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级衍射光栅的应用背景及其基本理论,分析了级衍射光栅与传统黑白透射光栅的不同之处.阐述了级衍射光栅的制作技术,分析了以电子束光刻、X射线光刻和微电镀技术为主的工艺路线的优缺点.综述了X光级衍射光栅的发展历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X光单级衍射光栅 黑白透射光栅 电子束光刻 X射线光刻
  • 简介:美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制造出了原子厚度的锗锗(germanane),其电子迁移率是硅的10倍,因而有望取代硅用于制造更好的晶体管。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化学会《纳米》杂志上。

  • 标签: 原子层 稳定 美国科学家 电子迁移率 美国化学会
  • 简介:据物理学家组织网前不久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科研人员通过计算机模拟证实,利用特殊的“硅BC8”结构,能够基于单个光子产生多个电子空穴对,大幅提升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相关研究报告发布在最新一期的《物理评论快报》上。太阳能电池以光电效应作为基础,当一个光子或是光粒子击中单个硅晶体时,便会产生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以及一个带正电荷的空穴,

  • 标签: 电子空穴对 光子产生 硅结构 太阳能电池 美国加州大学 物理学家
  • 简介:最近,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水凝胶生物材料,在软骨修复手术中将其注入骨骼小洞,能帮助刺激病人骨髓产生干细胞,长出新的软骨。在临床试验中,新生软骨覆盖率达到86%,术后疼痛也大大减轻。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科学·转化医学》上。

  • 标签: 生物材料 水凝胶 软骨 可修复 临床试验 论文发表
  • 简介: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有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新型纳米粒子。采用这种纳米粒子可把药物等生物活性分子传送至人体细胞和病变组织。

  • 标签: 合成生物学 开发 英国 纳米笼 技术 生物活性分子
  • 简介:偶氮苯衍生物既具有偶氮苯基团的光致顺反异构化活性,又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在液晶材料、光信息存储材料及非线性光学材料等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引起了研究工作者极大的关注。文章综述了偶氮苯衍生物的顺反异构机理,总结了偶氮苯衍生物在光学方面的应用及发展状况,最后提出了对其发展前景的展望。

  • 标签: 偶氮苯衍生物 顺反异构 机理 光存储
  • 简介: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波尔研究所纳米科学中心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证明,根纳米线可聚集的太阳光强度能达到普通光照强度的15倍。这一令人惊讶的研究成果在开发以纳米线为基础的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方面潜力巨大,有可能使太阳能转换极限得以提高。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光子学》杂志上。

  • 标签: 高效太阳能电池 光照强度 纳米线 光强度 聚集 单根
  • 简介: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以1号生物航煤为燃料的商业客机4月24日在上海首次试飞成功。该生物航煤以餐饮废油为原料,“地沟油”从此变废为宝。

  • 标签: 变废为宝 地沟油 航煤 生物 中国 首飞
  • 简介:合成聚苹果酸苄基酯(PMLABz)和聚苹果酸(PMLA),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两种不同类型的聚合物胶束,通过合成PMLABz、PMLA、聚乙二醇-聚苹果酸-喜树碱-I(P1)和聚乙二醇-聚苹果酸-喜树碱-Ⅱ(P2),动态透析法制备P1、P2胶束,并进行表征、筛选。为了进一步增强胶柬的细胞内摄作用和特定肿瘤细胞靶向性,用靶向分子叶酸修饰胶柬。结果表明,成功地制备出药物载体PMLABz、PMLA及共聚物P1、P2。P1是接枝共聚物,能够自组装成平均直径100nm星型胶束(载药量:11.2%,粒径:97.2±4.6nm,zeta电位:-18.5mV);P2是嵌段共聚物.能够自组装成平均直径75nm的平头型胶束(载药量:20.5%,粒径:76.4±3.8nm,zeta电位:-16.4mv):P1、P2胶柬形态圆整,粒径均匀,因此,P1、P2胶束是一种潜在的自组装给药体系。

  • 标签: 聚苹果酸 喜树碱 聚合物胶束 自组装给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