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生理原因1.1卵泡发育不全及排卵障碍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卵巢内卵泡发育不全,如种间杂种、幼稚病、两性畸形、异性孪生等;雌激素含量低或过高、无排卵、黄体不退化。这些都影响卵细胞的发育排卵。1.2种公畜产生精子障碍或输入不符合质量的精液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及副睾疾病,以及衰老、生殖器萎缩,都可以使精液成分改变而造成不能受精;配种过度缺乏足够量的成熟精子、利用过度疾病致使早衰等都不能产生有效受精。

  • 标签: 生理原因 诊断方法 发育不全 不孕 排卵障碍 生殖器官
  • 简介:猪丹毒是由丹毒杆菌属的红斑丹毒丝菌(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根据病程分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型慢性型。急性败血型在临床中较多见,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经过,常可急性死亡。该型易与其他败血性传染病混淆致使其在临床中常被误诊。病猪体温升高达42~43℃,不食,粪干硬。病猪结膜充血,呼吸困难者结膜发绀。部分病猪耳、颈、背皮肤潮红,继而发绀。

  • 标签: 急性败血型 亚急性型 红斑丹毒丝菌 结膜充血 人畜共患传染病 急性败血症
  • 简介:牛口蹄疫是养牛行业遇到的重要问题,一旦发病扩散速度非常快,无有效诊断治疗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根据牛口蹄疫病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诊断治疗措施。

  • 标签: 牛口蹄疫 诊断 防治
  • 简介: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俗称“大头瘟”,是鸭、鹅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1病原流行病原是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属鸭瘟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在120耀180nm,有囊膜,病毒核酸型为DNA.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鸭或带毒鸭.

  • 标签: 鸭瘟病毒 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病毒性肠炎 防控 诊断 疱疹病毒
  • 简介:鸡的肿瘤性疫病几乎在实行规模化养殖的国家都有发生,肿瘤性疾病一般都在1月龄以后才开始发生,发病初期死亡率并不高,只是导致鸡发育缓慢,增重减慢,是一种消耗性疾病,都在饲养一定时期后机体营养消耗性死亡,并且死亡率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造成的经济损失极为严重。

  • 标签: 肿瘤性疾病 疫病 防制 诊断 规模化养殖
  • 简介:羊白肌病是羔羊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代谢病,临床以运动障碍循环衰竭为症状,病理学上以骨骼肌心肌变性坏死为特征。是由母羊在妊娠泌乳期代谢性硒缺乏所引起。羊白肌病属于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种非遗传性疾病。研究证实:饲料中硒元素含量低于O.1mg/kg,维生素EgZY._,可诱发此病。此病为地方性流行,常见夏秋之间,多发于沼泽、沙土地。易感病例集中在1—5周龄。死亡率高达40%~60%。养殖地,如果严重缺硒,此病发病率高达90%。

  • 标签: 白肌病 防治 措施
  • 简介:犬细小病毒病(CanineParvovirus,CPV)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犬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以出血性肠炎或心肌炎为主要特征,临床症状病初表现为发热,呕吐,呕吐物为食物,呈黏液状,带有微弱腥味。患病后期会出现剧烈呕吐腹泻,粪便稀薄,呈咖啡色或番茄酱色样的血便,并带有特殊的腥臭气味,精神状况萎靡。本人以福清市江镜兽医站就诊的病犬的临床病历资料为调查样本,在调查过程中应用CPV抗原检测方法来确诊CPV病毒,文中着重介绍了CPV的诊断方法防治方案。

  • 标签: 犬细小病毒 临床症状 诊断 预防 治疗
  • 简介: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接触传染性疾病,本病的病源体是冠状病毒属中的猪传染性病毒。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发病。十五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死亡率最高。三十五日龄以后的仔猪在无并发症的情况下死亡率很低。

  • 标签: 传染性肠炎 诊断 防治
  • 简介:畜牧业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之一,而养殖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支柱,其发展尤为重要,传染性疾病对养殖业的危害极大。本文就初夏鸡易感染的传染性支气管炎、马立克病鸡传染性贫血做了简单的介绍,为疾病的准确诊断及时防治提供了重要指导。

  • 标签: 传染性 诊断 防治
  • 简介:南阳地区“仔猪脑炎”的诊断防制李进德,李胜涛,王立景(南阳农校473055)近年来南阳地区仔猪流行一种以全身发抖,严重的神经症状,剖检呈脑膜脑炎变化为特征的疾病,群众称其为“仔猪脑炎”。我们于1993年4月至1994年6月对南阳地区六个县市的仔猪及...

