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 要:本文利用施工前、后实测 1∶2000 土地利用现状图、 GIS 分析技术及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土地整治前后景观格局指数变化情况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水田、旱地、道路、田土坎、裸岩石砾地、荒草地等的综合整治,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 ; 新增水田 2.1255hm2 ,新增水田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 2.18% ,与整治前相比,增加了 3.40%; 旱地增加了 0.9344hm2 ,占研究区总面积 0.9584% ,与整治前相比,增加了 10.72%; 农村道路增加 1.1114hm2 ,面积增量占研究区总面积 1.14% 。经过土地整治,土壤质量有明显改善 ; 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 ; 提高了景观优势度,增加景观稳定性 ; 水利系统和道路系统的重新设计,促进了生物之间的交流、物质能量的流动和传递,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关键词:土地整治 ; 景观格局 ; 景观指数

  • 标签:
  • 简介:摘要:单一煤层在横向上分成若干个煤层的现象叫做煤层分叉现象。在三维地震勘探中,当煤层出现分叉现象时,在时间剖面上反映为一组复合波分开形成两组反射波。但当相邻煤层间距变化时,时间剖面上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所以时间剖面上反射波的变化,并不一定代表煤层出现了分叉合并现象。

  • 标签: 煤层间距变化 分叉合并现象
  • 简介:  摘要:农业生态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的影响逐渐加强。本文以乌鲁木齐地区为例,分析该地区农业生态现状,从降水、气温、农作物三个方面分析气候对农业生态的影响,提升该地区对农业生态的重视,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业发展 ; 农业生态 ; 气候变化     随着气候变化的多样性,农业生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业发展面临巨大困难。乌鲁木齐位于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以南,水资源丰富土壤肥力大。但是近年来全球变暖,人口数量逐渐增加,用水量变大,水资源浪费严重,农业发展缺乏优良的生态环境。     1 乌鲁木齐地区农业生态现状     乌鲁木齐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旱半干旱是其主要气候类型,农业生产环境脆弱。近年来,随着过度放牧、垦拓荒地等现象的增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生态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具体表现为部分地区土地沙漠化严重,种植面积缩小,水循环系统破坏,水资源紧缺,降水量逐渐减少。不仅如此,农业生产中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缩短成熟期,对农作物大量施肥,土壤环境遭到破坏,土地肥力降低。为解决劳动力过剩等问题,现代化工厂数量逐渐攀升,产生大量污水等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1] 。     2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的影响     2.1 气候变化对农业用水的影响     近年来从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中可以看出,降水量总体攀升,但由于受各地区地理环境、工业生产等因素影响,降水量出现不均匀的现象。我国南部降水量逐渐增加,北部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以乌鲁木齐地区为例,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并以每年 50mm 的速度下降。与此同时全球气温普遍升高,夏季水分蒸发速度快,降水量减少,导致土壤含水量不足,水资源出现紧缺。长此以往,地下水位下降,部分河流流量减少,塔里木河部分流域经常出现断流现象。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在不同时期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为农作物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降水量逐渐降低、地下水位下降、河流断流导致乌鲁木齐地区淡水资源紧缺,农业生产中的灌溉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该地区夏季气温最高可达 40℃ ,水分蒸发速度快,土壤中的水分快速流失,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含水率。夏季是农作物快速生长的季节,水分不足会阻碍农作物的生长速度,降低农作物产量。     2.2 气候变化对天气情况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导致极端天气增多,极端天气主要包括沙尘暴、寒潮天气、干旱等。沙尘暴是北部地区常见的极端天气,沙尘暴出现空气中会悬浮大量的沙尘物质,不仅如此还会伴随大风,等级划分成弱、次强、强、超强类型,最高可达 12 级风力。沙尘暴主要集中在春季,这一时期正是农耕阶段,农作物处于幼苗期,强风对幼苗造成严重破坏,影响其正常生长。寒潮天气的危害仅次于沙尘暴,寒潮天气会带来大幅度降温,且常出现在秋收季节。此类天气会带来至少 10℃ 的降温,致使农作物冻伤,影响经济效益。干旱天气主要是由于气温过高,降水量不足等因素引起的,是危害农业生态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全球气温的持续攀升,干旱现象逐渐增多。近年来,乌鲁木齐地区干旱现象频频发生并呈上升趋势,此类天气会造成土壤含水量下降,加速水分蒸发,降低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尤其是需水量大的农作物,严重干旱会直接导致农作物枯死,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2] 。     2.3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     气温普遍攀升伴随着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这类物质会影响农作物生长速度,降低产量。主要受影响作物是花生,其果实生于土壤中,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果实不饱满。小麦遭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冬小麦,产量会呈波动趋势,具有不稳定性,但是一年一熟地区的小麦遭受影响不大,整体产量比较稳定。在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倡导下,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影响农作物生长及产量的主要因素,受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种植时间被迫改变,错过了最佳生长期,成熟期缩短,严重影响了农作物质量。不仅如此,强烈的气候变化会导致气温不稳定,自然灾害频发,病虫害加剧。病虫害现象会破坏农作物生长环境,不同程度地影响农产品质量,严重降低产量,减少国内粮食供给。粮食储存量降低,进口数量增加,为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除上述情况,冬季气温升高引发冰雪提前融化,空气湿润程度增加,促使降雨天气来临,由于降水量有限,雨季提前会导致干旱期一同提前,农作物生长阶段会长期处于干旱期,阻碍农作物生长速度。农业生态环境存在诸多不稳定性,气候变化成为威胁农业生态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引发降雨、气温、虫害等异常现象,为农业生产带来隐患。     3 结语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的影响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关系到农作物产量是否提高。气温升高,降水不均匀成为现阶段制约乌鲁木齐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强对农业生态的重视程度,保证农业稳步发展,从而提升农作物的經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常浩娟,刘卫国 . 气候变化背景下气象灾害影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经济的动态效应分析 [J]. 生态经济, 2019 , 35 ( 05 ): 125-129.     [2] 戴清秀,王鹏程 . 低碳背景下四位一体循环农业模式研究——以新疆南疆棉花秸秆资源循环利用为例 [J].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9 , 31 ( 01 ): 64-74.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一个特殊部门就是农业,农业的稳定有助于我国稳定繁荣发展。现如今,气候持续变化,此种情况对农业生产格局及种植模式产生严重冲击,进而对粮食安全及农业生态环境形成直接影响。鉴于此,文章详细论述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旨在我相关业界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进而为农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助力。

