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正>蓖麻资源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以蓖麻油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系列产品及高新技术的问世,这就为综合利用我国蓖麻资源开辟了广阔前景!我国从南到北、由西至东均有蓖麻分布,迄今为止已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虽然如此,国内蓖麻生产却一直经历着时起时伏过程.蓖麻生产盛时年景在80年代,以中期为最,年均达到40~47万公顷,总产24~3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一时期国内随之兴建或扩建的蓖麻油加工企业(含乡镇企业)达100个以上,仅内蒙哲盟地区就有30余家,似有“群雄割据”之势.如此状况,致使蓖麻籽原料平均公斤价由不足1.20元徒升至2.00元以上,加工蓖麻油

  • 标签: 蓖麻籽饼 蓖麻资源 蓖麻油 系统工程 种植业 绢丝
  • 简介:淳安县威坪镇林兴村村民钱有法,是淳安县的种桑养蚕大户.全家有6口人,其中劳动力3个,现有山地桑园面积0.4hm2.2003年共饲养蚕种14.75张,产茧618.5kg,产值1.22万元,平均张产42kg,667m2(即1亩)桑产茧103kg,667m2桑产值2033元,蚕茧收入占其家庭经济总收入的86%,成为远近闻名的养蚕能手,山地桑园高产的典范.为何山地桑园也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效益呢?综观他的种桑养蚕过程,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经验.

  • 标签: 山地桑园 平衡施肥 治虫工作 立体消毒
  • 简介:1目前我市桑蚕生产情况据统计:到2005年7月底止,我市桑园面积已达到28.4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60%.已发蚕种48.55万张,产鲜茧1.73万吨,农民养蚕收入2.99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2.14万张、0.12万吨和0.41亿元,分别增长8.71%、7.13%和15.89%.

  • 标签: 桑蚕业 生产情况 生产发展 同期 收入 农民
  • 简介:广西,地处我国南部,全区有人口约4890万,其中农业人口3400万;陆地面积23.67km^2,耕地面积264.87万hm^2,人均耕地面积0.08hm^2(1.2亩);全区有沿江、沿边、沿海的区位优势。然而,就这样一个“三沿”大省区,区农业厅2000年12月在河池召开了全区蚕桑生产工作会议,提出了广西桑蚕业的“十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广西建设成为全国桑蚕强省区的目标,重点发展河池、南宁、柳州等石山地区和贫困地区。“十五”期间,全区把桑蚕业确定为农业的“第一产业”。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广西桑蚕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0年,全区仅有桑园面积2万hm^2,年产鲜茧2.95万t,蚕茧产量在全国排名第六;2005年全区桑园面积发展到9.4万hm。,蚕茧产量14.86万t,跃居全国第一名。5年时间增加了近5倍,平均年增长率38%以上。2006年发放蚕种约500万张,产茧18.5万t。是什么原因使广西蚕业在5年内突飞猛进地增长呢?2006年10月下旬,我们随由市蚕桑站牵头部分蚕种场同仁组成的考察团,深入广西重点蚕区和部分蚕种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深感广西蚕业生产发展经验值得重庆学习和借鉴。

  • 标签: 考察学习 蚕业发展 广西 发展经验 蚕区 人均耕地面积
  • 简介:笔者根据多年的下乡蹲点管理原蚕基地的实践经验,针对原蚕基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建设高产优质、安全稳产的原蚕基地,应做到合理选址、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改善生产设施、规范桑园管理、加强防“微”意识、规范饲养技术等。

  • 标签: 原蚕基地 建设 管理
  • 简介:总结了靖西市武平镇六合村在种桑养蚕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方面的成功经验。归结为政府支持、发挥资源优势、引进茧丝加工企业、重视人才培养的方面发挥了作用。但仍存在农户经济意识不浓的现象,建议继续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加快土地流转、加大技术培训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进一步促进蚕桑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益。

  • 标签: 蚕桑 脱贫 经验
  • 简介:香蕉是热带重要的经济作物,是世界贸易量最大的水果,对热区经济贡献很大。本文分析了近十年来厄瓜多尔香蕉的生产、管理和贸易等情况,期望为我国香蕉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香蕉产业 厄瓜多尔 经济作物 贸易量 香蕉业 热区
  • 简介:“养好小蚕七成收”,小蚕集中标准化共育省叶、省工、省投资,技术、设备、劳力高效利用,蚕茧优质、高产,是养蚕技术推广的核心环节。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在涪城区推进小蚕共育标准化建设,为推行标准化共育技术,提高蚕茧质量,打造精品蚕茧生产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主要经验是:

  • 标签: 小蚕共育 涪城区 成功经验 蚕茧质量 技术推广 标准化
  • 简介:万州区位于重庆市东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属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长江由西南向东北横贯本区,流程83公里.全区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辖62个乡镇、1098个村.总人口164.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1.26万人.耕地面积108047公顷.海拔高度相差悬殊,在107.5~1700米之间.蚕区主要分布在海拔200~800米的中低山和沿江河谷地区.万州区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明清时代发展迅速,特别是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蚕桑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壮大.