  • 标签: 南阳地区 革兰氏阳性球菌 仔猪 脑膜脑炎 流行病学调查 链球菌
  • 简介:口蹄疫主要是因为感染口蹄疫病毒而引发偶蹄动物的一类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病主要特征为口腔黏膜、乳房皮肤以及蹄部出现水疱溃烂。口蹄疫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并且容易变异,因此一旦发病,常常很难控制消灭。

  • 标签: 猪口蹄疫 诊断 防治 对策
  • 简介:新生仔猪溶血病又称新生仔猪黄胆症或同种免疫溶血性贫血。此病在马属动物的新生仔畜中常有发生,而新生仔猪实属不多。我于2004年4月间在县兽医站偶遇此病,由于及时采取合理措施,疗效显著。

  • 标签: 新生仔猪 溶血病 防治 诊断 溶血性贫血 新生仔畜
  • 简介:四川汉源县马烈乡一养牛专业户2007年4月11日到县局畜牧局兽医站求诊。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诊为牛气肿疽肝片吸虫的混合感染。对其整群牛进行紧急免疫接种驱虫治疗后,经过一周后,整群牛没再出现类似病例。现将此次诊疗过程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 标签: 养牛专业户 混合感染 肝片吸虫 气肿疽 治疗 诊断
  • 简介:杭州某养猪专业户猪场,于2008年9月上旬开始相继发生一种以高热、稽留热、呼吸困难、耳朵发紫、食欲废绝怀孕母猪流产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该病发病率高,速度快,短短3d时间已波及大部分架子猪,而此猪只在25日龄注射过链球菌疫苗、

  • 标签: 猪弓形体病 治疗 诊断 养猪专业户 呼吸困难 母猪流产
  • 简介: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是由副嗜血杆菌(HPS)感染引起的一种以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脑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目前在规模化猪场多见,且主要危害4~9周龄的仔猪,发病率通常在10%~20%,严重时死亡率可达30%以上,特别是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为了促进养猪业经济效益提升,做好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免疫很关键,在此对副猪嗜血杆菌病诊断免疫试验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副猪嗜血杆菌病 诊断 免疫 研究
  • 简介:我县某小型猪场,存栏商品架子猪150余头。2004年9月10日,购进苗猪36头,三天后相继发病,呈暴发趋势。主要表现为高热,厌食,粪便干燥,尿黄,皮肤发白,个别猪发病后皮肤泛红。应用青霉素,丁胺卡那,安乃近等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效果,并出现死亡病例,遂邀笔者前去诊治,经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及血液学检验,最后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猪附红细胞体病 临床症状 病理剖检 血液学检验 防制措施
  • 简介:黑斑病红薯含有翁家酮、翁家醇、甘薯酮等有毒成分,牛吃了有黑斑病的红薯或其加工的副产品会发生中毒。病畜以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间质性肺气肿、后期皮下气肿为重要特征。诊断时可根据有食入有黑斑病红薯及其制品的事实做出初步诊断,但应与肺气肿、牛肺疫、牛出败、菜籽饼中毒、再生草热、白苏中毒等相鉴别。1发病原因黑斑病红薯含有翁家酮、翁家醇、甘薯酮等有毒成分,这种毒素即使经过高温处理也不易被破坏。

  • 标签: 菜籽饼中毒 黑斑病 牛肺疫 红薯 诊断 鉴别
  • 简介:犬子宫蓄脓即是犬的子宫腔内贮存了大量脓液的一类疾病,在临床上多发。笔者在生产中遇到一例京巴犬子宫蓄脓的病例,通过对其进行诊断与治疗,发现对该类病越早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康复的可能性就越大。

  • 标签: 子宫蓄脓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