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2015年5月20~27日,《资源再生》杂志社组织日本再生资源产业商务考察团在这个一衣带水邻国考察了一周,近距离地了解和观察了日本再生资源产业和社会状况,共同走访了日本一些相关企业。日本对于资源珍惜、对环境污染问题重视,以及社会和谐、道路整洁和空气清新,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印象。

  • 标签: 再生资源产业 商务考察 报废汽车 污染问题 再生资源行业 生态工业园
  • 简介:以乙醇为液体干燥剂,研究BeO凝胶注模坯体液体干燥。采用质量称量和尺寸测量等手段,研究乙醇浓度和坯体固相体积分数与尺寸等因素对坯体含水率与收缩影响规律,分析液体干燥应力并建立干燥初期应力模型。结果表明:乙醇浓度越高,坯体含水率下降越多,收缩率越小;坯体固相体积分数越低,高径比越大,干燥效果越好;坯体因局部干燥速度不均匀而产生液体干燥应力;随着干燥进行,坯体内部应力由压应力逐渐转变为拉应力,而坯体外部则由拉应力逐渐转变为压应力。

  • 标签: BEO 凝胶注模 坯体 液体干燥剂 乙醇 干燥速率
  • 简介:为研究铁水中钛元素碳热还原反应规律,提供高炉护炉理论依据,利用高温熔炼、急速淬火、化学分析以及热力学模型计算等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分析纯试剂研究在1350-1600°C间钛在低钛渣系CaO-SiO2-MgO-Al2O3-TiO2与铁水间分配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增加,钛分配比L(Ti)增加,但系统活度系数γsys降低,从而导致反应平衡常数升高。结合Wagner与凝聚电子相模型,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钛碳热还原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公式。最后,结合实验所得结果,给出了高炉铁水中w(Si)与w(Ti)含量关系以及可以达到护炉效果最小入炉钛负荷。

  • 标签: 分配行为 活度系数模型 护炉 钛负荷
  • 简介:将MK模型与韧性断裂准则相结合,提出预测不同温度下5A06-O铝合金板材成形极限新模型。基于宽板弯曲试验,应用新修正MK模型确定材料常数(C)和初始厚度不均度(f0)。通过提出新模型计算得到20和200°C下成形极限图。将板材厚度法向应力对成形极限影响计入新模型,并嵌入Abaqus/Explicit中,进行筒形件充液成形并加以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MK模型对比可知,新模型预测成形极限图与实验值更加接近;在20和200°C下,充液热成形模拟与实验之间误差分别为8.23%和9.24%,验证了模型有效性。

  • 标签: MK模型 韧性断裂准则 充液热成形 厚度法向应力
  • 简介:对航空轴承失效案例进行统计和归纳总结,对比分析国内外航空轴承现状。结果表明:滚动接触疲劳为航空轴承最常见失效模式;国内航空轴承寿命低、可靠性差根源在于轴承设计、制造(包括原材料质量)、装配、润滑、使用维护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以设计、制造方面尤为突出;国内轴承在设计经验、原材料纯净度、成分与组织均匀性以及零件表面质量尤其是磨削表面质量等方面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 标签: 航空轴承 失效模式 设计 制造
  • 简介:最近一段时间,有几件事是中国人不能不关注。一是2015年中国第三季度GDP增长率首次下行破了7%关口,为近六年来最低水平,而且这个6.9%增长率不是在高速增长中突遇危机下降,而是在缓慢持续下降中新低。这明明白白地宣示:中国从根本上结束了高速经济增长期,也宣示投资驱动高增长年代已过去了。二是美国牵头并公开宣布不让中国制定世界贸易规则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

  • 标签: 投资驱动 伙伴关系 高速经济增长 产能过剩 产品结构 贸易规则
  • 简介: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Co3O4/CuO复合物,并探索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其形貌和性能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氮气吸附-脱附测试表征其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采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测试等方法研究样品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多孔Co3O4/CuO-CTAB纳米片具有最好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1A/g下比容量达398F/g,而在10A/g时其比容量仍能保持90%。此外,该复合物具有很好循环稳定性,在2000次循环后容量几乎没有衰减。