  • 标签: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影响 浅析
  • 简介:摘要:贵州省土地利用结构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省域中北部,林地分布在省域东南部、草地分布在省域西南部。 1995-2015年贵州省建设用地和耕地面积增加最高,草地减少面积最大,建设用地增速最快。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草地面积减少在所有地市表现一致,耕地和林地变化表现不一。建设用地以贵阳市增加面积最大,黔东南州增加比例最高为特征;耕地以黔东南州增加面积最大,贵阳市减少面积最大为特征;林地以毕节市、黔西南州和六盘水市增加面积最大,黔东南州减少面积最大;草地以毕节市和六盘水市减少面积最大为特征。

  • 标签: 土地利用 变化特征 叠加分析
  • 简介:摘要:杭州西湖文化内涵深厚、风景优美,是人和城市、和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首先阐述了杭州西湖沿岸建筑变迁和西湖文化景观的形成,紧接着站在人文地理视角阐述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变化,最后站在世界遗产视角下阐述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变化,望对文化景观理念以及遗产保护的发展起到参考作用。

  • 标签: 文化景观 建筑 杭州西湖 变迁 沿岸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建设项目逐渐增多,以地下地铁工程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的建设中。由于地下地铁工程一般具有规模庞大、工期长、涉及的环境条件复杂等特点,在地铁建设过程中面临许多技术难题,其中地层环境变化对地铁地下结构内力的影响是地铁工程建设及运维阶段重点关注并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课题。根据地层结构变化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才能够有效避免地铁结构不利因素的出现。本文针对地层环境变化对地铁结构设计的影响展开探讨。加强对地铁工程地层环境的综合勘察及地层环境变化的控制保护,可有效的保障地铁工程从设计到运营维护全周期的安全。

