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地震波场和电磁场耦合产生的震电效应与储层物性参数有关,含流体孔隙介质中震电效应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描述储层特性。本文我们对饱和砂岩样品中的震电效应进行了实验研究,构建了一套震电测量装置。利用此测量装置记录了在声波激励下砂岩样品中产生的震电转换信号,观测得到了砂岩界面产生的震电信号的衰减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震电信号与砂岩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在震电效应的实验中发现尽量减小参考电位与震电信号扰动区的基准电位之间的电位差是保证震电实验测量精确性的关键点,能够显著提高震电信号的可探测性。震电测量结果证实了地震波在含流体孔隙介质中传播时,能诱导震电耦合,同时给出了震电界面响应的特点。震电信号振幅随着波源与岩样距离的增加呈线性衰减,随着接收电极与岩样界面距离的增加呈指数衰减。不同渗透率砂岩样品中产生的震电响应结果表明震电响应的强弱与样品渗透率成正相关,震电效应可以作为研究储层渗透率的一种新方法。

  • 标签: 震电效应 震电响应 电位差 饱和砂岩 渗透率
  • 简介:整理了聊古一井水位2000-2012年所记录到的同震效应,并对3个不同阶段内的同震效应进行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聊古一井的同震效应为振荡型和振荡阶升型;该井对来自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记录能力较强;该井水震波记录随震级增大而增加、随井震距的增大而缩小的特征并不明显。该井对全球8级以上地震有很好的记录能力。激发自流以及变频稳流状态下,聊古一井水位记震能力有所下降。

  • 标签: 聊古一井 水位 水震波 同震效应
  • 简介:利用威海市1965-2013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1977-2012年经济社会统计资料,采用城郊气温对比、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典型滨海城市威海的城市热岛效应特征及其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50a威海城市热岛强度阶段性变化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前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从90年代开始上升日益显著,平均上升速率为0.13℃/(10a);2)城市热岛强度季节变化明显,春、夏季热岛效应较为显著,上升速率分别为0.02和0.18℃/(10a)秋、冬季由于受海洋影响出现冷岛效应,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2010年之后冬季也由“冷岛”转变为“热岛”3)城市化对威海市城区增温的贡献率达到36.4%,城市发展指标与城市热岛强度均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市区人口规模、经济发展、住宅建设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73和0.44.

  • 标签: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化进程 相关分析 滨海型城市
  • 简介:2014年云南景谷先后发生MS6.6、MS5.8和MS5.9中强地震,云南强震动台网获取了丰富的加速度记录。本文整理了各次地震中固定台和流动台获取的强震动加速度记录资料,分别进行了地震动衰减关系和加速度反应谱分析,结果表明,所观测到的加速度峰值比云南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预测值高,反应谱谱值随震级的增加有增大趋势。最后将益智强震台作为典型台站,分析了该台站在地震中的场地放大效应

  • 标签: 景谷地震 强震动记录 衰减关系 场地效应 H/V谱比
  • 简介: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的出现得到了海洋学界的高度重视,它的应用揭示了海流的时空分布特征,能描述流体质点运动状态,被国际海委会定为4种先进的海洋观测仪器之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ADCP的原理、特点及其历史发展状况,以及应用的情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对海洋认识的不断加深,ADCP将向轻便、小巧、精密、智能化且多功能、多用途方向发展,并在智慧海洋及信息化等方面发挥更显著的作用。

  • 标签: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多普勒效应 高频地波雷达 频移 散射体 换能器
  • 简介:ESD紧急关闭系统在收到第一个感应信号后3~5s内截止上游压力,从根源上避免井内油气流在没有控制的前提下释放至地面的可能性,减少对人员和财产的损坏,减少了失火、爆炸和环境污染的可能。从ESD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各部分功用入手,介绍了ESD系统的相关参数设定、安装及摆放。实际应用表明,ESD系统在生产运行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为确保从事施工的人员及设备的安全起到了非常积极有效的作用。

  • 标签: ESD系统 高温高压 硫化氢 远程控制 液压控制 紧急关闭
  • 简介:地震正演模拟是地震数据采集、处理、解释的分析基础,为其提供理论依据及科学的评估方法。通过地震正演模拟,可以检验采集设计的合理性、处理和解释成果的可靠性以及反演方法和结果的正确性。有限差分法二维波动方程正演模拟计算速度快、精度高、应用广泛。本文介绍了神通地震正演模拟子系统的功能,并以二维声波波动方程正演模块为例进行了应用效果分析。

