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国民经济中工业企业是主要生产单位,随着能源的不断消耗,其生产经营活动已经成为主要的碳排放部门。因此,从根本上实现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低碳化,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碳排放,而且节省能源。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低碳化的有效路径,而且分析了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低碳化的政策保障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工业企业 能源管理 低碳化 政策 保障
  • 简介:摘要:如何提高冻融循环作用下水工混凝土的耐久性,以达到预期使用寿命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研究重点。开展冻融环境下水工混凝土冰冻害及性能增强技术研究,对提高寒区水工混凝土耐久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国寒区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构筑物的建设及运营维护等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 标签: 水工混凝土 抗冻性 技术措施
  • 简介:摘要:结构的连续倒塌是指由非预期荷载或作用诱致局部破坏,不平衡力使其相邻单元内力变化而失效,并促使结构构件破坏连续性扩展下去,从而造成与初始破坏不成比例的部分或全部结构的倒塌。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空间体量大、覆盖范围广,因而在遭遇非预期荷载作用并因局部失效诱致整体结构发生连续性倒塌时,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 标签: 高层 连续倒塌 结构
  • 简介:摘要:在国家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建筑的文化意义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建筑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离不开信息的载体,即符号,其意义和内涵的表达更离不开文化符号。符号学以研究符号为主,其重点在于研究符号的本质、发展规律、意义,以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在建筑及设计领域,索绪尔、皮尔斯、莫里斯所倡导的符号学贡献较大。在建筑设计领域,寻找文化符号与现代建筑设计的关联点,探讨文化性和艺术化主导下的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既丰富了文化性和艺术化主导下的在设计领域研究成果,又解决了建筑设计面临的文化意义缺失的问题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文化性和艺术化主导下的建筑设计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文化性 艺术化主导下 建筑设计
  • 简介:摘要:为探究防裂剂对混凝土综合性能的影响,研究掺不等量防裂剂条件下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并且采用平板开裂、温度-应力试验方法分析防裂剂对混凝土裂性能的影响。

  • 标签: 防裂剂 混凝土 综合抗裂性 温度-应力试验 收缩
  • 简介:摘要:近年来,改性纤维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行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改性纤维改善混凝土性能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针对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聚丙乙烯纤维、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纤维素纤维和钢纤维材料,系统阐述并总结了其对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冻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改性纤维混凝土的相对弹性模量损失和相对质量损失等耐久性指标与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归纳。结果表明:改性纤维在提高再生混凝土性能方面具有较大潜力,研究改性纤维再生混凝土有望进一步提高国内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 标签: 改性纤维 普通混凝土 再生混凝土 力学性能 抗冻性
  • 简介:摘要: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一种能满足特殊性能和特殊用途的混凝土,仅采用常规材料、普通拌和、浇筑和养护等措施达不到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而是必须通过相应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长期力学性能、初期强度、刚度和体积稳定性以及延长其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文章对提高高性能混凝土收缩裂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高性能混凝土 收缩抗裂
  • 简介:摘要:冻融破坏是混凝土水工建筑物损坏的主要形式,如何提高水工混凝土的冻性能,增加其使用寿命。针对此问题,本文通过对不同掺合料的水工混凝土冻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当粉煤灰掺量为0%,轻烧氧化镁掺入量为4%、聚丙烯纤维掺入量为0.9kg/m3时,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最大,其冻效果最佳;(2)当粉煤灰掺入量为0%、轻烧氧化镁掺入量为4%、聚丙烯纤维掺入量为0.9kg/m3时,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最小,素混凝土中适量掺入轻烧氧化镁、聚丙烯纤维能有效提高抗冻性能;(3)在180次冻融循环下,掺入粉煤灰的混凝土质量损失率极差最大,掺入轻烧氧化镁的混凝土次之,掺入聚丙烯纤维的混凝土最小。以上研究可供类似水工建筑工程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提高夏季高温下沥青路面车辙能力,本文选择两种低标号硬质沥青和两种高模量剂改性沥青,在胶结料和混合料方面研究高模量技术在车辙能力的优势性。结论如下:70#+PR、70#+AF-1、30#、20#相比70#基质沥青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增大,延度降低,相关研究表明,高模量沥青的延度和混合料的低温裂性性能关联不大,还需要混合料试验验证,从软化点指标看,高模量沥青较基质沥青高温性能大幅度提升,提高沥青高温性能。高模量沥青的动稳定度远高于基质沥青,70#+AF-1混合料达到10620,70#+PR混合料也达到9200,有着优异的高温稳定性,提高路面夏季高温车辙能力,70#+PR、70#+AF-1、30#、20#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为:113.5,123.5,102.3,112.5万次,均大于规范规定的100万次,同时大于基质沥青混合料96.23万次,提升了混合料疲劳性能,70#+PR、70#+AF-1、30#、20#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为:15245,16229,17580,20827Mpa均满足规范大于14000Mpa的指标,比基质沥青8950Mpa将近提升了一倍,力学性能大幅度提升。

