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电网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内部看,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积极开拓电力市场,以优质的服务增供扩销,已成为电网企业的中心任务,电力营销的工作地位和重要性日益突出;从外部看,广大客户对供电服务期望越来越高,积极与社会各界沟通,全方位倾听社会意见,主动接受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提高服务水平已成为电网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95598客服系统是各级供电公司做好优质服务的重要载体,是电力企业联系客户、服务客户的一扇窗口,在优质服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联系与沟通作用。

  • 标签: 95598 电力服务热线提高 人工接听率
  • 简介:现行铁矿规范中的“磁性铁占有”的含义和计算公式,存在明显的错误,不仅不能作为划分磁性铁矿石和弱磁性铁矿石的依据,而且会将磁性铁矿石错误地确定为弱磁性铁矿石,从而对铁矿床做出错误的工业评价。对此,本文略作说明,敬请读者指正。

  • 标签: 弱磁性铁矿石 占有率 计算 铁矿床
  • 简介:英国牛津大学气候物理学教授TimPalmer于Nature杂志(2014年11月20日)著文倡议建立高分辨的全球气候模式。目的是缩小对全球变暖预估的不确定性。因为,直到IPCCAR5的预估,模式结果上限与下限之间仍有很大差异。如果未来的变暖接近预估的上限,那对全世界都是灾难,减排就刻不容缓。

  • 标签: 全球气候模式 高分辨率 物理学教授 全球变暖 Palmer 英国牛津大学
  • 简介:目前低渗透致密油气藏开发主要采用体积压裂技术,形成的大规模缝网中有相当部分次级裂缝未被填砂,在地层受力不均的情况下会发生闭合或者剪切滑移,对储层渗透改善具有重大影响。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致密砂岩岩心人工闭合裂缝渗透随覆压增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人工裂缝即使在完全闭合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比岩心基质渗透平均增大950.4倍;裂缝错位后的渗透也比闭合时的渗透有所增加,其增大程度与错位程度和裂缝壁面的粗糙度有关,错位程度和粗糙度越大,渗透增加幅度就越大。实验还表明,覆压增大对人工裂缝闭合和错开时的岩心渗透影响均不大,在6%范围以内。

  • 标签: 渗透率 覆压 人工裂缝 闭合 错位
  • 简介:摘要电阻是防雷工程的重要设计参数,为了科学正确合理的设计接地装置,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防雷需求,需要对该地区工程所在区域的土壤进行电阻测试,根据电阻结果进行经济、科学安全地设计接地网。文章分析了电阻测试的意义和注意事项,并提出两种不同的测试方法,得出土壤电阻与时间和气象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以及影响土壤电阻不同的几种因素。

  • 标签: 土壤电阻率 测试 影响
  • 简介:基于淮河流域的地形、岩石地质类型等空间分布特征,对陆面—水文耦合模式CLHMS1.0(CoupledLandSurface?HydrologicalModelversion1.0)的河道曼宁糙系数、水力传导度两个关键参数进行了定;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CLHMS1.0的多组敏感性试验,分析了河道曼宁糙系数、水力传导度对CLHMS1.0模拟淮河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淮河流域上游王家坝子流域曼宁糙系数的减小,可以显著提高模式对王家坝水文控制站上游模拟的水流流速,减小了模式对王家坝洪峰来临时间模拟偏迟的误差;依据淮河不同子流域的岩石地质类型选定更为合理的水力传导度参数后,模式对淮河流域河道流量等水文过程的模拟更为准确。利用参数定后的CLHMS1.0对淮河流域1980~1987年逐日水文过程进行了模拟,与观测实况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了新的河道曼宁糙系数和水力传导度参数后,模式对淮河流域逐日水文过程的模拟能力显著提高,且可以更合理地模拟出地表产流和地下水补给对流域河道流量的相对贡献。

