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7 个结果
  • 简介:<正>臭氧是大气层重要的组成成份,一般从5—10km臭氧含量开始增加,至20—25km的平流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再往上逐渐减少。在标准大气状况下大气的臭氧总量厚度约3mm。由于它对太阳紫外线

  • 标签: 大气臭氧层 生态环境 人类 保护措施 气候 植物
  • 简介:利用HALOE的观测资料,对热带地区平流臭氧垂直分布的年际变化及其准两年周期振荡(QBO)进行研究,并同赤道上空平均的纬向风场的准两年周期振荡进行对比,并利用NCAR的二维模式就风场的QBO对平流臭氧分布和变化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模拟研究.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平流臭氧浓度高值区的位置在南北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有明显的准两年周期,臭氧浓度高值中心的南北移动和上下移动又引起局地臭氧总量的周期性变化和准两年周期振荡南北半球不对称.而臭氧浓度中心位置的准两年周期变化与赤道上空平均纬向风的准两年周期振荡密切相关.资料分析还表明,赤道上空平流臭氧浓度QBO的位相随高度变化多次.模拟试验表明,纬向风QBO引起垂直经圈环流的变化,在平流有三对余差环流圈.它们对O3在不同纬度和高度的输送是引起O3准两年周期振荡的重要动力原因.其中,余差环流在平流中层(25-35km)的环流圈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热带平流层 准两年周期振荡 臭氧 HALOE资料 NCAR模式 数值模拟
  • 简介:通过对臭氧卫星观测资料及大气环流资料的分析,研究了青藏高原上空臭氧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通过分析青藏高原地区臭氧准两年振荡(QBO),并与同纬度无山区及赤道地区臭氧QBO进行比较,指出:青藏高原臭氧QBO的平均周期为29个月,平均振幅为8DU.青藏高原臭氧QBO变化位相与热带平流纬向风场QBO相反,即热带平流纬向西风时,青藏高原上空臭氧总量偏小,东风时臭氧总量偏大.还讨论了与青藏高原臭氧QBO相关的大气环流物质输送理论.

  • 标签: 臭氧 准两年振荡 年际变化 物质输送 大气 青藏高原
  • 简介:利用瓦里关1994年8月~2001年12月地面臭氧资料,分析了地面O3年季变化,以及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洁净地区地面O3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呈缓慢的上升趋势,春季浓度明显高于冬季,最高值出现在每年夏初,而最低值在12月左右.与低纬的Izana站相比,瓦里关地区地面O3浓度变化趋势与之比较相近,而且,亦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天气条件下,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地面O3浓度变化不尽相同,晴天和多云天,春、夏、秋季的地面O3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春秋季,晴天O3值高于多云天和降雨天,而冬季和夏季则不明显,说明晴空天气虽然有利于O3浓度的增加,但并不是重要因子之一.各季节降雨、雪天O3浓度的变化情况来看,地面O3在春、秋、冬三个季节变化不大,而夏季与其它季节明显不同,变化幅度很大,日较差在四个季节中为最大,这与雨、雪的冲刷关系很大,并且可能存在雨、雪以及降雨强度的差异.

  • 标签: 地面臭氧 天气条件 气候特征 青藏高原
  • 简介:以北京和河北兴隆观测站地面O3观测资料为主,结合我国其它地区的观测资料,给出我国近地面臭氧日、逐日和季节变化特征以及与气象条件和前体物的关系,同时简要介绍过量臭氧浓度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标签: 臭氧 紫外辐射 人体健康
  • 简介:穿斜距与真厚度之间换算关系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地质学基本概念,包括岩层的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真倾角、视倾角、方位角,穿斜距及穿真厚度等.

