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9 个结果
  • 简介:低渗透油藏的主要特点是储层孔隙小、喉道细、渗流阻力大,油井产油能力和吸水能力都非常低。流体在地层的流动受毛管力、贾敏效应等因素影响,注水井大多启动压差大,要求注水压力高,注水难以达到配注要求,其结果是地层能量得不到有效补充,注水效果不理想。受平面非均质性的影响,整体提运行成本费用高、效率低。通过采取单井装增压泵的高压注水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注水量,促进油井见效增产,达到提高低渗透油田注水波及效率和采收率的目的。

  • 标签: 高压注水 低渗透油藏 注水开发 采收率 注水量 地层压力
  • 简介:介绍了上海炼油厂“九五”新区内中蒸汽系统的情况,主要对停锅炉,改由3号催化化装置向重整联合装置提供蒸汽的操作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对整个系统的优化提出了一些想法。

  • 标签: 蒸汽 节能 炼油厂 中压蒸汽系统 催化裂化
  • 简介:大庆喇萨杏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为实现精细分层注水,提高油层动用程度,减缓油气产量递减趋势,开展了录井资料在油田开发精细分层注水试验,应用录井井壁取心资料对大庆喇萨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试验区的剩余油分布状况、油层水淹程度及注水开发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各开发区块试验区的典型层井壁取心及测井资料规律特征,建立综合分析标准.根据横向对比、小层追踪原则进行综合分析,对各套井网开发层系整体注水开发效果进行评价,为编制精细分层注水施工方案提供可靠的地质参考依据.各开发区块编制方案过程参考并结合现场施工及井况等进行应用,实际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喇萨杏油田 录井 荧光显微图像 岩石热解 井壁取心 精细分层注水
  • 简介:地处临汾市环城北路的359加油站原是70年代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下,359部队为修建国防公路而建设的一座内部使用的油库,该油库原有10m~3的地埋卧式金属油罐10个,为部队供应油料。1992年,临汾石油公司销售二科租赁部队油

  • 标签: 卧式油罐 容量法 标准器 金属油罐 容积表 油罐标定
  • 简介:注水油田开发需要确定多个指标以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油田实际开发效果只受到与注水油田开发密切相关的少数指标的影响,这样就要解决油田开发过程的指标优选问题。该文从多元回归分析理论和复相关原理出发,并根据注水油田开发指标与采收率的依存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优选注水油田开发过程的重要指标。最终,选出了依存性好、相关性弱(独立性强)的指标作为优选指标。

  • 标签: 开发指标优选 科学原则 依存性 复相关性 多元回归
  • 简介:在国内外油田开发设计文献,确定油藏驱动类型和注水方式的方法各不相同,在编制油田开发方案和分析油田调整效果时容易混淆,应用很不方便。本文论述了油藏驱动系统的分类依据.总结了不同驱动类型油藏的开发特点,研究了鉴别油藏驱动类型的方法,提出了注水系统的命名原则,明确了选择注水方式的条件,为优化油田开发设计方法提供科学理论和生产实践依据。

  • 标签: 油藏 驱动类型 注水方式 油田开发 开发方案
  • 简介:马王庙油田储层层内及层间非均质性严重,平面各小层渗透率变化较大,在注水过程存在较严重的“四敏”现象。油藏在投入注水开发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暴露出注水井吸水能力普遍下降,难注井层增多,直接影响其注水开发效果。本文通过分析马王庙油田注水井吸水能力下降的各种因素和储层损害机理研究,在提高注水井吸水能力矿场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提高新沟嘴组油藏注水井吸水能力的配套技术。通过保障注水水质,合理提高注入压力,搞好斜井分层注水,适时改造油层,选择合理生产差,进一步提高了马王庙油田注水开发效果。

  • 标签: 马王庙油田 注水开发 工艺技术 分层注水 储层分析 吸水能力
  • 简介:碳酸盐岩油藏基质致密,且发育裂缝和溶洞,使得注水开发过程含水率上升快、采收率低。低盐度注水是一项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注水提高采收率技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在国内外均受到广泛关注。梳理了碳酸盐岩油藏低盐度注水的增产机理、室内实验评价方法和矿场实施条件。综合分析指出,低盐度注水提高碳酸盐岩油藏采收率的主要机理是润湿性反转和孔喉连通性改善。润湿性反转由表面电荷改变或者矿物溶解引起,其实质是水相中的关键二价离子(SO_4^2-,Ca^2+,Mg^2+)与岩石表面发生了化学反应;孔喉连通性改善主要由矿物溶解引起。低盐度注水主要的室内实验评价方法有水驱实验、自吸测试、表面张力测定、接触角测定、核磁共振、离子成分分析及Zeta电势测定等。开展低盐度注水能够有效降低注入压力,提高洗油效率,增加波及体积。我国碳酸盐岩油藏分布广泛,开展低盐度注水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机理研究和应用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低盐度注水 碳酸盐岩油藏 提高采收率 润湿性反转 孔喉连通性
  • 简介:在低渗油藏的注水开发过程,注入水主要沿裂缝方向推进,水在推进过程中导致储层裂缝开启产生微地震波,通过对微地震波的监测可以得到储层裂缝发育的基本情况,利用测试成果结合相关的油水井生产动态分析来研究注水井储层裂缝与水流方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注采系统进行必要的调整,达到提高注水开发效果的目的。

