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国民生活水平也稳步提升,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势必要对城市配套设施进行新一轮的改造与升级。本文研究了西安市碑林区某饱和软黄土基坑工程的支护方案设计及基坑变形规律,依据基坑降水、开挖和支护方案及监测结果,发现通过止水帷幕和控制降水速率的共同作用,对饱和软黄土基坑的施工变形控制具有良好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条件的基坑支护设计及降水施工方案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1]AnZS,WeiLY,LuYC,1985,ApreliminarystudyofsoilstratigraphyinLuochuanloessprofile.QuaternarySciences,6(1):166-173.(inChinese)[2]AnZS,KutzbacchJE,PrellWLetal.,2001.EvolutionofAsianmonsoonsandphasedupliftoftheHimalaya-TibetanplateausinceLateMiocenetimes.Nature,411:62-66.[3]BarbaraAM,1995.PalaeorainfallreconstructionsfrompedogenicmagneticsusceptibilityvariationintheChineseloessandpalaeosol.QuaternaryResearch,44(3):383-391.[4]DerbyshireE,MengXM,KempRA,1998.Provenance,transportandcharacteristicsofmodemaeoliandustinwesternGansuProvince,China,andinterpretationoftheQuaternaryloessrecord.JournalofAridEnvironments,39:497-516.[5]DingZL,LiuDS,LiuXMetal.,1989.37cyclessince2.5Ma.ChineseScienceBulletin,34(19):1494-1496.[6]DingZL,RutterNW,SunJMetal.,2000.Re-arrangementofatmosphericcirculationatabout2.6MaovernorthernChina:evidencefromgrainsizerecordsofloess-palaeosolandredclaysequences.QuaternaryScienceReviews,19:547-558.[7]DuJ,ZhaoJB,2004.SoilerosionregularitysinceHoloceneinShaolingtablelandofChang′an.JournalofDesertResearch,24(1):63-67.(inChinese)[8]FengZD,WangHB,OlsonCetal.,2004.Chronolgicaldiscordbetweenthelastinterglacialpaleosol(S1)anditsparentmaterialintheChineseLoessPlateau.QuaternaryInternational,117:17-26.[9]GuoZT,LiuDS,FedoroffNetal.,1998.ClimateextremesinloessofChinacoupledwiththestrengthofdeep-waterformationintheNorthAtlantic.GlobalandPlanetaryChange,18:113-128.[10]GuoZT,WillamFRuddiman,HaoQZetal.,2002.OnsetofAsiandesertificationby22MyragoinferredfromloessdepositsinChina.Nature,416:159-163.[11]HeinrichH,1988.OriginandconsequenceofcycliciceraftinginthenortheastAtlanticOceanduringpast130000years.QuaternaryResearch,29:142-152.[12]KempRA,DerbyshireE,

  • 标签: 中国黄土 黄土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前,地铁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在诸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故地铁隧道的修建基本都采用盾构法施工。各个城市地质差异很大,文章针对盾构在黄土地层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难点,结合在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地铁2号线19标项目部的实际经验,对盾构在黄土地层施工中出现的土体沉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及预防措施。

  • 标签: 盾构 黄土地层 沉降 原因
  • 简介: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过程总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回顾过去,中国黄土成因经历了从“水成”到“风成”这样一个曲折的认识过程。通过分析黄土成因争论的历程,得到如下启示:1)过去的黄土成因争论源于人们不认识黄土层中的古土壤,因此识别地层中古土壤对重建古地理环境具有重大意义。2)水平层状地层并非都是水平沉积层理,也有可能是古土壤发生层次,具有水平层理的沉积地层则可能意味着在水中沉积形成,而古土壤层则是在地表环境形成。3)古土壤层的特点是古土壤层具有土壤发生层次,因此各层次之间一般呈现为渐变特征。而沉积地层通常具有明显的顶部和底部,显示着截然变化。4)在总结新生代古土壤特点的基础上,重新认识更老地层的古地理环境,发挥古土壤在研究地层成因、重建古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 标签: 黄土成因 风积地层 古环境识别 风成 水成 启示
  • 简介:摘要:黄土作为一种特殊的土壤类型,广泛分布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工程实践中,黄土的力学特性对于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压实水泥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对其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水泥掺量、压实度、龄期等因素对黄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为黄土地区的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黄土 水泥 压实 力学特性 影响
  • 简介:TheLoesspositiveandnegativeterrains(P-Nterrains),whicharewidelydistrib-utedontheLoessPlateau,arediscussedforthefirsttimebyintroducingitscharacteristic,demarcationaswellasextractionmethodfromhigh-resolutionDigitalElevationModels.Us-ing5m-resolutionDEMsasoriginaltestdata,P-Nterrainsof48geomorphologicalunitsindifferentpartsofShaanxiLoessPlateauareextractedaccurately.Thensixindicatorsforde-pictingthegeomorphologiclandscapeandspatialconfigurationcharacteristicofP-Nterrainsareproposed.Thespatialdistributionrulesoftheseindicators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P-NterrainsandLoessreliefarediscussedforfurtherunderstandingofLoesslandforms.Finally,withtheintegrationofP-Nterrainsandtraditionalterrainindices,aseriesofun-supervisedclassificationmethodsareappliedtomakeaproperlandformclassificationinnorthernShaanxi.ResultsshowthatP-NterrainsareaneffectcluetorevealenergyandsubstancedistributionrulesontheLoessPlateau.AcontinuouschangeofP-NterrainsfromsouthtonorthinShaanxiLoessPlateaushowsanobviousspatialdifferenceofLoessland-formsandthepositiveterrainareaonlyaccountedfor60.5%inthisregion.TheP-Nterrainsparticipantlandformclassificationmethodincreasesvalidityoftheresult,especiallyintheLoesstableland,Loesstableland-ridgeandtheLoesslow-hillarea.ThisresearchissignificantonthestudyofLoesslandformswiththeDigitalTerrainsAnalysismethods.

