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森林火灾能对森林资源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发现林区火源并进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系统数据主要包括1∶1万地形图、1∶1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扑火队分布数据、瞭望台站数据、扑火物资储备数据、林业局管理机构分布数据、研究区2010年landsatTM遥感影像图等;系统功能主要包括数据的处理和管理、森林火灾监测、最佳扑火路径分析、防火扑火预案制定和决策、森林火险等级评价、林火趋势模拟和预测、灾害损失评估、相关图表和报告制作等.系统采用MicrosoftVisualStudio2005(C#)作为开发语言,基于ArcEngine9.3组件进行二次开发,三维地图显示采用skylineTerraExplorer开发平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利用ArcSDE9.3空间数据库引擎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

  • 标签: 3S 森林防火 GIS二次开发 指挥决策 视频监控
  • 简介:论述了满足地图可视化的基本条件和载负量限制;论述了地图比例尺、地图概括及其相关概念的派生逻辑。阐释了由相似比较派生的地图概念和地图概念在科学技术发展中不断增加和丰富的必然逻辑。

  • 标签: 地图学 可视化 逻辑 地图比例尺 地图概括 数字地图制图
  • 简介:利用北京大学校园地区PMIO质量浓度观测资料、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25rn气象塔气象要素梯度和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2010年3月20-22日两次强沙尘暴过程微气象要素和沙尘参量的时空演变以及湍流输送特征,为理解北京地区强沙尘暴天气沙尘输送规律和微气象特征提供参考。结果表明:3月20-22日强沙尘暴过程前后不同高度温度先升后降,气压和相对湿度则相反。强沙尘暴来临时,高层风速先迅速增大,低层风速增加略有滞后,风切变明显加强,PMIO浓度最大值和风速极大值出现时间较吻合。强沙尘暴过境时,不同高度向下的湍流动量输送、向上的湍流热量输送和湍流动能明显加强。与3月21日非沙尘暴日相比,强沙尘暴过程湍流动量通量增加,有利于沙尘粒子的水平和垂直输送过程;由于冷锋过境,水平热通量增大;垂直热通量因白天温度垂直梯度减小而减小,夜间因逆温层被破坏而增加;水平湍流动能对湍流动能占主要贡献,垂直湍流动能仅占水平湍流动能的10%-25%。

  • 标签: 强沙尘暴 PMIO浓度 微气象学 湍流通量
  • 简介:介绍了吉林永吉县大黑山钼矿区的基本情况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

  • 标签: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治理措施
  • 简介:2008-2010年,在鱼类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鱼类物种5目11科42属49种,其中本区土著种5目10科38属45种,包括中国特有种4种,中国易危种5种,冷水种8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种。土著种群落中,有鲤形目(Cypriniformes)鱼类32种,鲤科(Cyprinidae)鱼类29种,觞亚科(Gobioninae)鱼类13种;古北界北方区黑龙江亚区黑龙江分区的物种为22种;源于东部平原和北方平原生态类群的鱼类有27种;适应于江一湖缓流环境和淡水定居生活的鱼类有33种;草上产卵和水层产卵繁殖的鱼类有37种;杂食性和初级肉食性种类有28种,它们均相对占优势。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嫩江的鱼类群落物种结构Jaccard系数和Morisita—Horn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918和0.838;稀有种(包括中国易危种)和常见种分别为14种和25种;物种多度格局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这些结果表明,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与嫩江密切相关,鱼类区系复杂,物种组成与生态类型多样;群落结构相对较稳定,多样性程度相对较高,但仍面临着稀有种(包括中国易危种)尚占有一定比例而导致群落结构脆弱的潜在威胁。保持嫩江鱼类群落结构的稳定,对维护和发展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鱼类群落 土著种 区系组成 物种多样性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简介:6月12日-1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王龙副局长一行在宁夏进行了为期4天的水文地质工作调研。王龙副局长首先在银川听取了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矿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地调中心关于宁夏地质环境管理、水文地质勘查和宁南地区地下水勘查方面的汇报。随后,翻山越岭,来到位于宁夏南部的固原市,现场慰问了宁南地区地下水勘查找水人员,并沿黄河实地考察了中卫、吴忠、石嘴山等市的水文地质工作。

  • 标签: 地下水勘查 宁夏南部 勘查工作 局长 调研 中国地质调查局
  • 简介:九华山地质公园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安徽省池州市,是一个以中生代复式花岗岩山岳型地貌为主兼有石灰岩溶洞型地貌的地质公园。公园内蕴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必须经过合理开发利用和严格保护,对促进九华山和池州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九华山 国家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特征 开发利用保护
  • 简介:对新疆中天山东段桑树园子一带侵入中元古界星星峡群中的花岗质片麻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花岗质片麻岩原岩形成时代为(475.7±1.6)Ma,属早奥陶世岩浆活动产物,同时锆石25个测点中未发现有任何前寒武纪的残存锆石或时代信息。结合造岩矿物组合特征,认为其原岩为中-酸性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花岗质片麻岩SiO2含量为62.45%-66.52%,K2O/Na2O变化于1.74-1.99,A/CNK值介于0.94-0.95,具高钾和弱过铝质的特征。稀土分布曲线呈右倾轻稀土富集型,弱的负铕异常,δEu值为0.69-0.76。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K等,亏损Nb和Ta等高场强元素及Ti和P,具I型花岗岩特征。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花岗质片麻岩原岩可能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大陆边缘弧构造环境。结合岩石的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和区域地质背景,认为桑树园子花岗质片麻岩原岩可能是以干沟蛇绿岩为代表的中天山北缘古大洋向南俯冲的弧岩浆岩记录。

  • 标签: 中天山 桑树园子 花岗质片麻岩 弧岩浆岩 锆石U-PB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