  • 标签: 江汉油田 低渗透油藏 储层裂缝 注水开发 裂缝监测
  • 简介:被测流体的工作状态(温度、压力)以及相应的流体密度等参数数值,与设计计算有所变动时,测量值将与流过节流装置的被测介质的实际流量之间产生误差。通过温度压力补偿在高桥石化公司瓦斯和氢气计量、环丙配比控制、过热蒸汽计量的应用,证明这种温度压力补偿能完善流量测量及计量,提高了测量值的正确性和精度。

  • 标签: 温度压力补偿 流量测量 应用 计量
  • 简介:黄骅坳陷羊三木-孔店油田以水驱为主要开发方式,采出水经达标处理后回注开发层,用以补充地层能量。对注水开发区内2014—2017年的地下水饮用水层进行连续监测,以《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水质标准》以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依据,采用单组分评价法和标准指数法对41个监测因子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注水区地下水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原生地质环境,个别组分在2个监测年份中有不同方向的小幅变化,变化范围在当地地下水的背景值范围内,地下水饮用水层受油田注水污染尚不明显,对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或供水意义的含水层影响较小。

  • 标签: 注水 地下水 饮用水层 监测 水驱采油
  • 简介:本文在研究盖层封闭油气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欠实泥岩在封盖油气的作用。欠实泥岩具有压力封闭油气的能力,既可以封闭呈游离相运移的油气,又可以封闭呈水溶相运移的油气。当泥岩为生烃岩时,欠实泥岩具有较强的烃浓度封闭能力,可完全封闭呈扩散相运移的天然气。即使欠实泥岩中有断裂,因已存在孔隙流体异常压力也会使断层具封闭性。因此,欠实泥岩是封闭油气最有利的封闭盖层。

  • 标签: 欠压实泥岩 封盖油气 作用 孔隙流体异常压力 压力封闭 烃浓度封闭
  • 简介:介绍了四五家子油田W20区块油藏特点,并研制了线性自生热增压泡沫裂液体系。考察了该裂液的流变性、膨胀性、增压性能、悬砂性、对储层伤害性及对设备的腐蚀性,结果表明,研制的自生热增压泡沫裂液具有较好的流变性,体积膨胀倍数最高可达9倍,60min内增压能力达8.2MPa,悬砂性能好,对储层的平均伤害率为14.57%,40℃温度、6h内对N80钢片平均腐蚀速率仅为0.20217g/(m。·h)。线性自生热泡沫裂液在W20—5井现场试用结果表明,产油量由前0.24t/d增加到2.0t/d,增产倍比达8.33,与同区块常规裂液相比,取得更好的增产效果。

  • 标签: 线性自生热 泡沫压裂液 四五家子油田 现场应用
  • 简介:目前细分注水界限以油藏地质静态参数为主,已不能满足特高含水后期油藏细分注水的要求。综合考虑油藏动静态因素对细分注水的影响,建立特高含水后期细分注水级段数优化模型。研究表明,3级4段为最优层段分级策略,且段内剩余油饱和度级差应控制在1.2以内。将饱和度级差划分为1.00~1.05,1.05~1.10,1.10~1.15,1.15~1.20共4个范围,建立3种不同的模型,分别优化了段内渗透率级差、小层个数和砂岩厚度界限,并对界限标准进行了公式回归。结果表明,层间剩余油饱和度级差越大,细分注水界限标准越苛刻。该研究结果为胜利油田整装油藏特高含水后期细分注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细分注水 技术界限 剩余油饱和度差异 特高含水后期 胜利油田
  • 简介:阀是密闭输送管道不可缺少的压力保护装置,能有效防止管道因瞬变流产生压力异常波动所造成的管网、设备受损。分析了新建成的湛江至北海输油管道对泄阀选型的要求及泄阀的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流体集输管网泄阀国产化建议及在选型应用应注意的问题,对泄阀在流体集输管网的使用和维护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 标签: 泄压阀 选型应用 保护
  • 简介:介绍了双法兰差变送器在测量液位的应用,对变送器在不同容器上及不同的安装位置上的应用均分别作了分析描述。分析了高温型双法兰差变送器在真空、高温条件下的应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介绍了装置实际使用的情况。

  • 标签: 双法兰差压变送器 液位测量 安装位置 化工生产
  • 简介:介绍了以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为主剂的清洁型水基裂液特点,清洁型水基裂液包括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甜菜碱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阴离子和非离子及两性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疏水缔合物体系.简要介绍了各体系的主要配方、使用的主剂和辅助添加剂及各体系优缺点.清洁型水基裂液在国内外油田现场应用均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其用量约是聚合物裂液用量的50%.

  • 标签: 清洁压裂液 表面活性剂 压裂技术 原油采收率
  • 简介:分析加氢裂化装置在目前生产工艺条件下区别于其它生产装置的主要危险,并结合装置安全生产的实际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 标签: 中压加氢裂化装置 危险性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