  • 标签: 陆面-水文耦合模式 水力传导度 曼宁糙率系数 参数率定
  • 简介:根据中国地震局电磁学科技术管理组制定的《地电台站观测效能评估方案》,对新沂台地电阻新场地观测效能进行了全面评价.从评价结果来看,新沂地震台地电阻新场地远离或避开蔬菜大棚,有效地避免了蔬菜大棚的影响,台址结构条件、电磁环境、台站观测系统等均符合地电阻台站建设规范要求,地电阻观测精度符合异常识别的指标要求.新场地在2013年的试运行中能够记录到十分清晰的区域应力场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观测数据对本区及邻近地区的地震监测、预报和地震科学研究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新沂台 地电阻率 效能 评价
  • 简介:通过对三个震例的分析,笔者得到了周至台地电阻观测在地震发生前出现的一些异常变化.其具体表现为:①在汶川地震发生前,周至台地电阻观测在三个测向的日均值都呈缓慢下降,幅度为1.0%-3.9%,从异常变化出现至发震的时间间隔为1月左右.②在芦山地震和岷县漳县地震发生前,从2011年9月开始,周至台地电阻观测在三个测向的日均值都呈显著下降且幅度较大.其中,芦山地震发生在异常变化恢复(上升)的过程中,从出现异常到发震的间隔为16个月:而岷县漳县地震也发生在异常恢复(上升)的过程中,但从异常出现到发震的间隔为19个月.表明周至台地电阻观测能较好地反映出地震的前兆信息,具有一定的映震能力,这对陕西及相邻地区的地震监测和预报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 标签: 地电阻率 异常特征 观测条件 地震
  • 简介:渗透评价是储层评价中的一个复杂问题,传统测井方法难以对储层渗透参数进行直接和有效的评估。储层渗透对钻井过程中的泥浆滤液侵入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泥浆侵入效应来评价储层渗透的数学模型和方法。首先构造含泥饼的泥浆侵入数值模型,然后以达西渗流理论为基础导出泥浆侵人深度和储层渗透的近似数学关系,以此可以利用侵入深度测量值来估算储层渗透。对孔隙度、渗透和含水饱和度三个主要储层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发现该方法适用于受到泥浆侵入影响的低孔隙度、低渗透的油层或油水同层。采用现场测井和取芯数据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估算出来的渗透曲线和预设的渗透曲线吻合较好,证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标签: 泥浆侵入 泥饼 渗透率评估 达西定律
  • 简介:摘要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烬对于以煤炭资源为主的我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建立了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数学模型,同时结合已有的科研成果,分析了燃煤特性、床层温度和氧浓度等因素的影响作用。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科学性,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 标签: 循环流化床 燃烬率 烧失量
  • 简介:在SEC储量评估方法中,递减法是针对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的唯一评估方法,运用该方法的关键是递减的合理确定。而热采稠油经常采用井间、块间接替的开发模式,产量剖面上经常出现相对稳产或多段递减,造成合理确定递减难度大。针对这一现状,考虑把国内计算蒸汽吞吐稠油油藏技术可采储量的方法-累积油汽比法引入到SEC储量评估中,辅助合理确定递减,并以曙光油田杜229块例,其SEC储量的计算结果符合油田的开发实际。证实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并对其他兄弟油田的SEC储量评估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蒸汽吞吐 稠油油藏 经济极限油汽比 SEC储量 辽河油区
  • 简介:基于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历史模拟试验(historicalrun)的模式输出结果以及遥感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均方根误差、标准差等统计方法,评估了13个气候(或地球)系统模式对欧亚大陆积雪覆盖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模式集合平均的方法对未来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rcp2.6、rcp4.5和rcp8.5)欧亚大陆积雪覆盖的变化进行预估.结果显示:尽管各模式模拟的积雪覆盖在高原地区与观测差异较大,但总体看来模式能够对欧亚大陆积雪覆盖的空间形态、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特征做出较好地模拟.未来预估结果表明,多模式集合平均预估的欧亚大陆积雪覆盖从2006年到2040年左右减少趋势非常明显,且不同排放情景下模式模拟的积雪减少速率非常接近;然而,大约从2040年之后,不同排放情景下的积雪覆盖减小趋势的差异越来越大,rcp2.6和rcp4.5下积雪覆盖的变化趋于平缓,而rcp8.5情景下,积雪覆盖一直减少,冬季、春季和秋季都明显减少,减少最显著的区域位于西欧和青藏高原地区.由此可见,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未来欧亚大陆积雪的变化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积雪覆盖率 欧亚大陆 CMIP5试验 评估
  • 简介:基于斑块饱和模型计算渗透变化的地震反射特征,为流体流动性的地震描述提供依据。基于传播矩阵理论设计反射系数与合成记录算法,实现了频率域岩石物理模型与地震响应计算的无缝连接。斑块饱和储层地震响应包含如下动力学信息:分界面处波阻抗差异、储层内部波的频散与衰减,以及顶底界面波的调谐与干涉。模拟结果表明,渗透的增加显著降低纵波速度,使其在高、低频弹性极限之间发生频散。储层速度频散与层状构造共同导致反射系数的频变现象。在储层与围岩波阻抗接近的情况下,地震响应对渗透变化具有敏感性,对于不同储层厚度,当围岩为高速页岩时,反射波叠加振幅随渗透增加而增加;当围岩为低速页岩时,叠加振幅随渗透增加而降低。

  • 标签: 斑块饱和模型 频散与衰减 渗透率 传播矩阵 AVO
  • 简介:烧油层(火驱)是燃烧地层的一部分原油以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最具潜力的一项热采技术,但因一直缺乏对驱油机理准确的描述,该技术至今仍未形成相当工业的规模.通过电位法对工区进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反演处理,通过温度和电阻差异识别燃烧驱油中的各区带及油气的运移方向,对油田石油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火烧驱油 电阻率模型 电位法
  • 简介:摘要高分辨遥感测绘卫星作为支撑我国国土测绘和未来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对地观测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针对当前我国高分辨遥感卫星测绘发展的迫切需求,结合国内外高分辨遥感卫星,本文总结和分析了提高卫星测绘精度的关键技术,为我国高分辨遥感卫星测绘应用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观测系统卫星测绘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通信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筑智能化成为建筑设计的关注热点。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信息传输、管理与控制的基础,对实现智能建筑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布线系统的整体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智能化系统的质量和性能。本文对关于如何提高综合布线系统超六类线缆永久链路的初检通过进行探讨。

  • 标签:
  • 简介:分割和分类是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2个基本步骤,分割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分类的精度。因此本研究以福建省平潭岛的SPOT-5高空间分辨的遥感影像为研究数据,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探究该区域多尺度分割的最优参数,并建立分类规则进行分类。最后将基于像元的监督分类与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到的总体精度分别为77.50%和89.00%。结果表明,由于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能更充分的利用影像的光谱信息、几何结构和纹理特征,在高空间分辨的遥感影像分类中更具有发展前景。

  • 标签: 分割 参数优化 面向对象分类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