  • 标签: 地层环境 地铁结构 设计 影响
  • 简介: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各行各业如何应对当前气候的变化已经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热点话题,所以农业领域将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对于气候变化的应对性将会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本文将从农业适宜性的影响以及实现农业适应性的措施以及如何对农业适宜性的实行成功与否的评价方案等方面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构建出一个农业适宜性方法的理论,以期为未来农业适宜性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技术;农业适宜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秋冬季节变化对园林施工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园林工程想要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完成工作,必需要从秋冬季园林施工技术常见的施工技术的影响、反季节栽植、园林施工技术注意事项遇到的各种问题入手。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为后续工作人员提供意见。

  • 标签: 季节变化 园林施工技术 反季节栽培 措施和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提高,特别是工业的快速发展,在提高经济水平的同时,由于思想意识淡薄,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大气污染程度日益加重。近年来,面对灰霾型空气污染问题,各地政府逐步采取各种措施,将各类污染物的含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其中,要注意分析气候变化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然后从不同角度,确定有效的优化措施, 争取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效果, 本文对此进行了简单分析。

  • 标签: 气候变化 大气污染 大气治理
  • 简介: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问题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大重点,尤其是城市污水的排放与处理问题。城市排水管道是城市污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污水通过管道传输到污水处理厂,进而达到排放污水、保护环境的目的。但由于城市污水管道输送距离长,耗费时间久,污水在排放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多种变化,以至水质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进而对污水处理厂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从污水水质变化对污水处理厂造成的影响为出发点,详细的阐释了在城市排水管道这个反应器中污水水质的变化过程。

  • 标签: 城市排水管道 污水水质 变化过程
  • 简介:摘要:针对我国西北地区典型内流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以石羊河流域1998年,2008年,2018年三期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借助Erdas和Arcgis,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并对近些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由于人类的活动,20年来石羊河流域的建设用地的增长幅度较大,耕地面积先增后减,而林地、草地及水域的面积出现了减少的现象,生态环境出现了一定的恶化。2)近些年来,林地、草地及水域减少的程度下降,说明人们对流域的开发已有所节制。3)人口及自然需求因素和经济技术因素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 标签: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 主成分分析 石羊河流域
  • 简介:摘要 :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空间数据信息获取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地图成为地图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并得到了广泛运用,但是对其功能的研究相对较少。三维地图功能的变化主要有三维地图模拟效果、信息负载功能、传输功能和用户空间认知功能等几个方面,同时对三维地图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 标签: 三维地图 地图功能
  • 简介:摘要:在进入 2020年这一新的发展时期后,我国各地的环境检测部门也是喜报频传,我国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像广西柳州市也不例外,总体而言,最近几年柳州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过去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错误思潮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结合柳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探究了造成这一明显好转 的原因。

  • 标签: 柳州市 空气质量 原因 喜人
  • 简介:摘 要: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现象已经持续多年,从1994年开始我国国际收支一直呈现双顺差态势,直到近几年国际收支中的双顺差局势才有所缓和,资本和金融账户一度出现巨额逆差。本文是以分析国际收支变化趋势及原因为出发点,通过阅读已有文献,总结国际收支变化的原因,并从中选取外商直接投资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国际收支主要项目1982-2019年的数据,总结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国际收支主要项目的影响,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国际收支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我国需要采取一些政策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竞争力。

  • 标签: 国际收支 外商直接投资 原因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完善。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世界上最复杂难治的河流。目前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尚不完善,高村以上游荡型河道河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二级悬河”发育,“横河”“斜河”发生概率增大,威胁下游防洪安全。特别是下游滩区居民多,长期以来滩区安全建设严重滞后,滩区近 180万群众安全缺乏保障 ;滩区洪灾风险大,淹没频率高,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低。

  • 标签: 黄河下游 河道横断面 变化特点 弯道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