  • 标签: 地形研究 研究英文 陕北黄土高原地形
  • 简介:全新世以来黄土高原的侵蚀问题,历来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黄土高原的环境演变和水土流失问题也是黄土高原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本研究从全新世以来黄土高原植被变化、降水量变化和土壤侵蚀量变化等几个方面,简要回顾了国内学者在上述领域的研究成果,针对领域内的成就和问题提出了粗浅看法和建议.文章认为,全新世以来黄土高原总体植被景观以草原为主;降水量也有显著变化,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态势,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沿东南-西北方向移动;土壤侵蚀强度也有阶段性变化,全新世早中期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晚期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双重影响.

  • 标签: 全新世 植被 降水量 孢粉 磁化率 黄土高原
  • 简介:摘要:黄土隧道浅埋段的施工技术是一个难点,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本文以甘肃陇东地区的黄土隧道为例,隧址穿越典型的黄土高塬沟壑地貌,陷穴冲沟遍布,土体具有湿陷性、呈现出土体受降水影响含水量高且差异性大、承载力弱等问题,施工难度系数较高。本文结合现场实际,主要就隧道洞口及冲沟浅埋段施工相关问题,针对性分析解决,希望今后对类似黄土隧道施工带来参考意义。

  • 标签: 黄土隧道,浅埋段处治
  • 简介:摘要高填方路基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影响因素众多,其中沉降问题是重要的控制要点。深厚黄土地基上的高填方施工由于土质承载力不高更应当重视沉降控制,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与耐久性。本文分析了深厚黄土地基上高填方沉降原因,并提出了沉降控制的措施。

  • 标签: 深厚黄土 高填方 沉降控制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经济发展活动与行为对自然生态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尤其在我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域,这一区域本身的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极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在近年来的人类活动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域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域水土保持工作已经刻不容缓。通过形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将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纳入当地总体发展规划中,加快推进科学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快速实现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域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的最终目标。

  • 标签: 黄土高原 丘陵沟壑区 水土保持
  • 简介:摘要: 蒙华铁路阳山隧道地处于陕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每到 雨季就会 遇水变形,对初支结构造成严重破坏,对施工及结构安全造成极大隐患。本文描述了开裂变形控制技术对比优化及施工 过程,希望对铁路工程黄土隧道 开裂变形问题有所帮助 。

  • 标签: 隧道初支 变形开裂 限阻器 释能装置
  • 简介:介绍了地铁地下结构抗震研究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黄土地区地铁地下结构抗震的相关研究,总结归纳出地震作用下地铁地下结构的地震破坏形式与地震反应特征;对地铁地下结构的不同抗震研究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指出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情况。针对我国黄土地区地铁地下结构抗震分析理论研究不足,基础资料积累欠缺,抗震设计尚无可靠依据的实际情况,探讨了黄土动力本构模型、黄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离心机振动台试验研究及抗震分析方法等因素对黄土地区地铁地下结构抗震研究可靠性的影响,提出黄土地区地铁地下结构地震动力反应分析、地震破坏机理分析、抗震性能分析及抗震设计中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

  • 标签: 黄土地区 地铁地下结构 抗震问题 研究方法 抗震设计
  • 简介:通过试验分析影响湿陷的因素,并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黄土状土的含水率、孔隙比.干密度与湿陷系数δ。回归方程,揭示了影响因素对黄土状土湿陷性的影响规律。这些规律可用作对延庆规划新城及其周边地区黄土状土的湿陷性进行初步的判别,对于掌握黄土状土的温陷性特征和其后相应浅基础工程、道路工程.线性工程尤其是水工英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黄土状土 延庆新城 湿陷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城镇化的不断推广,建筑行业也发展起来,在许多黄土地区进行相关的建设工程时很容易发现湿陷性的问题。这种湿陷性的问题对于黄土地区的整体结构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变形现象,这就需要加强对于黄土地区工程结构的重视程度。本文根据实际的黄土湿陷性与地基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相关的文献与书刊提出一些想法期望给予相关人员一定的帮助。

  • 标签: 黄土结构 湿陷性 地基处理 黄土地基
  • 简介: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城镇化的不断推广,建筑行业也发展起来,在许多黄土地区进行相关的建设工程时很容易发现湿陷性的问题。这种湿陷性的问题对于黄土地区的整体结构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变形现象,这就需要加强对于黄土地区工程结构的重视程度。本文根据实际的黄土湿陷性与地基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相关的文献与书刊提出一些想法期望给予相关人员一定的帮助。

  • 标签: 黄土结构 湿陷性 地基处理 黄土地基
  • 简介:摘要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具有特殊工程性质的土,当受水浸湿,土体原有结构会迅速破坏重组,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通过介绍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综述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方法,为设计中合理选用地基处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湿陷性黄土 地基处理 换土垫层 技术措施
  • 简介:摘要: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对保证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工作人员要对勘察工作以及地基处理工作给予更多重视与关注,从而使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 标签: 黄土地区 工程勘察 应用
  • 简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探讨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在我国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产沙模型应用中的改进方法。USLE属于因子分析模型,由于USLE考虑因素全面,因子具有物理意义,形式简单,所用资料广泛,统一了土壤侵蚀模型形式,故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流失严重,影响流失的因素极其多样,使得USLE模型不能很好的应用于该地特殊的地理条件。基于此,采用GIS方法探讨USLE模型在黄土高原改进方法问题。

  • 标签: GIS 黄土高原 USLE模型 水土流失 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