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电凝处理鞣制废水,考查了电凝时间,电流和电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铁电极作为牺牲阳极。处理复合废水和鞣制废水的最佳条件分别是0.15A/cm^2,30min和0.70V,90min.可除去两种待查废水中超过99%的铬。实验结果表明电凝可中和废水的pH,并提出了导致pH变化的机理。

  • 标签: 废水 鞣制 凝法 用电 pH变化 牺牲阳极
  • 简介:用氨基化合物,乙醛酸和双氰胺树脂等分别处理浸酸裸皮的软化裸皮后进行少铭鞣制。与未处理的比较,蓝革收缩温度升高,废液中铭含量降低,其中以双氰胺树脂最为有较。

  • 标签: 氨基化合物 乙醛酸 双氰胺树脂 铬鞣 制革 吸收率
  • 简介:为了研究弓鞋结构特点,对四川建川博物馆所收藏的弓鞋进行分类,学习和研究。首先分析了缠足导致足部结构变化及其特点,然后对弓鞋结构做出总结归纳,最后分析弓鞋结构功能性,得到了如下结果:弓鞋中限制性较大的陡峭尖削的前帮角度、弓形底跟等很难为今所用,经过加工变化,嫁接到现代鞋靴设计当中,从而形成一种新与古的碰撞与融合的美感。

  • 标签: 弓鞋 结构 设计
  • 简介:为了提高成品革质量,消除废液中石灰和S2-的污染,用酶制剂和浸灰助剂代替石灰分散皮胶原纤维.用1%~2%石灰加工的猪皮蓝湿革质量优于常规灰碱生产的,浸灰结束时加入0.6%~1.2%H2O2处理30min,废液中硫离子含量降低70%~100%.该技术减少石灰用量80%,基本实现S2-和石灰零排放,工艺操作简便、易控制,不需更改或添加设备,克服了废液循环使用操作烦琐、管理困难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少灰和无S2-排放脱毛浸灰完全可行,使灰碱脱毛浸灰制革实现了清洁化生产.

  • 标签: 制革 污染 灰碱法脱毛浸灰 蛋白酶 双氧水 无S2-排放
  • 简介:毛皮动物养殖始于19世纪的北美,20世纪初传到了欧洲。今天,经过100多年的选种养殖,再加上足够的营养、科学的笼舍、兽医的悉心照料,农场养殖的毛皮动物是世界上被照料最好的农场动物之一。

  • 标签: 毛皮动物 养殖法 农场 世界 欧洲 动物养殖
  • 简介:通过对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特性实验分析,结合牛皮脱毛机理,研制由碱性蛋白酶制剂组成的酶脱毛配方用于汽车牛皮革制造,保证脱毛过程的绝对安全,又在化学与酶协同作用下,克服牛皮革生产中浸灰材料的渗透慢、小毛不易脱净的缺陷,避免毛干被溶解,经滤毛器过滤可作回收利用,不仅产生较好经济效益,又大幅度降低制革生产的COD排放及废液中氨氮的含量。

  • 标签: 酶脱毛 汽车革 无铬鞣 清洁化
  • 简介:利用Fe2+对鲁米诺-H2O2化学发光反应的催化作用,并综合化学发光和流动注射的优点,建立了测定Fe2+的新方法,并通过NaHSO3的还原作用,使Fe3+还原为Fe2+,从而实现了对总铁的测定.确定了此方法的最佳条件.检出限为5×10-10g/mL,线性范围1×10-9~1.6×10-7g/mL.RSD为1.70%(n=12,c=2×10-8g/mL).此方法测定电厂超纯水和自来水中的总铁,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流动注射 铁离子 测定方法 自来水 电厂用水
  • 简介:本文总结了色谱分析方法在鞣制、染色、加脂等制革工序及废水监测方面的应用情况,同时也对其在制革生产其他方面的应用前景做了讨论,说明了色谱技术在制革生产的现场控制、分析检测等方面应用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色谱分析法 鞣制 染色 加脂 废水监测 制革
  • 简介:脱毛中碱与毛蛋白的反应机理单志华(四川联合大学皮革工程系610065)传统的石灰,硫化钠脱毛方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易操作且产品质量稳定的特点,几十年来一直被制革厂所采用。但这种方法的问题是水用量大,废水中S=含量高,碱度高,悬浮物多。H2S气体...

  • 标签: 制革 碱法 脱毛 毛蛋白 反应机理
  • 简介:水解铬鞣革废物解决了鞣制和制革工艺中(削匀、革裁剪)的废物。这些废物中含有数量可观的蛋白原料和铬。一直以来都采用垃圾掩埋处理它们,一方面会使蛋白原料被波费,另一方面也存在铬化合物会泄漏的危害。酶水解交联蛋白的最终产物是蛋白水解物,已经发现了它们在一些新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残余的铬泥处理就是该文要讨论的问题。由于铬泥中较高的含铬量,它可广泛用于颜料生产中。但是如果小经过前处理,是无法用于颜料生产的。而在使用酶水解铬废物时,加入了MgO作引发剂,这又是一个需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三步洗提法,调节所需pH值将残余铬泥中的Mg分离出来,有效率达84%。

