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主要介绍了工业CT系统基本组成部件和影响工业CT检测关键性能指标,及工业CT在物品检测、地质研究、疲劳裂纹检测、快速成型和逆向工程等实际工程方面的应用情况,展望了工业CT在再制造零部件寿命预测、再制造产品安全验证和再制造产品推广前景。

  • 标签: 工业CT 组成 性能
  • 简介:近几年来,发达国家在上百年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出现大气环境问题,现如今已在我国集中涌现。雾霾天气频频“造访”严重影响了居民日常生活,引发了市民对空气质量问题深度担忧。目前,根据数据资料,国家环保部对全国120个空气质量重点监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在过去5年里,除少数几个城市外,影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主要污染物是大气漂浮微细颗粒物,尤其是PM2.5危害最大。空气质量问题已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2012年颁布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项目监测,2013年将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可见,PM2.5控制问题已成为国内急需解决热点问题之一。

  • 标签: PM2 5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PTFE 控制 空气质量日报
  • 简介:一、3部委项目将引发隔膜产业发展新热潮2012年10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通知》和《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的通知》等文件,随后组织了201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申报、评审和立项工作。

  • 标签: 隔膜 技术创新工程 汽车产业 北京 项目申报 科学技术部
  • 简介:近日,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金大勇教授领导先进细胞仪实验室与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席鹏课题组联合攻关,发现了新纳米光子学发光机制,实现了高浓度掺杂上转换纳米粒子技术,从而展示了迄今最灵敏纳米荧光材料。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出版集团《自然-纳米技术》。

  • 标签: 高浓度掺杂 纳米粒子 上转换 科学家 生物医学工程 北京大学
  • 简介:据工信部发布《2012年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情况》显示,201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呈小幅增长态势,进出口总额11868亿美元,增长5.1%,同比下降6.4%。其中,出口6980亿美元,增长5.6%,同比下降6.3%;进口4888亿美元,增长4.5%,同比下降6.5%。

  • 标签: 出口情况 通信设备 电子信息产品 中国 出口总额 工信部
  • 简介:浩瀚几千年人类社会发展使人们在享受文明成果同时,却不得不面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现状。因此,人类应该觉醒来保护地球,减少污染。而科学家更有义务和责任开发清洁和可持续能源体系,来缓解和改善资源短缺现状。

  • 标签: 钠离子电池 电极材料 人类社会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保护地球
  • 简介:西南大学(Evanston,Ⅲ)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这种新型电池把太阳能电池技术局限性减到了最小。该电池首次解决了Gratzel电池存在问题,Gratzel电池是一种对环境友好低成本太阳能电池,但它显著缺点是易泄漏。染料敏化电池电介质是有机液体,容易泄漏腐蚀太阳能电池。新型电介质最初是液体,后来演变为固体,

  • 标签: 太阳能电池 环境友好 价格 有机液体 研究人员 染料敏化
  • 简介:钛粉作为钛粉末冶金主要原料,其品质及生产成本限制了钛及钛合金粉末冶金发展。综述了机械合金化法、氢化脱氢法(HDH)、雾化法、金属热还原法、熔盐电解法制备钛粉基本原理和工艺现状。新兴生产技术有望降低钛粉生产成本,从而推动钛及钛合金粉末,台金发展,扩大其应用范围。

  • 标签: 钛粉 机械合金化 氢化脱氢法 雾化法 金属热还原法 熔盐电解法
  • 简介:亚特兰大GeorgiaTech公司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先进技术,该项技术可把目前铸造工艺流程缩短,对铸造部件进行下一步加工时有更高效率且更具成本-效益。GeorgeWWoodruff机械工程学院SusanDas教授研发了一种全数字方法,允许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直接制造部件。投资重点是铸造和用CAD设计来制造陶瓷模具。

  • 标签: 铸造工艺 金属部件 计算机辅助设计 机械工程学院 直接制造 成本-效益
  • 简介:利用材料在纳米尺度下所表现出来量子效应和表面效应,可以用来制造具有神奇特性物质,因此纳米科技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从表面上看,纳米科技与伦理学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范畴,但是恰恰源于纳米科技特性——高度学科交叉性、与应用紧密结合性,再加上许多新奇特性,使纳米科技与伦理学形成了密不可分关系。因此,开展纳米科技伦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不但有利于我们深人了解纳米科技在发展过程面临伦理学问题,在纳米科技产品大规模产业化之前,提出解决预案,避免影响纳米科技产业化进程向前推动,同时,也可使公众了解纳米科技可能面临伦理学问题,避免造成误解。本文将对纳米材料新奇特性、纳米科技高度学科交叉性以及与应用紧密结合性进行分析,探讨纳米科技所涉及安全性、动物伦理和人类伦理等问题。

