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在2014年国际草原论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2015年8月22—23日,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包头市人民政府、中国生态学会民族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与自然保护分会主办,国家文化产业规划设计研究院、达茂旗旗委、旗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2015国际草原论坛在内蒙包头市达茂旗召开。

  • 标签: 达茂旗 包头市 内蒙古 论坛 草原 国际
  • 简介:为全面反映天然草原牧草返青和长势情况,内蒙自治区草原监督管理局会同草原勘察规划院组织盟市、旗县草原监督管理机构,布设465个监测样地,1359个监测样方,于4月26日-5月22日进行了实地监测,结果如下:总体情况看,今年内蒙东部地区进入5月以来出现气温骤降现象,且降雨量偏少,牧草返青时间较常年普遍推迟3-15天,中东部地区包括赤峰市、锡林郭勒盟牧草返青期与上年基本持平,个别地区有所提前,西部地区今春气温高,有效降雨较多,牧草长势较好,返青期提前3-15天。

  • 标签: 内蒙古东部地区 有效降雨 返青期 实地监测 长势情况 草群
  • 简介:内蒙自治区草原学会成立于1983年,是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法人社团组织,是内蒙自治区科协的组成部分,是由全区草原、草业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社会公益性质的行业性、学术性、科普性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是内蒙自治区农牧业厅、内蒙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和内蒙自治区民政厅。

  •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 草原 学会 独立法人资格 科学技术协会 组成部分
  • 简介:本文通过阐述内蒙草地资源退化成因及现状,在借鉴国内外草原生态修复研究的基础上,以创建基于人-畜-水-土-草高度耦合、生态与经济共同发展的草地利用最佳模式为目标,提出了适合不同草原类型的草原生态修复技术模式,以供参考。

  • 标签: 草原 生态修复 内蒙古
  • 简介:内蒙自治区草原学会成立于1983年,是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法人社团组织,是内蒙自治区科协的组成部分,是由全区草原、草业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社会公益性质的行业性、学术性、科普性社会团体。

  •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 草原 学会 独立法人资格 组成部分 社会团体
  • 简介:内蒙自治区草原学会成立于1983年,是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法人社团组织,是内蒙自治区科协的组成部分,是由全区草原、草业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社会公益性质的行业性、学术性、科普性社会团体。

  •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 草原 学会 独立法人资格 组成部分 社会团体
  • 简介:近年来,内蒙草原经过一系列草原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草原生态恢复成效显著,但退化局势仍未根本扭转。根据内蒙草原现状、问题和挖潜的意义,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草原挖潜增效的办法和技术。

  • 标签: 内蒙古 草原 挖潜增效 重点 技术
  • 简介:2015年8月26—27日,由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中国草学会联合主办,内蒙牧草产业发展协会、内蒙草都饲草料研究院和内蒙自治区草原学会承办的2015中国草原论坛在内蒙锡林浩特市召开。农业部副部长干康震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言,开幕式由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主任兼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主持。

  •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 草原监理 锡林浩特市 论坛 中国 农业部
  • 简介:为准确掌握全区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2014年对草原植被生长状况、草原生产力及利用状况、灾害情况、保护建设工程效益等进行了监测。监测工作由农牧业厅负责,草原监督管理局具体组织、协调、指导、实施,草原勘察规划院承担遥感技术服务,草原工作站负责鼠虫害监测及人工草地、青贮饲草饲料统计工作,

  • 标签: 草原资源 植被生长状况 鼠虫害 人工草地 地面监测 统计工作
  • 简介:2015年8月6—10日,由内蒙自治区农牧业厅、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内蒙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在内蒙会展中心召开。来自全区12个盟市的700多家企业齐聚呼和浩特,展示和销售内蒙绿色农畜产品。

  •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 农畜产品 古绿色 博览会 中国 呼和浩特市
  • 简介:为推动我区牧草产业健康发展,加大天然草原保护和科学合理利用的力度,提升牧草产业的科技水平,由内蒙牧草产业发展协会主办,内蒙草都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牧草产业博览会于2015年8月25日在锡林浩特市毛登饲草料交易市场召开。