  • 标签: 氧化钴/氧化铜复合物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水热法 超级电容器
  • 简介: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方法预测3道冷金属过渡(CMT)焊接接头薄弱环节。通过有限元方法预测焊接接头中残余应力分布特征;通过金相实验获得焊接接头中不同特征区域微观组织形貌特征。接头对称面上最大主应力值最高,故该区域在服役过程中较易产生拉伸裂纹。第一次层间冷却结束后,焊缝金属与基板交界面上因等效von-Mises应力最大而具有较高裂纹敏感性。根据金相分析结果,第3道焊缝中晶粒最为粗大,而层间熔合区则具有粗大晶间析出物组织特征,两种现象均意味着较差力学性能。焊接接头中最为薄弱区域则位于分别通过数值方法和实验方法得出薄弱区域交叉区域。

  • 标签: 铝合金 薄弱环节 冷金属过渡(CMT)焊接接头 残余应力 组织形貌
  • 简介: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Co3O4/CuO复合物,并探索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其形貌和性能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氮气吸附-脱附测试表征其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采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测试等方法研究样品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多孔Co3O4/CuO-CTAB纳米片具有最好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1A/g下比容量达398F/g,而在10A/g时其比容量仍能保持90%。此外,该复合物具有很好循环稳定性,在2000次循环后容量几乎没有衰减。

  • 标签: 氧化钴/氧化铜复合物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水热法 超级电容器
  • 简介:哈佛商业评论20I3年第4期封面文章《王者3法则》讲了这个。作者利用统计学对上千家公司进行了研究,从中找出了几百家长期表现突出卓越公司。研究发现这些公司在其成功数十年间采用战略始终符合以下三个基本法则:

  • 标签: 顶尖 统计学 法则
  • 简介:由于复合材料断裂特征复杂性,尚未给出所受载荷与断裂特征之间关系,通常认为失效模式与层板基体、纤维类型及试验温度有关。本研究通过拉伸试验、断口观察等方法研究了碳纤维与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单向板在-55、23及70℃0°拉伸失效行为,分析了单向板0°拉伸断裂特征、失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单向板0°拉伸主要有2种失效模式,纤维基体断裂和界面失效;由于2种失效模式所占比例不同,形成多种断口形态;失效模式、断裂特征与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关系不大,主要与界面的结合强度有关;试验温度、纤维、基体等对其断裂特征与失效模式影响也主要是界面强度变化所致。

  • 标签: 复合材料单向板 拉伸 断裂特征 失效模式
  • 简介:近一、两年来,不仅高速覆铜板在技术开发、市场开拓表现火热,而在还爆发了专利大战。本文首先对围绕高速覆铜板技术专利大战作了综述与分析。重点对台湾覆铜板企业此方面近三年公布中国专利技术内容、特点加以介绍与分析。

  • 标签: 高速覆铜板 专利 台湾 技术开发
  • 简介:研究烧结温度对含Mn-Nb-TbZn-V-O基陶瓷显微组织和压敏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由875°C升高到950°C,烧结陶瓷样品密度由5.55g/cm3降低到5.45g/cm3,其平均晶粒尺寸由4.1μm增大至8.8μm,击穿场强由7443V/cm显著降低至1064V/cm。经900°C烧结压敏陶瓷样品具有明显非线性特性,其非线性系数为49.4,漏电流密度为0.21mA/cm2。当烧结温度由875°C升高到950°C时,Zn-V-O基陶瓷样品介电常数由440.1增大到2197.2,其损耗因数变化范围为0.237-0.5。因此,本研究中Zn-V-O基陶瓷组分和烧结条件有利于以银为内电极先进多层芯片压敏电阻开发。