  • 标签: 纳米科技产品 科技伦理学 产业化进程 表面效应 学科交叉 纳米材料
  • 简介:合成聚苹果酸苄基酯(PMLABz)和聚苹果酸(PMLA),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两种不同类型聚合物胶束,通过合成PMLABz、PMLA、聚乙二醇-聚苹果酸-喜树碱-I(P1)和聚乙二醇-聚苹果酸-喜树碱-Ⅱ(P2),动态透析法制备P1、P2胶束,并进行表征、筛选。为了进一步增强胶柬细胞内摄作用和特定肿瘤细胞靶向性,用靶向分子叶酸修饰胶柬。结果表明,成功地制备出药物载体PMLABz、PMLA及共聚物P1、P2。P1是接枝共聚物,能够自组装成平均直径100nm星型胶束(载药量:11.2%,粒径:97.2±4.6nm,zeta电位:-18.5mV);P2是嵌段共聚物.能够自组装成平均直径75nm平头型胶束(载药量:20.5%,粒径:76.4±3.8nm,zeta电位:-16.4mv):P1、P2胶柬形态圆整,粒径均匀,因此,P1、P2胶束是一种潜在自组装给药体系。

  • 标签: 聚苹果酸 喜树碱 聚合物胶束 自组装给药系统
  • 简介:研究了导电银浆中银粉振实密度对丝网印刷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厚膜微结构和电性能影响.以两种不同密度银粉按不同比例混合,调配成5种银粉,将其配制成银浆,然后丝网印刷到单晶硅片上,制成太阳能电池片.结果显示,银粉振实密度对厚膜微结构和太阳能电池电性能有重要影响,用振实密度为2.5g/cm3和4.6g/cm3两种银粉按2∶8质量比混合后,其振实密度最大,达5.0g/cm3;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时,用其配制银浆制备厚膜均匀致密,对应电池显示了最大光电转化效率,达17.683%.

  • 标签: 银粉 振实密度 银浆 微结构 电性能
  • 简介:美国研究人员研发出了新型机器水母(名为Robojelly),不仅具备理想水下搜索和抢险救援本领,而且可从海水中不断“汲取”氢能作为补给,至少在理论上总能保持精力充沛。相关研究成果已经提交给英国物理学会出版《智能材料和结拗杂志。

  • 标签: 水母 机器 氢能 研究人员 抢险救援 智能材料
  • 简介:马萨诸塞州贝德福德iRobot公司开发出机器制造者,它是一个将制造和组装集成在一起自动制作者。这个系统包括制造用工具头和操作臂。在传统三维打印,设计分为零部件生产,以及一个训练有素操作人员在打印完成后将这些制造出零件装配成最终产品。

  • 标签: 三维打印 iRobot公司 3D 马萨诸塞州 零部件生产 制造者
  • 简介: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科学家开发出一项新无损害低成本方法,用来早期检测和监视骨关节炎(由磨损和撕扯引起关节炎),该方法用一个测量表面之间粘接和摩擦力表面力装置(SFA)来研究软骨板样品摩擦力,他们发现一个不同类型摩擦更像引起磨损和损坏原因。

  • 标签: 骨关节炎 摩擦力 加州大学 早期检测 表面力 低成本
  • 简介:选取凹凸棒作为乳化剂,系统研究pH、颗粒浓度、油相体积分数以及不同价态盐对橄榄油/水型Pickering乳状液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体系pH在4~9范围内可制备出稳定乳状液;颗粒浓度提高可增强乳液分层和聚结稳定性;乳液液滴直径随油相体积分数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无机盐引入不会对乳液相及水相体积产生影响,但对乳液液滴尺寸分布影响显著,其中NaCl浓度增加有利于乳状液液滴数均直径增加,而CaCl2浓度增加时,乳状液液滴数均直径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凹凸棒可作为一种新型纳米乳化剂应用于绿色乳状液制备。

  • 标签: Pickering乳液 凹凸棒颗粒 制备条件 稳定机理
  • 简介: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波尔研究所纳米科学中心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科学家证明,单根纳米线可聚集太阳光强度能达到普通光照强度15倍。这一令人惊讶研究成果在开发以纳米线为基础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方面潜力巨大,有可能使太阳能转换极限得以提高。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光子学》杂志上。

  • 标签: 高效太阳能电池 光照强度 纳米线 光强度 聚集 单根
  • 简介:碳纤维被誉为“黑色黄金”,属于典型高新技术产品,集高强度、高导电、导热和耐腐蚀性等优良特性于一身。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不可或缺战略性新型材料,但由于其生产流程很长,工艺极其复杂,又涉及国防军工,国外对我国实行了长期技术封锁,使得碳纤维生产成为新材料领域中出了名难啃“硬骨头”。但其高附加值、广泛应用前景又使得各路资本对其趋之若鹜。

  • 标签: 东丽 中国 江苏 高新技术产品 国防建设 新材料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