  • 标签: 铬泥 含铬固体废物 洗提过程 Mg去除 颜料
  • 简介:对鸵鸟皮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鸵鸟皮粒面乳突高大,且有深浅不一的皱纹,故鸵鸟皮的粒面较粗糙.另外,鸵鸟皮的毛孔粗大,毛孔突起,羽毛纵贯整个真皮层,因此,鸵鸟皮粒面具有特殊的花纹.鸵鸟皮的部位差很大,颈部很薄,外观如同鸡皮颈部;正身部位很厚,在背部和臀部因长有羽毛,粒面有毛孔突起,而腹部较臀背部薄,无羽毛故无毛孔突起,鸵鸟脚部的皮,花纹类似鸡脚皮,可做装饰革.由于鸵鸟皮的部位差很大,制革时通常进行分割,分别制革.鸵鸟皮的胶原纤维编织紧密,其中弹性纤维分布较少,肌肉组织非常粗壮,制革时要注意分散好肌纤维.

  • 标签: 鸵鸟皮 组织结构 制革
  • 简介:将几种常用定性评价方法:晕圈、抑菌环试验及琼脂平皿扩散,用于评价溶出性抗菌皮革样品的抗菌性能,并将这些方法进行综合及改进,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价皮革抗菌性能的新方法。通过分析每种方法的ICC值,比较这几种方法用于评价皮革抗菌性能的可重复性及可信度。实验结果发现:改进后的新方法用于评价皮革抗菌性能的可重复性及可信度要优于晕圈、抑菌环试验及琼脂平皿扩散(ICC〉0.75,P〈0.05)。该新方法具有操作步骤简单、能多个不同样品同时评定、可重复性高、可信度高的特点。

  • 标签: 抗菌 皮革 晕圈法
  • 简介:动态影响矢量是一种确定长轴类回转构件不平衡量的简捷而有效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回转构件的未知不平衡量等效地转换在两个已知平面上,利用轴承座的振动V(10)和V(20)与该等效不平衡量U1和U2之间的关系式V(10)=R(11)U1+R(12)U2V(20)=R(21)U1+R(22)U2通过几次试验确定出动态影响矢量R(ij),从而求出该回转构件的等效不平衡量大小和方向。此法的最大特点是把刀辊动平衡问题转化成其轴承座振动的测试,因而动平衡工作可直接在生产现场进行,也不必撤卸刀辊。

  • 标签: 削匀机 刀辊 皮革加工机械 不平衡量
  • 简介:采用新型结构ABR处理皮革染料废水实验研究,通过监测其出水COD及染料的去除率,考查该ABR的处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适应并降解染料,随染料浓度的增加COD以及染料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此外,反应器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和适应能力,进水水质变化时出水水质基本恒定。这些结论反映出该反应器对于降解染料废水具有很大优势,尤其适合处理成分复杂多变的皮革染料废水,为其以后在处理皮革染色废水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和前提。

  • 标签: 染料废水 ABR COD 去除率
  • 简介:提出了实用的基于脚型规律的鞋跟高度可调整技术,给出了基于脚型规律的随着鞋跟高度的调整,鞋底部其它结构相应调整的定义。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鞋跟主体结构高度可调整的原理、鞋中底分节式连接原理、前后掌分段式连接原理以及鞋子跟部外观美观原理。实现了鞋跟主体结构根据脚型规律的高度可以在3-10cm范围内,可以调整的技术研发,该技术已经成功的应用在女士坡跟高跟鞋当中,为爱美女士打造一款舒适的多功能鞋。

  • 标签: 调整 多功能 鞋跟 分段式
  • 简介:本研究用简便的薄层色谱对性能和组成都与常规皮革加脂剂有很大区别的羧酸型防水加脂剂进行组分离和制备。试验证明,用混合溶剂萃取分组再展开的方法可大大提高TLC的分离效果,并利用这种方法进行了样品的制备。

  • 标签: 薄层色谱 皮革加脂剂 分离 制造
  • 简介:以库拉索芦荟凝胶为原料,采用酸研究其水解工艺。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pH为2.0,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8h,底物质量分数为6%时,水解效果最好。FT-IR分析结果表明:水解后的羧酸盐的C=O伸缩振动吸收峰和氨基N-H伸缩振动吸收峰都明显增强。将其用于噁唑烷鞣革的甲醛去除中,结果表明,甲醛捕获率为30.68%。

  • 标签: 芦荟凝胶 盐酸 甲醛捕获剂
  • 简介:首次报道了应用光学显微镜研究的新生尕里巴牛犊皮皮板的组织结构特点。结果表明:新生尕里巴牛犊皮表皮层薄;乳头层与网状层分界清晰;乳头层的厚度部位差较小而网状层的厚度部位差较大;弹性纤维在乳头层和网状层底部分布较丰富;胶原纤维束外网状纤维网套明显;脂纺组织不发达;毛囊细小、毛孔细密、胶原纤维束较细且编织紧密,致使成革皮有非常细致的粒面和优越的表面特征。

  • 标签: 新生尕里巴牛犊皮 组织学 制革 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