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针对2013年《海洋测绘》刊载的论文情况,从海洋测绘学科发展角度,通过对各专业论文发表情况的统计分析,对海洋测量、遥感影像处理、海图制图等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和简要评述.旨在为广大测绘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海洋测绘 海洋测量 遥感影像处理 海图制图 论文分析
  • 简介:本文在界定海洋功能区划评估含义的基础上,通过对海洋功能区划的发展和实施情况的分析,提出了从海洋功能区划执行情况、海洋功能区划执行效果和海洋功能区划依赖条件变化三方面构建海洋功能区划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架,探讨了海洋功能区划评估指标选取应当遵循的基本设计思想。其中,海洋功能区划执行情况主要涉及海洋功能区划概况、海域开发利用概况、海洋功能区划的目标实现情况、制度落实情况和社会参与情况等指标;海洋功能区划执行效果主要从规范海域开发秩序、保护海洋资源环境、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海洋功能区划依赖条件变化主要从社会经济条件变化、海洋产业用海需求变化、自然资源条件变化、海洋环境条件变化等指标进行评估,衡量其变化程度。根据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内容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级别海洋功能区划评估的侧重点,制定了评估流程。在此基础上,运用定量评估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的方法,以深圳市海洋功能区划为例,将海洋功能区划评估指标应用到海洋功能区划评估的实践工作中,检验了海洋功能区划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指出区划评估仍需研究的问题,对深入开展海洋功能区划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海洋功能区划 评估 指标体系 实践
  • 简介:国家海洋局印发的《2014年海洋科技工作要点》从10方面明确了我国海洋科技重点工作。在做好海洋科技支撑海洋强国建设的顶层设计方面,国家海洋局将以《海洋科技创新总体规划》编制和海洋强国建设有关专题研究为“龙头”,凝练确定海洋科技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 标签: 国家海洋局 海洋科技 科技创新能力 海洋强国 科技工作 顶层设计
  • 简介:针对信息化海洋测绘这一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就目前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进行了分析澄清.对相关文献涉及的数据信息准确性、语言表述严谨性和学术观点合理性问题,进行了核实和讨论,提出了我们的观点:一是认为对一些重要数据的引用有误,容易误导读者,影响到引用数据的权威性;二是认为海洋测绘一直就归属于测绘学科,而不是游离其外,更不宜将其纳入海洋学;三是认为不能简单用海图集合这个概念来代替海洋测绘的成果或数据集合,海图集合论不是海洋测绘的核心理论;四是认为海洋测绘一直就是按照纵向分离、横向融合的理念和模式发展的,不依信息化进程而改变,改变的只是它的发展深度和广度.

  • 标签: 测绘学 海洋测绘 信息化 海图集合 探讨
  • 简介:1海洋公益科研专项2013年,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推动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其中,“海洋动力要素剖面运动测量平台产业化”、“南海数值预报业务化系统研制及其应用”、“突发性聚集绿潮工程化快速处置及绿潮肥料开发”、“陆源人海重点排污口典型有机污染物海洋环境效应确定的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成果成功转化,产品为促进我国海洋科技进步,保护海洋生态的同时还产生了经济效益。

  • 标签: 海洋动力 科技成果 业务化系统 有机污染物 监督管理 测量平台
  • 简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在广州等8个城市开展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的通知》,决定在广州、湛江、厦门、舟山、青岛、烟台、威海、天津等8个城市开展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推动海洋高技术产业高端发展、集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壮大海洋高技术产业规模。

  • 标签: 海洋高技术产业 国家海洋局 产业基地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产业结构优化 技术创新
  • 简介:分析了临近空间飞行器的主要特点,及深远海环境预报保障的现实问题,对临近空间飞行器在未来海洋监测及预报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设想,为推广这一新技术在海洋预报中的应用提出了思路.

