粉、氧化钇和草酸铵为原料,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Co-Y2O3的前驱体,经氢还原后得到Co-Y2O3复合粉末,研究反应溶液中CoCl2浓度、YCl3与CoCl2的物质的量比n(YCl3)/n(CoCl2)以及表面活性剂对Co-Y2O3复合粉末形貌和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YCl3与CoCl2的物质的量比以及表面活性剂对Co-Y2O3复合粉的形貌都有很大影响。当n(YCl3)/n(CoCl2)的值由0增加到0.014时,复合粉形貌由棒状转变为梅花状;当n(YCl3)/n(CoCl2)进一步增大到0.040和0.078时,复合粉分别为絮状和粗棒状;向n(YCl3)/n(CoCl2)为0.01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时,复合粉末形貌由梅花形转变为球形。CoCl2的浓度c(CoCl2)对复合粉末粒度和分散性有较大影响。随c(CoCl2)从0.2mol/L增加到0.5mol/L,复合粉末的平均粒度由7μm减小到4μm,并且粉末的分散性更好;当c(CoCl2)增加到0.8mol/L时,粉末的平均粒度增大到10μm,粉末的分散性变差。

  • 标签: 均匀沉淀法 Co-Y2O3复合粉末 形貌
  • 简介:硅钢热轧卷板形质量(尤指单边浪和镰刀弯)的改善,不仅对提高冷轧工序成材率及生产效率至关重要,且对热轧工序减少废品,提高作业率也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硅钢热轧过程中影响带钢板形的重要工艺因素-带坯温度不均而导致的变形抗力的差异分析,提出了针对性工艺措施,经实践验证可显著改善硅钢热轧卷板型质量。

  • 标签: 硅钢 板形 组织不均匀性 热轧 变形抗力
  • 简介:以2014年1~5月莱公司6米焦炉及2800m3高炉的实际生产作业数据为对象,研究了焦炭硫含量对焦炭质量指标、高炉操作指标、铁水质量指标的影响,同时以2014年5月价格研究了焦炭硫含量变化对焦炭成本、铁水成本的综合影响,通过相关工具计算出最经济合理的焦炭硫含量控制值为0.803%。并指出焦炭每升高0.1%的硫成本降低须大于焦炭价格的1.43%才具可行性。

  • 标签: 硫含量 焦炭 技术经济 质量指标 水成本 生产作业
  • 简介:尝试用六次甲基四胺和铜试剂联合分离法分离出锰等干扰离子,解决了传统分析法对部分高锰试样中的钙镁分析不准确的问题。

  • 标签: 高锰 EDTA 铜试剂 六次甲基四胺
  • 简介:介绍了不同氧含量对钽粉电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钽粉在不同贮存条件下氧含量的变化及对电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钽粉放置贮存的措施。

  • 标签: 钽粉 氧含量 电性能
  • 简介:高铍铍铝合金试样以盐酸溶解,以EDTA为掩蔽剂,在pH=9~10条件下使铍转化为氢氧化铍沉淀,沉淀分离净化后,以酚酞为指示剂,以氟化钾与氢氧化铍反应生成氟铍酸钾络合物并析出相应的等当量的碱,用稀盐酸滴定至无色为终点。经试样分析,相对标准偏差RSD〈1%,标准加入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8%~103%。方法准确可靠,简便稳定,适用于高铍铍铝样品中铍的测定。

  • 标签: 高铍铍铝合金 氢氧化铍 滴定分析
  • 简介:利用金相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EDS)等测试方法研究Nb含量对铸造TiAl-xNb(x=1,3,5,7;原子分数,%)合金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Nb含量为1%时,TiAl-Nb合金铸锭组织主要为单相的γ组织;随Nb含量升高,合金组织主要为α2/γ层片组织;并在层片组织间存在2种偏析,分别是网状β相和γ相,合金的层片晶团平均尺寸逐渐增加,β相的体积分数逐渐升高;当合金中Nb的含量从1%增加到7%,层片晶团平均尺寸由89μm增加至190μm,β相的体积分数从1.9%增至12.9%;随合金中Nb含量增加,β相中Nb含量增加而Cr含量减少,γ相的偏析区域宽度变窄。

  • 标签: TIAL合金 显微组织 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