  • 标签: 神通正演模拟子系统 声波方程 有限差分法 边界条件
  • 简介:裂缝预测在致密油气、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勘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裂缝分成大(大于1/4波长)、中(1/4~1/100波长)、小(远小于1/100波长)三种尺度类型开展综合预测研究。基于多尺度岩石物理正演模拟技术,分析区分中等尺度裂缝的叠前方位各向异性敏感属性,结合地质、测井和地震属性大尺度裂缝预测方法和岩心薄片观测小尺度裂缝预测,形成了一套综合地质岩心信息、成像测井解释和地震信息的多尺度裂缝综合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岩心裂缝描述和成像测井解释,分析得到裂缝发育控制因素,再通过应力场构造模拟,完成区域性大尺度裂缝发育控制因素研究。利用叠后几何类属性进行大尺度裂缝预测,结合叠前衰减属性进行中等尺度裂缝预测,以及岩性统计学反演和断层叠合结果,验证中等尺度裂缝与岩性、断层的对应关系,明确了中尺度裂缝成因。通过岩心电镜扫描,分析小裂缝发育状况,最后综合三类裂缝研究成果分析储层裂缝发育状况。通过对某实际工区灰岩储层的裂缝发育情况进行综合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多尺度裂缝预测基础理论方法和多尺度裂缝预测技术流程,能够较好地解决裂缝预测的强非均质性、多尺度问题,综合地质、测井和地震多信息裂缝多尺度预测技术能够实现裂缝性油气藏的储层描述和甜点预测。

  • 标签: 多尺度 裂缝预测 非均质 储层描述 甜点预测
  • 简介:针对岸基雷达测试过程中潮汐影响雷达测试结果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不同海区潮汐变化对目标高度的影响,提出了采用调和常数法进行目标高度改正,完善了岸基雷达测试过程中数据处理方法,通过潮汐改正前后数据对比,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 标签: 潮汐 岸基雷达 潮汐调和常数 潮汐预报
  • 简介:对气象的准确预报离不开大量的观测数据,观测数据越多越全面,时效性和准确性越高,预报的准确性也会越高。按传统的探测区域划分,气象探测主要包括地面观测和高空探测。地面自动气象站和气象应急保障车等设施覆盖地面气象探测,人造卫星影像和高空探测气球等技术覆盖高空探测领域。而对1km高度范围内的低空气象探测还处于发展阶段。观测方法、观测技术的进步紧随现代技术发展。近年来低空飞行设备技术的不断成熟给气象观测、气象服务能力的提高带来了机遇。本文探讨了将气象探测设备和无人机相结合,利用无人机机动性强,不受地域限制和成本优势,更好地应用于现代气象服务。

  • 标签: 气象探测技术 气象服务 无人机
  • 简介:针对当前等深线的化简主要依靠经验和手工方法实施,其自动化简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的现状.从等深线化简的安全性约束出发,阐释了蛇模型的基本内涵,分析和计算了蛇模型曲线所受的力,明确了蛇模型点的安全约束方法,推导了蛇模型的能量公式,并实现了基于蛇模型的等深线自动化简.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化简后的等深线能够很好地遵守安全性约束准则;蛇模型算法可以用来实现等深线的自动化简.

  • 标签: 制图综合 等深线 蛇模型 自动化简 安全性约束
  • 简介:我国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目前,城市燃气行业作为传统行业已面临应对“互联网+”时代全新的竞争局面的挑战。在此时代背景下,城市燃气行业要得到更多更快的发展,需要把企业自身特点和“互联网+”相结合,调整企业的组织运营模式。通过分析大数据技术可能带给燃气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讨燃气行业基于现有的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可能实现的大数据应用场景,进而有效梳理自身已建设的信息系统的关系和存在的数据资源,打通各数据系统间屏障,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建立系统集成模式,形成大数据规模,挖掘企业新的业务应用结合点,让企业在“互联网+”的历史潮流中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

