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据《ScientiaHorticuh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6.scienta.2016.09.036),来自希腊马其顿塞萨洛尼基亚历山大技术教育学院农业技术系的ThomasThomidis等人研究了氮肥和灌溉对葡萄品质及葡萄灰霉病敏感的影响。氮肥和灌溉对于商业葡萄园很重要。葡萄园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可以通过调节氮肥施用时间、葡萄园氮需求和最大化灌溉效率而达到。

  • 标签: 氮肥利用效率 葡萄灰霉病 灌溉效率 葡萄品质 敏感性 农业技术
  • 简介:民间艺术多种多样,发展过程曲折而漫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泥塑不仅历史悠久还体现了不同地方传统艺术的风格特征。在不同的时期泥塑艺术体现的价值及作用也不尽相同,其样式也多种多样。以期加强人们对传统艺术的认识,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 标签: 泥塑艺术 造型 民间艺术 历史悠久 传统文化
  • 简介:税收课程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教材更新不及时、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税收课程课时安排紧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基于微信平台开发微课教学资源,凸显出微课教学资源主题突出、学习时间自由灵活的特点,可使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具备学习的灵活性与便捷性,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税收课程资源的建设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设计、制作、调试这四个阶段的紧密配合来实现。

  • 标签: 微信平台 微课 教学资源 税收课程
  • 简介:自2000年以来,我县积极开展以桑枝生产香菇为重点的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形成8个生产基地。栽培的模式有常规栽培和反季节栽培两种模式,生产经营的组织方式采用集中生产菌袋、合理利用茧站房屋及茧棚统一养菌、利用农户养蚕大棚分散出菇、再统一收购的生产经营方式。

  • 标签: 蚕桑资源 综合利用工作 生产经营方式 反季节栽培 开发 效益
  • 简介:蚕丝业起源于中国,栽桑养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古老传统,形成农、工、商、贸一体化的特色丝绸产业。一直以来,蚕桑生产的主要产品是蚕茧,目的产物是生丝。“种好桑、养好蚕、产好丝”是传统蚕业的固有思维模式和生产习惯。但是,桑树资源自古以来又是药食两用的珍贵材料,现代科学证实了桑树资源的营养成分、药理活性成分及作用机理。开发桑树资源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是近年来中医药界和蚕业界科技工作者的关注焦点。特殊品种桑树在生态建设的利用,更极大拓宽桑树资源的用途。查阅近年的国内外文献,本文对桑树资源的综合利用的研究与应用作一概述。

  • 标签: 资源综合利用 桑树资源 药理活性成分 蚕桑生产 科技工作者 中华民族
  • 简介:家蚕品种资源保护,不仅是保存品种继代,还要在饲育选择中保持品种遗传性状与资源利用,做好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重视种质资源保护基础建设,整合资源,寻求创新,开发利用蚕种质资源,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 标签: 家蚕 品种资源 保护 利用
  • 简介:本文简单介绍了越南各地开发利用蚕桑资源的概况,综述了越南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标签: 越南 蚕桑 资源利
  • 简介:报道了四川的野生、地方、选育、引进的桑树种质资源。四川有桑属植物9种,资源丰富。野生桑种分布不重叠,对研究桑属的起源、演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且有特异性状,是桑树育种宝贵财富。地方桑树品种,种类繁多,长期在一个地区种植,具有明显的地区适应性。选育和引进的桑树品种,产叶量高,叶质好,推广时应注意引种适应性实验。

  • 标签: 四川 桑属 资源 桑品种
  • 简介:桑蚕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随着桑蚕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适应新形式下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现代化的桑蚕产业早已不单是传统意义上的栽桑养蚕,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蚕丝这一特定经济产物而存在。在桑蚕产业生产中,伴随产生着多种附属物,如桑枝、桑叶、桑葚、蚕蛹、蚕蛾、蚕茧、蚕沙等等,他们都有着自身的经济利用价值。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桑蚕产业综合利用已成为一门学科,其附属产物的价值不断被人们开发并加以利用。本人结合工作实际与产业发展现状对桑蚕产业中资源的多功能利用情况进行系统的介绍与总结。

  • 标签: 桑蚕产业 资源 多功能利用
  • 简介: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是传统蚕业的延伸与拓展,是当前促进蚕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广西在桑、蚕、丝综合利用方面也取得重大发展。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以期对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提供借鉴。