  • 标签: Zn-V-O基陶瓷 Mn-Nb-Tb 烧结 压敏性能 介电特性 压敏电阻器
  • 简介:利用PVA碳源包覆、HF酸刻蚀和沥青二次包覆方法制备多孔珊瑚状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得到沥青含量分别为30%、40%和50%(质量分数)3种硅/碳复合材料样品。采用XRD和SEM分别对复合材料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并采用电化学测试手段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二次沥青包覆后,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当二次包覆沥青含量为40%时,在100mA/g电流密度下,该样品第二次充放电循环放电容量达到773mA·h/g,经6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然保持在669mA·h/g,其容量损失率仅为0.23%/cycle。因此,调整二次包覆碳含量可明显改善复合材料循环稳定性。

  • 标签: 硅/碳复合材料 二次包覆 珊瑚状结构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 简介:综合分析近几年钢制零件氢脆失效典型特征,发现一些过去被人们忽视但对氢脆断裂影响极为关键新现象,包括低强度、低氢含量材料在某些条件下也会发生氢脆,氢脆断口撕裂棱(鸡爪痕)减少及瞬断区面积变大,小尺寸零件更易发生氢脆,氢脆与其他失效模式交织等。总结包括尚未有手段能检测出零件局部H含量,尚未建立起材料强度与临界氢含量之间定量关系,材料强度偏高等需解决一些关键问题,提出材料强度应处于标准中下限、除氢处理规范要按实际强度制定等新认识,旨在为零件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等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氢脆失效 撕裂棱(鸡爪痕) 实际强度 H含量
  • 简介:以维生素C为还原剂和覆盖剂,在水溶液中制备铜纳米颗粒,并研究其催化性能。研究不同维生素C浓度对铜纳米颗粒尺寸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计(FTIR)对所制备铜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维生素C浓度增加,铜纳米颗粒尺寸减小。维生素C在防止纳米颗粒氧化和团聚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帮助纳米颗粒在应用过程中保持较高稳定性。所制备铜纳米颗粒在PMS氧化丝氨酸过程中表现出优良催化活性。铜纳米颗粒催化活性随颗粒尺寸减小而提高。铜纳米颗粒有望用于催化和环境修复领域并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铜纳米颗粒 维生素C 丝氨酸 PMS 氧化 动力学
  • 简介:针对齿轮故障特征提取和状态识别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排列熵和连续隐马尔可夫模型(CHMM)齿轮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提取目标齿轮啮合信号作降噪处理,再采用排列熵算法进行分析,提取排列熵均值、方均根、最大值、最小值作为特征量输入到CHMM中训练和识别,通过对比最大对数似然概率值来确定齿轮故障。最后在变速箱齿轮故障模拟试验台上,对正常、轻微磨损、严重磨损和断齿4种齿轮状态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对齿轮故障进行诊断。

  • 标签: 齿轮 故障诊断 排列熵
  • 简介:为了分析阵列涡流传感器扫查不同位置表面横向裂纹时线圈输出信号特征,以及焊缝受热区金属材质变化对线圈输出信号影响,建立铝合金焊缝裂纹阵列涡流检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当裂纹长度分别为1.6、3.0、4.5mm时,裂纹长度与线圈感应电动势波峰幅值呈单调递增关系,探头扫查侧面裂纹时线圈感应信号总是大于正上方裂纹;焊接所引起5A06铝合金材料电导率减小会使线圈感应电动势幅值增大,且当裂纹长度分别为1.6、3.0、4.5mm时,裂纹长度越大,电导率减小在裂纹检测时对线圈输出信号影响越小。

  • 标签: 有限元 裂纹 5A06铝合金 阵列涡流 电导率
  • 简介:Mimosa铂矿山面临战略和经营转变,不过机构称,矿山可能即将被Sibanye黄金公司以2.94亿美元收购。

  • 标签: MIMOSA 矿山 主人
  • 简介:利用上界方法研究非粘接夹层板轧制过程。提出了一个变形模型,建立各速率分量间数学关系。将获得内功。剪切功和摩擦功表达式应用到上界模型中。通过分析,得到了轧制力、平均接触压强和各层最终厚度。通过对比理论预测结果和文献中实验数据,讨论了分析模型有效性。分析了不同轧制条件(流变应力比,原料板材初始厚度比,总压下量)对轧制力矩影响。建立分析模型具有高准确性。

  • 标签: 平面轧制 夹层板 上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