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0 个结果
  • 简介:丽鱼科(Cichlidae)共约有70种鱼类,广泛分布在非洲(包括马达加斯加岛)和巴勒斯坦、中美洲和南美洲、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丽鱼科主要有2个罗非鱼属(台湾俗称吴郭鱼),即Tilapia属(以摄食大型植物为主,底层产卵类型)和Sarotherorlon属(以摄食浮游植物为主,口孵类型),各种罗非鱼的策源地主要来自非洲(包括马达加斯加)和巴勒斯坦(约旦河流域和沿岸河流)。

  • 标签: 罗非鱼 摄食 吴郭鱼 种鱼 鱼类 产卵
  • 简介:水质的处理是海水养殖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养殖之成败。目前我市大力发展鲍鱼养殖业,如何解决好海水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海水的处理一般包括物理的、生物的和物理一化学的等几种。本文将对物理方法中的过滤方法做讨论并提出建议。

  • 标签: 物理处理 海水养殖 水质处理 砂井 砂滤缸 砂滤池
  • 简介:肝脂肪变性病是虹鳟常见的营养缺乏疾病,可使养殖产量罹致重大损失。取虹鳟(Salmogairdneri)的肝脏和血液进行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血液经常规和生化检验(分析)。石蜡切片病鱼肝细胞大量坏死,结缔组织增生,使肝组织变性破坏,已无法辨认。冰冻切片P.A.S.阴性,空泡中没有脂肪和糖元。电镜扫描与透射观察,病鱼肝细胞坏死,可见大量脂肪滴和空泡。血液常规红血球比数下降,淋巴球数下降,中性白血球和单核球增多。生化指标麝香草酚浊度(TTT)均在2单位以下,麝香草酚絮状(TFT)阴性,谷丙转氨酶(GPT)明显增高;胆固醇下降,血清总蛋白含量下降,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例倒置。

  • 标签: 虹鳟 肝脂肪 变性 增生
  • 简介:以氯化铬0.5mgCr/kg铒料喂饲鲤二个月,以全鱼为受试物,不同剂量级小鼠一次灌胃,观察2周。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样品为无毒物质。遗传毒理学检测,小鼠骨髓嗜多微核试验为阴性;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分析未见染色体损伤;小鼠伤寒沙门氏菌/微粒体试验(Ames)在不加与国S9代谢活化系统的条件下,对Ames试验菌球均呈阴性结果。上述三项检测结果表明:铬对鱼无致突变作用,从遗传毒理学角度认为食用是安全的。

  • 标签: 遗传毒理学 检测 含铬鱼肉 评价 可食性 食品安全
  • 简介:对经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出感染了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鳜Sinipercachuatsi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发现:患病鳜(1)造血器官严重坏死:以脾脏最为严重,脾细胞正在坏死或已坏死,细胞稀疏;头肾和肾的淋巴样组织坏死次之;(2)主要器官血管壁组织坏死:脾、肝、头肾、肾的大血管均坏死;(3)组织淤血、出血:肠、肠系膜、性腺、肝脏等部位呈现不同程度的淤血、出血;(4)在各器官出现数量不一的肿大细胞:以脾脏中最多。

  • 标签: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组织病理
  • 简介:为分析患鲫造血器官坏死症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体内不同器官组织中鲤疱疹病毒(CyHV-2)粒子的形态结构、分布和发生过程,采集患病异育银鲫体肾、脾脏、头肾、肝胰脏、肠道、鳃各组织样本,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疱疹病毒和组织细胞超微病理学。在所采集器官组织中均观察到鲤疱疹病毒Ⅱ型的DNA内核、空衣壳、实心核衣壳、含包膜成熟病毒共4种不同成熟时期的病毒粒子,不同时期的病毒粒子直径分别为65-90nm、90-180nm、90-180nm、170-220nm;体肾和脾脏中含有大量的CyHV-2病毒,而头肾、肝胰脏、肠道和鳃中病毒粒子较少;CyHV-2病毒主要感染体肾、头肾、脾脏的吞噬细胞,导致机体免疫机能改变;组织细胞病理学观察发现吞噬细胞核边缘化,核内染色质变性,核膜溶解,线粒体嵴断裂,出现空泡,个别细胞溶解坏死。通过PCR检测和电镜观察病毒粒子结构特征,确诊异育银鲫感染CyHV-2病毒,主要器官组织细胞中均有CyHV-2病毒,且在细胞核中完成复制和组装,在细胞质中获得外膜。感染CyHV-2病毒的异育银鲫主要器官组织均受到一定的损伤。

  • 标签: 异育银鲫 鲤疱疹Ⅱ型病毒(CyHV-2) 鲤出血病 超微结构
  • 简介:随着饲料技术的发展,养殖户对饲料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饵料系数是考察饲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广大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但在考察饵料系数时往往因计算和抽查方法不同得出差异很大的结果,不能及时准确地评价饲料的质量,常常引起养殖户与饲料厂家的激烈争论.故笔者结合在长期的教学和实践对精养鱼塘的饵料系数进行总结和明确,供广大饲料从业者和养殖户参考.

  • 标签: 精养池塘 饵料系数 影响因素 日常管理
  • 简介:鲇鱼(SilurusasotusL.)隶属鲇形目,鲇科,鲇属,为凶猛肉食性鱼类.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在北方地区常被作为产妇的补品.鲇鱼原被作为池塘养殖的敌害加以清除,近年来随着名特优鱼类养殖的发展,鲇鱼已成为池塘养殖的配养鱼(潘伟志等,1992),在有些地区甚至已成为池塘养殖的主养鱼.鲇鱼作为凶猛肉食性鱼类,其养殖方式与常规养殖鱼类养殖方式有许多不同之处,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影响鲇鱼养殖的发展.笔者根据从事鲇鱼养殖的实践,认为以下几个因素是影响鲇鱼人工养殖的技术关键,以供人们养殖鲇鱼时参考借鉴.