  • 标签: 广西 蚕桑资源 综合利用 SWOT分析
  • 简介:桑枝、桑叶是桑树的主要产物。种桑除了养蚕外,还可以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茵以及加工板材;利用多余的桑叶研制桑绿茶;此外,种植多用途的桑树优良品种,还可以果、叶两收。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1亩桑园可新增产值约2000元;利用桑枝加工板材,1亩桑园可新增产值约1400元。利用桑叶养蚕,1亩桑园仅养蚕一项的年产值约2400元~3600元;利用每年夏、冬两次砍伐及春秋萌长的弱枝所废弃的嫩梢、嫩叶研制桑绿茶,1亩桑园可新增产值约2000元。种植果叶两用型桑树优良品种,1亩桑园总产值可达4600元。近年来,广西桑园面积不断扩大,桑树资源丰富,大力开发桑枝、桑叶等桑树产品,不但改变了传统的“种桑只为养蚕”的单一生产模式,而且对促进蚕农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 标签: 桑树 综合利用 效益
  • 简介:30多午来收集和保存广西地方栽培的桑树种质资源250份、野生桑资源30多份;从省外、国外引进和保存桑树种质资源211份:用鲁桑、白桑等与广东桑杂交选育成的中间类型种质资源71份:用82个桑树杂交组合的后代植株2万多株诱变创造桑树人工四倍体种质603份;从四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及四倍体种质与二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选育出多倍体种质120多份。利用桑树种质资源育成高产优质杂交桑“桂桑优12”、“桂桑优62”已推广种植130多万亩;新育成的优良三倍体杂交桑“桑特优2号”、“桑特优1号”、“桑特优3号”均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正在大面积推广。

  • 标签: 桑树 品种资源 育种
  • 简介:一、马桑资源概况我县具有多种蓖麻蚕饲料植物,主要是马桑、臭椿、蓖麻、乌柏,其中尤以马桑资源最为丰富。马桑属马桑科,多年生落叶丛生小灌木,生命力强,耐砍伐。马桑一般生长在海拔400米~1600米区域内的荒山荒坡上和灌木丛林中,土壤以石灰质的黄壤和紫色土为主。马桑的生长分布状况分为三类;一类,密集状,即马桑比较集中,一般一亩有250株以上,二类,簇状,几株马桑在一起,成簇状,簇与簇之间有一

  • 标签: 马桑科 马桑属 生长分布 饲料植物 丛林中 叙永县
  • 简介:全球化时代地域文化资源正在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张大千作为文化名人、知名画家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大千已经成为具有极高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四川省内江市作为张大千故里,对于大千文化品牌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内江市充分发掘大千特色文化资源,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开发。本文在分析内江大千文化资源及其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大千文化品牌带动内江文化资源开发的路径,以期对于内江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所助益。

  • 标签: 内江大千文化 文化资源 文化产业 品牌化 开发现状
  • 简介:为了切实抓好资江流域优质葡萄发展规划的实施,解决好当地果农在红提葡萄种植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今后红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最近,广西资源县农业部门成立了红提科技攻关组,其成员由当地高级农艺师、水果技术专家、红提协会人员以及主要红提技术骨干等组成。科技攻关组将依托国家和自治区有关专家,经常开展红提生产科学试验和技术攻关研究。攻关组成立以来,已多次深入红提种植园,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和现场技术指导,对资源县各红提品种、病虫害防治等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经验交流和技术探讨,各项活动有序开展。

  • 标签: 科技攻关 资源县 红提 技术专家 现场技术指导 栽培管理技术
  • 简介:最近,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农业大学晁无疾教授等水果专家深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山区果园,给农户讲授有关红提葡萄栽培技术课,得到当地果农和农技人员的热烈欢迎。

  • 标签: 红提葡萄 山区果园 资源县 专家 广西壮族自治区 生产
  • 简介:《蚕业资源综合利用》课程是高等学校蚕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属于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实践,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跟踪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和加强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通过教学改革,增强了蚕学专业大学生的专业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学生对蚕桑行业未来发展的认识,增强了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在理论学习还是能力培养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蚕业 教学 综合利用 多媒体
  • 简介:本刊讯随着果业规模的发展,静宁成为甘肃苹果第一生产大县,全国著名苹果质量强县,先后被评为“中国苹果之乡”、“中国苹果二十强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和“全国兴果富农工程建设发展百强示范县”。

  • 标签: 旅游资源 果业 经济林产业 经济林建设 示范县 苹果
  • 简介:现今很多高职院校都会开设公共关系课程,培养学生企业形象策划以及处理公关事务的能力。公关关系课程对于提升学生工作能力以及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对其教学质量与水平应当投入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公共关系属于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具有一定的边缘性和实用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公共关系教育的要求,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其加以关注,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课程改革与创新。

  • 标签: 高职院校 公共关系 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