  • 标签: 牧草产业 内蒙古 博览会 锡林郭勒 中国 锡林浩特市
  • 简介:2015年1月5日,内蒙牧草产业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参会嘉宾有中国草业协会会长卢欣石教授、内蒙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乌日吉图、内蒙大学刘钟龄教授、内蒙人大副秘书长姜月忠、内蒙草原学会理事长纪大才等。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内蒙各地区的专家教授和协会会员,以及来自区内外的各大草企业负责人,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副主席 参会嘉宾 草业发展 饲草料 草地畜牧业 草原资源
  • 简介:应用稳定性碳同位素(δ13C)技术分析了放牧对内蒙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主要植物和土壤的δ13C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重度放牧干扰显著降低了主要6种C3植物的δ13C值,增加了C4植物木地肤的δ13C值,而对c4植物无芒隐子草的δ13C值影响不显著。可以看出放牧对不同光合类型植物的δ13C值影响是不一样的。同时,长期重度放牧显著地增大了0—15cm深度内土壤的δ13C值,尤其表层土壤(0-5cm)的变化幅度较大,说明放牧对表层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影响程度更大一些。

  • 标签: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 δ13C 放牧干扰
  • 简介:为了加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动态管理,切实做好相关信息采集和报送工作,确保补奖政策落到实处。内蒙农牧业厅于2015年12月9—11日在呼和浩特成功举办了“内蒙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信息系统培训班”,

  • 标签: 草原生态保护 奖励机制 呼和浩特 信息系统 内蒙古 培训班
  • 简介:通过对我国乡土草种资源与利用的实际和对目前牧草种子生产现状以及育繁体系分析,结合在旱生牧草乡土草种中育繁的实际经验,提出内蒙乡土草种研究与利用的“源库圃繁”建设体系。“源”是种质资源的采集、整理,“库”包括种子库和基因数据库建设,“圃”是建立种质资源囿,“繁”是对优异的材料进行及时扩繁。通过对乡土草种的种源收集、栽培驯化选育,逐步实现由“源”到“库”、从“圃”到“繁”这一过程的工作,实现优良乡土草种资源的生产推广利用工作,达到为生产推广提供种源的目的,进而实现“繁”和“库”到生产的示范推广和利用。

  • 标签: 乡土草种 育繁 “源库圃繁”体系 生产实践
  • 简介: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草业生产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2015年6月14—17日,内蒙自治区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与种质鉴定试验培训班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自治旗巴彦托海镇召开。

  • 标签: 品种区域试验 内蒙古自治区 呼伦贝尔市 鉴定试验 培训班 种质
  • 简介:用1.2%苦烟乳油、3.3%爱诺·贝雷和2%阿维菌素三种农药对蒙古跳甲进行了室内药效试验。结果为1.2%苦烟乳油1000倍液、3.3%爱诺·贝雷4000倍液对蒙古跳甲聚集期成虫防治效果最佳,可在野外进行药效试验,并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蒙古跳甲 无公害农药 药效试验
  • 简介:蒙古莸为马鞭草科莸属的一种旱生灌木,具有药用、观赏、提取芳香油等较高的经济价值,抗性强,可用于水土保持和园林绿化。容器育苗作为当前广泛应用的苗木生产技术,采用容器育苗对于加快蒙古莸繁育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利用基质和沙土作为原料,研究基质和沙土不同配比对蒙古莸容器苗生长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较为经济、适用的基质配比。结果表明,基质和沙土不同的配比对蒙古莸的苗高度、地径和生物量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沙土比例的增加,蒙古莸高度、地径和生物量随之降低。但处理1、处理2、处理3间的高度与生物量生长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处理1与处理3间地径间有显著地差异,由此可知处理2和处理3为较理想的沙土与基质配比比例。

  • 标签: 配土 育苗 蒙古莸 容器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