  • 标签: 生态工程建设 生态产业化 蚕桑生产 万州区 化工程 三峡库区
  • 简介:2008年7月,永福县暴发了罕见的桑园斜纹夜蛾虫害,其危害波及到桑树、木薯、蔬菜等多种农作物。虫口密度一度达到40条/m^2。虫害发生后,县、乡两级政府及农业部门紧密配合,动员群众群防群治,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田调查,研究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如采取人工灭虫、性诱捕器诱捕雄性成虫、在桑地里悬挂煤油灯或放置糖酒醋液盆及喷农药等措施,使虫害的蔓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 标签: 桑树 斜纹夜蛾 防治 经验
  • 简介:作为全国苹果优势生产区之一的山西吉县,多年来坚持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产业化开发的“四化联动”,努力建设现代化苹果生产基地,并通过“八改十配套”标准化技术,打造有机苹果生产基地,扩大冷藏加工等,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为传统苹果生产注入了新活力。

  • 标签: 苹果生产 生产基地 山西吉县 现代化 成功经验 规模化发展
  • 简介:淳安县百亩畈乡横沿村姜爱兰是远近闻名的养蚕高产能手.1985年新栽桑2000株,从1990年起年年春蚕饲养一张种.八年来,共饲养春蚕种八张,产茧473公斤,平均张产59.13公斤,平均干壳量达10.25克(详见表1).现将其高产主要技术措施分析如下.

  • 标签: 优质高产 春蚕 给桑次数 措施分析 浙江省淳安 漂白粉液
  • 简介:栽桑养蚕是我县农业的一项传统特色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蚕桑生产成为广大农民的致富门路.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它经济作物的效益快速增长,尤其是蚕茧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栽桑养蚕在农业中的优势逐渐减少.为了稳步发展蚕桑生产,增强蚕桑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促进蚕农增收,我县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 标签: 蚕农 增收 蚕桑生产 农业 射阳县 致富门路
  • 简介:2005年春我市桑园面积达到17.5万亩,桑园面积名列全区第一.桑园面积日益增多,不少蚕区户均桑园7亩以上,形成大量的桑蚕专业村.按当前的蚕茧行情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市桑园面积将超过20万亩,因此,我市桑蚕生产已形成规模化发展的态势.小蚕共育近年在宜州也是蓬勃发展,目前全市形成规模的小蚕共育点超过160多个,每个共育点每批共育小蚕达120张以上,全市每批共育小蚕超过2万张,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宜州市蚕种站建立的北牙乡龙头村的小蚕共育基地,每批育出小蚕达1200张.

  • 标签: 宜州市 现状 育成 小蚕 桑蚕生产 规模化发展
  • 简介:本刊讯山西省吉县是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目前,全县苹果种植面积已达1.87万hm^2,苹果总产量16万t,产值达4亿元以上,苹果贮藏能力达到了8万t。为做好水果双增工程项目,提高水果遥感监测能力,加速水果监测技术人才的培养,日前,山西省农业厅遥感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吉县进行了果树种植面积遥感监测,随后,还将进行野外实地验证。

  • 标签: 遥感监测 种植面积 吉县 果树 专业技术人员 监测能力
  • 简介:蚕病是危害蚕茧丰收的大敌,为了控制我市蚕病危害,提高蚕茧单产,增加总产,稳定蚕农积极性,按市局要求,我们蚕病综合防治课题组,探索防治蚕病的综合技术措施,力争把蚕病发生控制在10%以下,真正实现“三高”蚕业,现将我们的具体措施总结报告于后.一、实施前简况1993年度春、夏、秋三季,我们在柏垭镇碧云村二社实施了蚕病综合防治的试验.该社23户,85人,耕地85亩,有桑树1.6万株,1992年冬嫁接良桑6000株.原有小桑园11亩.

  • 标签: 综合防治 技术实施 蚕病 次氯酸钠 消毒池 综合技术措施
  • 简介:即时浸酸法,又称普通盐酸孵化法。任何制种时期只要于产卵后一定时间内浸酸,且技术处理得当,就能达到孵化齐一的目的。此法是解决夏、秋用种严重不足的一种有效方法。尤其是目前夏秋蚕种紧张的情况下,更有它的实用意义。

  • 标签: 浸酸 孵化法 夏秋蚕 蚕品种 盐酸浓度 浸渍时间
  • 简介:荣县大力实施2013年省级蚕桑产业发展项目,集中在过水镇、河口镇等重点区域,建设标准化桑园1510亩(100.7hm2)、新建田间作业道6558.70m、新建蓄水池5口、新建引水沟263.2m、建设小蚕共育室30个、养蚕大棚140个、改造蚕房140个,配套完善了地火龙、空调、消毒池、喷雾器、消毒机台、脱水机、蚕杆、蚕架、蚕盒、蚕台、折蔟等设施,全面完成了项目下达任务,顺利通过了验收,被评为优良工程。项目的有力实施,促进了荣县蚕桑产业恢复性发展和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蚕桑产业综合收益达3700万元,同比增长10%,极大地提振了发展蚕桑产业的信心。

  • 标签: 小蚕共育室 蚕架 消毒机 消毒池 田间作业 发展蚕桑
  • 简介:种桑养蚕是一项短、平、快项目,适宜在我县开发.要使项目扎根于凤山县,低产、低质的产品是经不起市场冲击的,特别是低技术含量和粗放经营、管理的项目更会没有前途.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产品质量,革除粗放经营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呢?凤山县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农民居住分散,养蚕又习惯采用畜禽的养殖粗放方式,不乐意接受小蚕共育,亩产、单产、质量多年来得不到提高,因此一有"风吹草动",就出现毁桑弃蚕.要想蚕业持续发展下去,并形成支柱产业,就得推广小蚕共育技术.经近6年来小蚕共育示范样板,效果很好,蚕茧单产、亩产及茧质都有所提高.根据凤山县的蚕业生产现状,养蚕生产必须全面推广小蚕共育技术,使之成为凤山桑蚕生产发展的有力技术措施,并长期巩固下去.

  • 标签: 小蚕共育 消毒防病 家蚕 产业化发展 共育员 共育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