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利用2006~2014年西南地区菏泽、曹县和济宁3个国家级农业气象观测站气象及物候观测资料,采用国际上流行的ForcTT积温模型模拟了当地常见、广泛分布的9种木本植物和4种草本植物展叶始期和开花始期的最佳积温开始日期和基础温度。结果表明:(1)模拟的木本植物展叶始期的最佳积温累积开始日期主要为1月1日,最佳基础温度主要为1℃。开花始期模拟的最佳积温累积开始日期不同木本物种差异较大,开花期较早(3月)的毛白杨、旱柳和榆树的最佳积温累积开始日期为2月1日,最佳基础温度为3℃,开花期集中在4~6月的物种的最佳积温累积开始日期为3月1日,基础温度在3~5℃之间,开花期最晚(7月)的槐树的最佳积温累积开始日期为4月1日,基础温度为4℃;(2)就草本植物而言,展叶期较早(2~3月)的车前、苍耳和芦苇模拟的最佳积温累积开始日期为1月1日,最佳基础温度为1~2℃,展叶较晚(4月)的莲模拟的最佳积温累积开始日期为2月1日,最佳基础温度为3℃。开花期较早(4~6月)的车前和苍耳其开花始期模拟的最佳积温累积开始日期为2月1日,最佳基础温度为3℃,开花较晚(7~9月)的莲和芦苇模拟的最佳积温累积开始日期为4月1日,最佳基础温度分别为-1℃和2℃;(3)展叶始期和开花始期模拟的平均误差在2d左右。由此可知,无论是木本植物还是草本植物,ForcTT积温模型对展叶和开花始期的模拟效果均较好,预测值和观测值间的相关系数普遍在0.90以上,达高度相关。

  • 标签: 物候期 模拟 Forc TT模型 鲁西南
  • 简介:为了研究影响红树林景观质量的重要因子、红树林景观质量与各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景观优化方法,以茂名市水湾红树林为研究对象,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3个准则、14个指标的水湾红树林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建立评价指标重要性判断矩阵,计算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对景区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各指标评价值,然后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综合评价值,最后确定景观质量等级。研究结果表明,1准则层中最重要的因子是自然生态价值,其权重为0.43,景观美学价值次之,权重为0.3,社会使用价值权重最低,为0.27;指标层中最重要的因子是水质状况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其归一化权重分别为0.147和0.129,归一化权重较低的是照明系统的布置和驳岸处理方式,分别为0.022和0.029;2准则层中评价值较高的是自然生态价值和景观美学价值,分别为3.761分和3.756分,评价等级都为"良",社会使用价值评价值最低,为2.9分,等级为"中";指标层中植物材料的选择、外部交通便捷性、空气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值都在4分以上,等级都为"优";驳岸处理方式、内部空间通达性、公共设施的布置、活动空间的丰富性和照明系统的布置评价值都在3分以下,评价等级都为"中";3水湾红树林综合评价值为3.527分,评价等级为"良",说明水湾红树林景观的质量良好。

  • 标签: 红树林 景观质量 评价 层次分析法
  • 简介:摘要本文以速铁路维修天窗安排和利用为研究对象,分析计划审批量、站段间对接、各专业需求、轨道车计划及人力机械调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运行图编制、加强站段间协调、健全考核机制、优化综合利用单元等方面入手,提高维修天窗的综合利用效率。

  • 标签: 维修天窗 综合利用 维修组织
  • 简介:坪气田储层裂缝发育,渗流机理复杂,非均质性强,在开发过程中地层产水,影响气田开发效果和采收率.在水性分析、水气比与出水来源的对应关系基础上,结合结合坪气田产能变化和产水规律等动态资料,建立了利用生产动态资料识别气井产水水源的模式,并附以产气剖面水源识别方法,提高了水源判定的准确度.

  • 标签: 基岩裂缝气藏 水源类型 识别方法 预防措施
  • 简介:系统分析记录库克塔格地块西段青白口系及古元古代基底顶部构造样式,认为其变形组合特征总体反映了NW向顺层拆离滑脱构造机制。青白口系顶部卷入变形流纹岩及南华系底部未变形流纹岩测年数据显示,本次滑脱构造变形时代限定在(841.0±1.4)Ma738.9±5.4Ma,表明构造变形可能对应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为此次构造事件塔里木东北缘地壳变形记录。更多还原

  • 标签: 库鲁克塔格西段 新元古代 伸展构造
  • 简介:刘家金矿矿区位于海阳市郭城镇,主要发育3组NE向断裂裂隙,含水岩组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坡积孔隙含水岩组,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岩组及基岩风化带裂隙含水岩组。文中在查清水文地质条件的情况下,详细分析了矿区含水层的富水性,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及动态特征,矿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下水均衡计算,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入渗和农灌入渗补给,补给方式为地表直接下渗补给、断裂带导水补给以及上覆松散层下渗补给,主要排泄方式为人工开采、矿坑涌水和蒸发,总体上矿区处于地下水均衡状态。研究成果为矿区在今后的开采过程中控制地下水,合理防治与排水,维持区域地下水自然动态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标签: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补给 径流 排泄 动态特征 地下水均衡
  • 简介:1概况2014年12月,上海市气候中心胡恒智争取到由全球变化分析、研究和培训系统计划组织(START)及美国兰德公司(RandCorporation)联合设立的START&RAND全额奖学金,

