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小麦按照其种皮的颜色可以分为红麦和白麦,GB/T5493《粮油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规定小麦粒色的判定方法是采用感官鉴别。但因小麦存在软硬之分,硬质特性特别高的小麦色泽也会偏深,给感官鉴别带来很大困难,采用化学检验的方法进行鉴别,方法简单,效果较好。

  • 标签: 小麦 皮色 化学检验
  • 简介:研究了按不同比例混合的两株肠杆菌作为强化接种剂生产熏马肠。在发酵过程中分别于第0,2,4,7,14,21,28d取样,测定体系的pH值、细菌数量、水分含量、组胺和酪胺生成量。结果表明:两株肠杆菌在熏马肠体系中存在交互作用。各比例混合接种的熏马肠处理组,均在4d后快速生成组胺,且组胺的生成量都在单一接种阴沟肠杆菌与肠杆菌001的生成量之间。除9∶1处理组微弱抑制组胺的生成外,其余各组均增强组胺的生成能力。酪胺从第2天开始缓慢生成,各处理组酪胺生成量都超过其理论值,其中以5∶5的混合接种组熏马肠的协同作用最显著(P〈0.05)。

  • 标签: 新疆熏马肠 生物胺 肠杆菌 交互作用
  • 简介:为研究小麦从籽粒加工成馒头过程中砸的变化规律,选用小麦品种泰农18为材料,通过测定喷施砸肥的泰农18籽粒、面粉、麸皮和馒头中砸的不同结合形态,分析砸在馒头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麦籽粒砸在面粉及其馒头的加工过程中,主要以有机态形式存在,其中,籽粒、面粉、麸皮和馒头中有机态硒分别占总硒的88.4%、83.1%、87.4%和79.2%.

  • 标签: 小麦籽粒 加工过程 馒头 面粉 变化规律
  • 简介:酒酒球菌是与葡萄酒相关的乳酸菌,具有糖苷酶活性,能够通过水解葡萄衍生的芳香化合物前体以增强葡萄酒香气。采用PCR法从酒酒球菌基因组DNA中克隆得到一个磷酸-β-葡萄糖苷酶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全长1443bp,编码480个氨基酸残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酒酒球菌PSU-1的磷酸-β-葡萄糖苷酶序列同源性在99%以上。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质量为55164.4u;理论等电点为6.14,疏水性较弱;无信号肽,无跨膜区,为可溶性酶,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内,属于糖苷酶家族1,bglB超家族。对酒酒球菌bgl-2基因的克隆与分析,为进一步探究β-葡萄糖苷在酒酒球菌细胞内的代谢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酒酒球菌 磷酸-β-葡萄糖苷酶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