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十一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中国草学会理事长马启智出席论坛并讲话重庆市副市长张鸣在论坛上致辞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院士在论坛上发言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在论坛上发言

  • 标签: 中国工程院院士 论坛 草原 委员会 理事长 重庆市
  • 简介:本文通过对目前中国草产业发展的基本形式与功能价值的介绍,分析了草产业发展中的新理念和草产业在不同领域面临的挑战。

  • 标签: 草产业 发展 挑战
  • 简介:近日,蒙草抗旱携手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共同举办了“小草行动·2013-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生态论坛及相关活动。论坛邀请了联合国环境署负责人PeterGilruth皮特·吉尔鲁斯、世界滴灌技术的领军人物AlonTeichtal龙泰、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玉庆、世界著名的基因工程科学家、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万通集团董事长阿拉善SEE协会会长冯仑以及内蒙古蒙草抗旱董事长王召明,著名NGO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北亚区总干事张醒生等,来自全球各地的生态先锋发出最强烈倡议,

  • 标签: 生态文明 中国 联合国环境署 全国政协委员 人口资源环境 基因工程
  • 简介:[本刊讯]11月7日,由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中国草学会联合主办的2013中国草原论坛在重庆市召开。本届论坛紧紧围绕“保护草原生态、建设美丽牧区”的主题,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背景下,探讨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促进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之路,展示业界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实践经验与做法,共商建设美丽牧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之策。来自全国22个省(市、区)的200余名从事草原工作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加了论坛,内蒙古草原学会纪大才理事长和邢旗、刘世明、陈永泉、王召明副理事长廊擞出席了本次论坛.

  • 标签: 草原监理 重庆市 论坛 中国 草原生态保护 草原牧区
  • 简介:草产业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项目的实施以及舍饲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草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能够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缓解天然草原压力,促进农牧民增收,推动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政府、企业、专家及广大生产商、销售商、客户搭建商贸洽谈、技术交流、信息沟通及文化传播信息平台,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和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主办,

  •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 牧草产业 锡林浩特市 锡林郭勒 博览会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 简介:研究以山丹新麦草为材料,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萌动种子、胚芽、二倍体植株幼苗染色体加倍研究,探讨了不同诱变材料的适宜处理浓度和时间,从而比较出最适宜的染色体加倍方法。结果显示:最好的加倍方法是用0.1%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幼苗24h诱变率最高,为62.5%。

  • 标签: 山丹新麦草 秋水仙素 染色体加倍
  • 简介:马铃薯渣是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物,由于其难以利用,多以废物直接排放,不仅是生物资源的浪费,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马铃薯渣含水量高、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果胶和淀粉等可利用成分,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综述了马铃薯渣目前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和相关技术,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标签: 马铃薯渣 成分 加工利用
  • 简介:研究选择不同海拔高度未退化的矮生嵩草草甸草地上的莎草科、禾本科、豆科功能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功能群植物重要值与海拔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升高,莎草科功能群的重要值总体上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禾本科功能群中大部分植物种的重要值随海拔的逐渐升高而增大;豆科植物功能群的重要值随海拔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

  • 标签: 功能群 海拔 重要值
  • 简介:对山野豌豆几种种子发芽试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因采用的方法不同所得的效果也不同,用98%浓硫酸处理山野豌豆种20min,种子发芽率从28%提高到94%;采用60目砂纸磨破种皮与锉磨处理,种子发芽率由28%分别提高至48%与72%;热水处理效果不佳;低温与高温处理几乎无影响。

  • 标签: 山野豌豆 种子 发芽试验 研究方法
  • 简介:地木耳是一种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要的固氮原核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食用和入药,且资源丰富.本文对地木耳的形态与资源分布、营养成分,食用价值、医疗保健价值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地木耳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前景.

  • 标签: 地木耳 营养成分 经济价值 开发利用
  • 简介:分子标记作为一种可以准确快速获得遗传信息的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农学、医学等领域。本文主要综述了燕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分子标记研究进展,对燕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保存措施的制定,燕麦资源新基因的挖掘和种质创新及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燕麦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
  • 简介:植物内生固氮菌是一类重要的固氮微生物资源,其潜在的可开发利用价值越来越受重视。本文综述了禾草内生固氮菌的研究动态、种质资源多样性、侵染途径、定殖方式、作用机理及发展前景,以期为内生固氮菌的进一步开发探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禾本科牧草 内生固氮菌 生物学作用
  • 简介:本文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山丹新麦草幼苗进行染色体加倍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处理浓度和时间是0.10%的秋水仙素处理24h的四倍体诱变率最高,达62.5%。

  • 标签: 山丹新麦草 幼苗 秋水仙素 染色体加倍
  • 简介:以内蒙古高原荒漠草原亚带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草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围封年限群落的组成、群落特征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放牧区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和碱韭为优势种,其累计优势度分剐为0.21、0.20和0.24。围封7a多年生禾草累计优势度高于围封1a和围封2a,其累计优势度为0.39。围封区之间地上现存量围封2a〉围封7a〉封1a,但是无显著差异(p〉0.05)。Margarlef丰富度指数围封1a〉围封2a〉围封7a〉放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围封年限和放牧区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 标签: 围封 短花针茅草原 群落结构 多样性
  • 简介:内蒙古鄂尔多斯东部砒砂岩丘陵沟壑地区侵蚀沟谷发育较多,由于气候干旱、土壤风沙严重等自然条件以及过度放牧、草原开垦、滥采乱挖等人为因素,使沟源区草地严重退化、加重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和景观破碎较严重。自2000年起准格尔旗开始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得到了一定的生态效益。本文主要以准格尔旗暖水乡侵蚀沟壑地区和纳日松镇的开矿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其草原草群的野外调查、草群样地、土壤样品与相关数据对比分析方法,展现了退牧还草以来的沟源坡地和平地草群的恢复状态以及差异。结果表现在以砒砂岩和部分黄土为基岩的地面草群特征以及表层土壤的有机质、机械组成产生变化,说明了退牧还草以来的草原环境差异。表明了草地草群的种类组成、草群盖度、高度和优势度现象等群落特性变化和表层土壤的养分、土壤机械组成等方面也提高了一定的恢复效益。

  • 标签: 准格尔旗 退牧还草 沟源草地 生态恢复
  • 简介:陈山,男,蒙古族,1935年出生于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系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科研工作。1952年在巴彦呼舒第一中学教授植物课。1953年进入内蒙古师范学院蒙受生化班学习,195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 标签: 内蒙古师范大学 陈山 植物学家 科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