  • 标签: 海洋监测 海洋预报 临近空间飞行器 深远海信息传输
  • 简介:使用维多利亚大学的地球系统模式进行模拟,选取1800-2500年间较高的CO2浓度情景(RCP8.5),分析由于CO2增加引起的气候变化对海洋碳循环的影响.当气候敏感度为3.0K时,相对于无气候变化,到2100年,由于大气CO2增加造成的气候变化导致海表面温度升高2.7K,北大西洋深水流量减少4.5Sv,海洋对人为碳的年吸收减少0.8PgC;比较人为溶解无机碳在海洋中的垂直累积分布,发现气候变化对海洋吸收大气CO2的影响在北大西洋区域最明显.1800-2500年,相对于不考虑气候变化的情景,模式模拟的气候变化导致整个海洋对人为碳的累积吸收总量减少23.1%,其中北大西洋减少32.0%.此外,比较不同气候敏感度(0~4.5K,间隔为0.5K)的模拟结果发现,气候敏感度越高,气候变化对海洋吸收CO2能力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 标签: 气候变化 海洋碳循环 碳循环模拟
  • 简介:利用AERONET(AerosolRoboticNetwork)榆林、北京、香河、兰州四站点的数据分析中国北方大气气溶胶的光学和物理特性。分析内容包括:气溶胶光学厚度、单次散射反照率、复折射指数、散射不对称因子、Αngstrom波长指数、气溶胶体积尺度谱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光学厚度为四季中最大;沙尘源区的Αngstrom波长指数和光学厚度的关系较为简单,且随光学厚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下游地区Αngstrom波长指数和光学厚度关系较为复杂;所有站点的体积谱分布均呈双峰分布,夏半年积聚态为主模态,冬半年粗模态为主控模态;粗粒子的散射不对称因子大于细粒子的。

  • 标签: 大气气溶胶 微物理特性 光学厚度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进一步加剧,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关键任务。因此在工程建筑中,需要采用外墙保温系统来降低建筑本文的采暖能耗,从而得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中空玻化珠外墙保暖砂浆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机保温隔热材料,在外墙保温系统应用中,具有诸多的优势与特点。本文以广元万达广场外墙保温系统为依据,对中空玻化珠外墙保温系统的节能应用情况及施工方法加以探究,对这一材料的保温优势进行充分阐述。

  • 标签:
  • 简介:利用带区分析功能的新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银合金及首饰中Ag、Cu、Zn等元素进行区原位分析,建立合理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应用于银合金及首饰的无损检测,并象电子探针测量那样避开焊点,准确地测定各元素的含量。

  • 标签: 微区分析 X射线荧光光谱 银合金
  • 简介:安徽巢湖马家山剖面下三叠统南陵湖组中段上部-上段下部第598-630自然层中产出早三叠世巢湖龙动物群化石。通过对赋存巢湖龙动物群化石的第598-630自然层的相类型和稳定碳氧同位素进行分析,揭示了该时期的沉积环境及其变化。在该段地层中共识别出4种相类型,分别是红色-灰色瘤状厚层含骨针-双壳类生屑泥晶灰岩、灰色含生屑泥质泥晶灰岩、青灰色纹层状泥质泥晶灰岩和浅灰色含泥质泥晶灰岩,反映当时沉积环境从早到晚由外缓坡脚-深海盆地边缘渐变为外缓坡环境。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表明,该段地层中δ13C值与δ18O值普遍偏低。综合相、沉积相及稳定碳氧同位素特征,推断巢湖龙动物群生活在安静的外缓坡环境中,伴生的生物种类及数量相对比较稀少,海水温度总体偏高。

  • 标签: 下三叠统 南陵湖组 巢湖龙动物群 古环境
  • 简介:综合利用地震、录井、测井、岩心资料,建立了松辽盆地西斜坡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二段及三段底部四级层序地层格架,查明了四级层序格架内沉积相的空间分布。青山口组二段划分为2个四级层序(Cg4、Cg3),每个四级层序均可划分为湖泊扩张体系域和湖泊收缩体系域,分别命名为Eg4、Sg4,Eg3、Sg3。西斜坡青山口组二段及三段底部的沉积格局为滨浅湖沉积体(砂坝、泥滩、混合滩)和三角洲前缘沉积体(河口坝、远砂坝)共存。Eg4沉积时期发育了物源来自西部与北部的4个三角洲前缘沉积体,沉积体之间发育滨浅湖混合滩;Sg4沉积时期三角洲沉积体规模较前期扩大,并且发育了物源来自西北方向的三角洲。Eg3沉积时期物源来自西部及北部的三角洲向东推进,东北部三角洲前缘沉积体萎缩;Sg3沉积时期以三角洲前缘沉积占优势,三角洲前缘沉积体错叠连片,滨浅湖沉积大量减少。青山口组二段及三段底部自下而上,沉积区范围和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的规模逐渐扩大。

  • 标签: 松辽盆地 西斜坡 青山口组 高频层序 沉积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