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陆良县大部分母猪饲养户,特别是自繁自养的以及饲养母猪出售商品仔猪的饲养户,由于环境、断乳、换厩、挽料、并群、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成为目前影响部分养猪户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环节、也是重点环节,保育仔猪养的好,一是提高了整体育成率,二是为育肥期提高生长速度、日增重、降低料重打下基础,三是降低了保育期以后的死亡率,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益,保育猪养不好则相反,

  • 标签: 保育仔猪 饲养管理 母猪饲养 保育期 商品仔猪 并群
  • 简介:以患子宫炎的后备母猪的脓性分泌物为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培养特性试验、生化试验、16SrRNA同源性比对和小鼠致病性试验,鉴定其中的一株优势菌为具有一定致病力的彭氏变形杆菌。24种常用抗菌药物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呋、氧氟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敏感,对阿莫西林、诺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卡那霉素、林可霉素、大观霉素、替米考星等药物耐药。

  • 标签: 猪子宫炎 彭氏变形杆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疫病。该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呈尖峰式死亡曲线,常伴发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球虫或腺病毒的继发感染,给养鸡场(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一方面是鸡只死亡,影响增重等直接损失;另一方面是免疫抑制,使接种了多种有效疫苗的鸡免疫应答下降或无免疫应答,也由于免疫机能下降,使患病鸡对多种病原的易感性增加。

  • 标签: 鸡法氏囊病 疗效试验 口服液 传染性法氏囊病 治疗 法氏囊病病毒
  • 简介: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多发疾病,给奶业及养殖业造成了巨大危害。据报道,该病在美国的发病率约为46%,在日本平均发病率为45.1%,每年因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50亿美元[1]。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原因众多,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已知的微生物多达220种,其中20余种为常见微生物,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

  • 标签: 牛乳房炎 病原菌分离 药物敏感性试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停乳链球菌 无乳链球菌
  • 简介:为了研究乳用马泌乳饲料在不同养殖方式下对泌乳期伊犁马泌乳量的影响,试验按照年龄、胎次、泌乳期、饲养环境相近原则选择泌乳期伊犁马12匹,随机分为试验组(放牧+补饲)和对照组(放牧),每组6匹,于2015年7月23日—2015年9月6日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产奶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泌乳马平均日产奶量较对照组提高了73.4%,为泌乳马在补饲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补饲 伊犁地区 泌乳马 日产奶量 应用试验
  • 简介:为了解宁夏地区奶牛乳房炎源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从宁夏地区部分奶牛场(牧场、养殖小区)采集临床型乳房炎乳样94份、隐性乳房炎乳样70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细菌分离鉴定得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3株,其中产色葡萄球菌13株(占39.4%),耳葡萄球菌4株(占12.1%),缓慢葡萄球菌4株(占12.1%),小牛葡萄球菌3株(占9.1%),中间葡萄球菌2株(占6.1%),松鼠葡萄球菌2株(占6.1%),腐生葡萄球菌2株(占6.1%),溶血葡萄球菌1株,马胃葡萄球菌1株,人葡萄球菌1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绝对敏感,对林可霉素耐药。

  • 标签: 宁夏地区 奶牛乳房炎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