  • 标签: 道路工程 抗车辙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发展能力的日益增强,地产与建筑行业也将快速成长。因为房屋的质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十分关键,特别是防漏措施,其质量将直接关系房屋的施工效率与正常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承式芯模浮构件由可周转式外螺杆、内丝杆、塑料堵头、限位环、钢筋拉钩组成。限位环及钢筋拉钩一同埋入顶板,限位环用于控制芯模的标高,外螺杆为周转螺杆,可以装卸。主梁、密肋梁、芯模及芯模顶部双层双向钢筋的底排钢筋绑扎完成后即可开始对芯模进行浮加固。采用加工完成的浮丝杆一端穿过模板孔洞,一端勾住底排钢筋,每个加固点放置完成后即可在模板底部采用螺栓配合钢管龙骨及元宝垫进行加固。

  • 标签: 自承式 芯模 抗浮构件 模板
  • 简介:摘要:为研究公路桥梁运营过程中的裂性能,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Midas/Civil计算裂缝理论值,并将现场实测裂缝值与理论值进行分析比较,从而确定了桥梁运营过程中的裂性能,为管养单位养护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 标签: 公路桥梁 抗裂性能 养护
  • 简介:摘要:论文选取具有金刚石刻槽、金刚石研磨、研磨与刻槽三种纹理形式的混凝土试件作为试验对象,然后在开放的环境条件下,利用路面加速磨损平台,每隔0.5小时对选取的三种典型纹理路面进行一定次数的磨损,然后对磨损后试件的构造深度值、质量损失量值进行测试,得出相应的滑构造的衰减规律,并寻找出影响水泥路面滑构造衰减的主要因素。最后,论文根据三种不同纹理形式的混凝土试件在开放环境中路面滑衰减规律,选择了金刚石研磨、研磨与刻槽作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最佳的纹理形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伴随着各种科技的进步,世界各国都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我国更是如此,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也更加重视各行各业科技的研究,特别是进入到新的世纪以来,船舶工业以及海洋工程产业受到极大的关注,更是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在数字化、信息化的宏大背景之下,积极地去构建船舶与海洋工程数字化性能平台,进而全力推动科技实现更好的自主创新也已经成为了必然,也有更多的人在不断地为此努力着。本文主要研究了,积极构建船舶与海洋工程数字化性能平台的重要意义、基本架构以及如何对此进行构建,以供业内同仁参考。

  • 标签: 船舶与海洋工程 数字化性能平台 科技自主创新
  • 简介:摘要:近些年,随着公路交通量的持续增长,沥青路面出现了车辙、坑槽等一系列病害,大幅降低了行车舒适性。针对不同车辙剂掺量的沥青混合料物理性能、高温性能进行试验,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指导。基于此,以下对探析半柔性灌注型车辙沥青路面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半柔性灌注型抗车辙 沥青路面 施工工艺
  • 简介:摘要:多维经济管理下,碳纤维产业发展迅速,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企业数量逐年增加,目前的煤炭开发阶段无疑是一个新的重点产业。为了保证煤炭工业的健康和长期发展,必须采用适当的抗冲击技术,提高生产稳定性。电冲击可能导致生产中断,影响石油工业的持续生产,不仅降低生产质量,而且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在此基础上,采用减震技术非常积极,保证了煤炭开采的长期稳定,是提高企业生产力的手段。

  • 标签: 抗晃电技术 石油化工 应用分析
  • 简介:  【摘要】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的主要功能部分,混凝土结构抵御磨损、破坏、侵蚀和低温的能力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研究目标。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漫长的冬季和严寒的影响对混凝土结构的破坏非常明显,是建筑行业应该正视的难题。建筑施工中通过添加外加剂、活性矿物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冻性,提升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本文结合混凝土結构施工实际,说明了混凝土结构冻研究的现状,提供了提高混凝土结构冻性的技术措施。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