  • 标签: 真倾角 视倾角 方位角 穿层斜距 穿层真厚度
  • 简介:1999年夏季,中国首次组织北极地区科学考察.分析此次考察中楚克奇海海域上空获得的大气结构和臭氧探空资料,结合臭氧总量观测光谱仪(TOMS)臭氧总量和NCEP大气环流资料,指出:考察期间楚克奇海海域上空臭氧总量与13km以下臭氧含量关系密切,而在20km附近最大臭氧浓度处的臭氧变化与大气臭氧总量关系较差,表明整臭氧总量的变化主要受低层大气臭氧变化的影响.大气臭氧总量呈高-低-高变化,对流顶高度呈低-高-低变化,分析500hPa高度场表明:考察期间的天气系统可能是造成局地臭氧变化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楚克奇海 北极 臭氧探空 对流层顶 天气系统 大气环流
  • 简介:该。。l。。。。。,。。l、。。,。。。。。。。。。。。。。。。。。。。;。。。。。。。。。。。。。。。过人员互访和举办学术研讨会,与国外专家进行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通过近3年的研究工作,项目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利用民航统计资料发展了目前(1997一1998年)中国地区上空飞机污染物的四维(1”但涎困XI”佛度)Xlho(iRcXlh)排放清单,统计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地区上空飞机的污染物排放仅为全球飞机总排放量的2%;将区域化学输送模式与全球模式做嵌套,利用化学示踪物的方法,模拟了中国地区上空飞机的MOx排放对夏季对流O。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飞机排放会使上部对流O。浓度增加,

  • 标签: 中国 飞机 NOx 大气臭氧 数值模拟 氮氧化合物
  • 简介:鹰山组是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主要产,由于储非均质性严重,长期以来对其连通性认识不清,严重影响到油田的合理开发.高频序地层学是研究碳酸盐岩地层形成与分布的有效手段,本文利用高频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了塔河油田鹰山组上部序地层特征,将其划分为28个五级序和4个四级序,四级序包括2个退积准序组和2个进积准序组.由于四级序、五级序是受米兰科维奇天文周期控制的异旋同成因序,横向变化不大,能够在大范围内追踪对比.因此,根据高频序划分结果建立高精度的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开展储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塔河油田鹰山组中,孔洞型储的分布与序的形成有密切关系,能够在高频序地层格架内进行对比:裂缝型储。由于是受后期构造应力作用,横向变化快,相邻井间不具有对比性.

  • 标签: 塔河油田 鹰山组 碳酸盐岩 高频层序 储层对比
  • 简介:一维的数字模型已发展到能描述地质参数的演变影响储气体扩散损失的问题。这些现象的理论模型,是根据物质通过多孔介质的移动方程和气——水体系中的热(动)力学理论提出来的。数字模拟的目的,在于预测整个地质时期储气体的损失和盖层以及上覆沉积物内的游离气体的分布情况。用修改的水相享利(Henry)定律和气相李——克塞尔(Lee—Kesler)法计算气体的平衡浓度。扩散系数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通过控制体积的方法求解方程,并讨论了数字积分图。模型可处理任何一种边界条件和通过盖层的气相运移通道。模型应用于典型的北海气田盖层。对不同地质假设的甲烷分布进行了计算。

  • 标签: 扩散模型 气体损失 储层 盖层 多孔介质 边界条件
  • 简介:在紫金山天文台全自动密度扫描仪(PDS)上测量了1997年3月4日(UT)拍摄的HaleBopp彗星的壳结构。对测量的数据用优选法分析后给出:(1)从彗核喷发出的喷流(壳结构的第一亦即最靠近彗核的那一)呈阿基米德螺线形状,喷流喷出物质的速度(thevelocityoftheejecta)1.6km/s;(2)壳结构的第二、三、四呈抛物线形状,亦与悬链线相近。

  • 标签: HALE-BOPP彗星 壳层结构 喷流速度
  • 简介:储层压力变化会引起储物性参数(如渗透率)发生相应变化.岩石覆压渗透率与净有效覆压呈指数递减关系,且渗透率变化不可逆;岩石覆压孔隙度与净有效覆压成二次三项式递减关系;裂缝型地层与碎屑岩地层相比,压力敏感性更强.因此,研究储参数的压力敏感性对于确定合理的试油压差是必要的.

  • 标签: 储层参数 压力敏感性 渗透率 孔隙度 油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