  • 标签: 气候变化 决策方法 美国 鲁棒 城市 学习
  • 简介:以1981—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的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法研究7种木本植物生长季与物候期的持续日数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1981—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气温呈极显著上升的趋势(P〈0.01),随着气候变暖,木本植物春季物候期间隔缩短,秋季物候期间隔延长,全生长季延长,且全生长季变化趋势比各物候持续期变化趋势明显。展叶持续期主要与上月、当月和持续月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其中梧桐展叶持续期与当月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旱柳和刺槐开花持续期与持续月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变色持续期和落叶持续期与上月、当月、结束月和持续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其中旱柳与平均气温达显著正相关(P〈0.05)。木本植物全生长季与气温呈正相关,其中旱柳生长季变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最敏感,其次为榆树、梧桐和楝树生长季变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较敏感。随着年平均气温每升高1℃,植物生长季延长3.0—20.0d;年平均最高气温每升高1℃,生长季延长5.0—14.0d;年平均最低气温每升高1℃,生长季延长2.0—18.0d。

  • 标签: 生长季 物候期 气候变暖 木本植物
  • 简介:摘要本文以准煤田西山勘查区内的西山窑组层序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分析的方式,对本区域内的沉积体系配置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样品分析结果,研究了本区域内的煤相演化规律,总结了其受地层的控制关系。

  • 标签: 煤相 演化规律 层序地层
  • 简介:据钻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准斜坡带中侏罗统头屯河组进行成藏条件分析。认为头屯河组二段具形成大规模油气藏的有效条件,该区油气藏主要控制因素为沉积体系、异常压力和断裂构造。头屯河组二段为该区最有利勘探层系。更多还原

  • 标签: 阜东斜坡区 中侏罗统 头屯河组二段 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 简介:元坝地区须四段长石岩屑砂岩储层横向非均质性强,导致沉积相带边界刻画困难、储层预测精度低等问题。通过储层精细标定,明确了储集层的测井及地震响应特征;利用波形分类、均方根振幅属性,明确了储层的宏观展布范围;在储层宏观分布范围内分析储层敏感参数,开展声波曲线重构进行拟声波波阻抗反演,对有利储层分布区及厚度进行精细预测。研究区须四段通过运用地震地质综合储层预测技术所得的储层厚度与实钻吻合,证实该技术可有效提高长石岩屑砂岩储层预测的精度。

  • 标签: 元坝东 须家河组四段 长石岩屑砂岩储层 储层预测 特征曲线重构
  • 简介:发育于内蒙古乌旗地区的泥鳅河组,属于早中泥盆世沉积,厚度约1000,m,主要发育泥岩、粉砂岩和灰岩沉积,粉砂岩中常常发育大量腕足类和珊瑚生物化石。首次在本区发现风暴沉积和Beaconites遗迹化石:风暴沉积由下至上包括粒序层理段、平行层理段、丘状交错层理段和浪成波纹层理段4个层段;Beaconites遗迹化石具管壁和内部水平“V”字型的回填纹构造。通过对岩相、生物化石、风暴沉积和Beaconites遗迹化石的研究显示,乌旗地区泥鳅河组为浅海相沉积。

  • 标签: 泥鳅河组 中下泥盆统 沉积相 风暴沉积 遗迹化石 东乌旗
  • 简介:矿产资源开发在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对矿区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以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朗铜矿一期采选工程为例,简要分析了临近世界自然遗产"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的朗铜矿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影响程度,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区,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

  • 标签: 普朗铜矿 矿山地质环境 保护与恢复治理
  • 简介:天山塔克尔巴斯陶组中发现Choristites、ChonetescarbonlferusKeyserling、BrachythyrinastrangwaysiVerneuil、Brachytryhis、Isogramma、Paramuirwoodia和Stenoscisma等腕足化石,组合时代为晚石炭世早期。前人据该组中发现袁氏珊瑚Yuanophyllum将该地层厘定为早石炭世。1∶25万三道岭幅区调项目对该组地层微体化石进行研究,于灰岩中发现蜓Profusulinella和Schubertella;非蜓有孔虫Tetrataxis、Palaeotextularia和Climacammina;介形化石BairdialongicalidaShi等,其组合时代特征与腕足化石一致。据腕足化石、微体化石及植物化石NoeggerathiopsistheodoriTschirkovaetZalessky,将该组地层厘定为晚石炭世早期。据地层接触关系、植物化石Neoggerathiopsis和Calamites及SHRIMPU-Pb年龄,将上覆地层七角井组定为晚石炭世。更多还原

  • 标签: 东天山 化石新发现 塔克尔巴斯陶组 七角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