  • 标签: 城市燃气 大数据 数据标准化 数据集成与共享 信息化 自动化
  • 简介:介绍了格尔木GLC-36型X波段全相参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基本概况、主要应用、故障排除和基本维护,指出X波段雷达在格尔木气象业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 标签: 多普勒天气雷达 故障排除 基本维护
  • 简介:惠民地区火成岩非常发育,在沙三段时期主要发育了大量的侵入性火成岩,在沙二段至馆陶组时期则发育了大量的火山锥,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由于火成岩成因复杂,储层的非均质性严重,其勘探难度非常大。研究认为,晚期的岩浆侵入对于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成藏具有积极的意义,针对油源、储集层、构造以及岩相方面对该区的火成岩相关油藏进行了研究,在实际勘探中得到较好的应用

  • 标签: 火成岩 复合油藏 碳酸盐岩 惠民地区
  • 简介:以中国夏季气温为预测对象,选取东亚地区冬季500hPa高度场、海平面气压场、地表温度场和850hPa温度场为预测因子,采用1951~2009年去趋势处理后的资料,通过变形的典型相关分析(Barnett-PreisendorferCanonicalCorrelationAnalysis,BP-CCA)方法分别建立单因子预测模型,再利用集合典型相关分析(EnsembleCanonicalCorrelation,ECC)方法建立集合预测模型,对中国夏季气温进行基于交叉检验方法的预测试验,然后利用2010~2014年的资料对中国夏季气温进行独立样本检验。通过分析BP-CCA模态可知,一对BP-CCA模态的空间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预报因子场和对象场的遥相关特征。通过基于交叉检验方法的预测试验表明环流场和热力场均能为气温提供预测信息。ECC预测模型综合了各个预报因子的在不同地区的预报技巧,比单因子BP-CCA预测模型有更高、更稳定的预报技巧。独立样本检验表明ECC模型与单因子BP-CCA预测模型相比,对中国夏季气温有更高、更稳定的实际预测能力,对气温季节预测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夏季气温 季节预测 集合典型相关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
  • 简介:川渝地区探井普遍较深,完井测试时常使用带有APR工具的井下管柱进行酸化—测试联作工艺,联作中酸化阶段往往是在测试工具下深较深、酸量较大的工况下进行。常温的酸液通过井下管串长时间、大排量注入到地层的过程中,给管柱产生的温降效应明显。生产实践表明,管柱温降可以使管柱收缩产生应力,尤其对封隔器等关键工具不利,对整个管柱的井下安全、完井测试的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通过计算分析,在管柱中适当的位置加入圆心轴伸缩器,可以有效补偿温降引起的管柱伸缩,消除应力,保护管柱,确保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 标签: 酸化—测试联作 圆心轴伸缩器 井下管串 完井测试 川渝地区
  • 简介:无人机具有机动灵活、反应迅速、成本低等特点,且能在高危地带作业,已经成为测绘应急保障的重要手段。以樟木口岸应急为例,介绍了无人机系统的组成以及影像获取和处理的作业流程,并利用PixelGrid软件对该方法进行了论证,证明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标签: 无人机 影像处理 应急
  • 简介:通过比较现代数字化测量理论与传统测量技术,阐述一些先进测绘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结合矿山环境治理中勘查设计、施工、竣工等测量工程实例,论述了全站仪联合GPS-RTK在工程测量中应用的优越性和可持续性。

  • 标签: 数字化测图 GPS-RTK 超站仪 联合 精度
  • 简介:目前井下无线地面直读技术的传输距离不能满足现有深井、超深井应用。从井下无线中继传输的基本原理入手,开展中继传输技术研究,设计了井下无线中继器功能和传输协议,研制了井下无线中继器功能样机。井下试验表明,研制的无线中继器功能样机实现了中继传输功能,设计的井下无线中继器的传输协议满足要求,采用该技术将井下无线信号强度提高了3倍。此研究为中继传输技术在井下无线地面直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无线直读 中继传输 通讯协议 试油测试 无线中继器
  • 简介:本文给出了唐山地区强震动记录应用研究的两个实例,提出了建筑结构采用时程分析时选用强震动记录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对唐山地区强震动记录的分析处理,得到了其峰值加速度及加速度反应谱,确定了本地区进行弹性时程分析时选用的强震动记录;研究了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影响的唐山响堂三维强震动观测台阵,以唐山响堂台阵2号测井(地下32m)的基岩强震动作为输入,通过2号测井的土层剖面,利用2个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程序,分别计算得到地表的峰值加速度和加速度反应谱,并把计算结果与同次地震相应的地表强震动记录峰值加速度与加速度反应谱进行了对比分析。

  • 标签: 强震动记录 时程分析 三维台阵 土层地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