  • 标签: 钻鱼 人工养殖 苗种规格 铒料 搭配种类 自相残杀习性
  • 简介:“养鱼先养水”,良好的水质对养殖鱼类的生存和生长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影响养殖鱼类水体生态环境的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进行分析。

  • 标签: 养殖鱼类 水体 生态环境 因素
  • 简介:目前的养鱼池几乎都是露天的,鱼池(塘)的水温随着外界气候而变化,冬季低在2℃以下,夏季高在30℃以上。在防治鱼病时,如不考虑水温的影响,只凭经验或采用说明书上所标注的浓度,则发挥不出药物的效果,例如:用硫酸铜治口丝虫病,夏季水温25℃~30℃,只需

  • 标签: 水温 鱼池 鱼病防治 药物防治 药效
  • 简介:这里所说的生境指水生动物养殖池塘的环境,它的内容包括适宜养殖对象生存的pH范围以及其他生态因素。大家知道,水中能与强碱反应所有酸性物质构成的总和称酸度,它主要包括弱酸性物质(如碳酸H2CO3、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等)构成的分子酸度,以及由弱酸游离的氢离子(H+)构成的离子酸度,其中离子酸度又称pH。pH是养殖水体重要的水质指标,它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水体的诸多化学和生物学过程,最终对

  • 标签: 二氧化碳浓度 养殖水体 酸性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 水生生物 水生动物
  • 简介:选35~45日龄仔猪90头,随机分成试验一组(每吨配合饲料添加“食神”1.6kg,舍半胱胺80g/t)、试验二组(每吨配合饲料添加“食神”2kg,含半胱胺100g/t)和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每组30头,做对比试验。其结果明显:试验组较对照组日增重提高7.5%~9.0%,料内比下降3.6%~4.7%,发病淘汰率降低41.7%~43.6%,平均每头猪的毛利提高了13.3%~14.8%。可见日粮中添加食神,能有效的提高生产指标和抗病能力,且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 标签: “食神” 仔猪 生产性能 抗病能力
  • 简介:1我国淡水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国家曾对532条江河进行了监测,发现受污染的约占82.3%,其中有些江河的局部水体污染情况十分严重.长江的污染源有3万多个,鱼、虾死亡,人畜中毒现象时有发生.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现有3500公里河段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如兰州河段,酚超标15倍、砷超标10倍.由于水体污染,鲤鱼产量减半.松花江水系每天约有800万立方米污水排人,这些污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其中含有汞、氟化物、酚、石油、煤灰等,第二松花江吉林市以下300公里江段,鱼、虾基本绝迹.长江中下游的太湖、鄱阳湖、巢湖等湖泊的污染也十分严重.

  • 标签: 中国 淡水水产养殖业 水域环境 集约化淡水养殖 养殖污染 环境保护
  • 简介:近年来,油脂氧化酸败引起的饲料变质、变味以至不能饲用的情况,从较大的饲料集团到较小规模的生产作坊几乎都有发生,有些厂家甚至仅出现一次就造成销量急剧下降,损失惨重;更多的厂家则几经劫难,仍重蹈覆辙,配方反复修改仍无法摆脱困境。1油脂的氧化酸败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经分解聚合,生成过氧化物及分子量较低的醛和酸的复杂混合物的过程,称为油脂氧化酸败。这一过程在光、热和适当催化剂(如铜、铁、叶绿素)存在时更易发生,而且为自

  • 标签: 水产饲料 油脂氧化酸败 饲料变质 水产品 危害
  • 简介: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需前提条件.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和目前发展最快的国家,要保持现在的发展势头和实现长远的经济发展目标,必须主动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定,只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加入WTO后,意味着我们将在一个竞争更加激烈、机会更加均等、标准更加严格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中求发展.这对我国渔业和渔业经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 标签: 加入我国 影响对策 我国渔业
  • 简介:现代集约化养猪业,在搞好疫病防制,利用生产、生长性能优秀的种猪,采用先进的设备,先进的饲养管理的同时,关键还是离不开合理的、全面的饲料营养搭配,才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目前,猪用饲料原料多,产地各异,预混料品种繁多,良莠不齐,无论是原料还是预混料,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养猪场户的正常生产,造成不良后果。根据生产实践,现就影响不同阶段猪生长发育的饲料营养因素分析总结如下:

  • 标签: 饲料原料 营养因素 生长性能 养猪业 正常生产 疫病防制
  • 简介:鱼类养殖生产成功与否,运输是关键环节。影响鱼类运输成活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鱼的体质。运输鱼类的体质是决定运输成败的关键性因素。要运输的鱼类必须健康、无病、无伤。伤病及体弱的鱼类难以忍受运输过程中剧烈的颠簸和恶劣的水质环境,运输会加剧其伤病,易于死亡。

  • 标签: 运输成活率 鱼类 养殖生产 水质环境 运输过程 体质
  • 简介:在生猪饲养过程中.每年因多种疾病而死亡生猪约占养猪总数的8%~10%.死亡猪中75%~80%以上为未成年猪。仔猪阶段(1~60d),身体各个器官发育不健全.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弱.尤其免疫系统识别和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功能极弱.这时正是仔猪处在生命的最高危险期.许多时候环境变化是导致仔猪发病的主要诱因。因此.创造和利用有益于仔猪健康成长的外界环境条件.消除或避免有害因子和不良状态对仔猪的影响.是仔猪管理的基本任务。

  • 标签: 仔猪生长 环境变化 调控 病原微生物 饲养过程 系统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