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正>2008年12月9日,诸暨市暨阳街新安嘉苑的犬主孙某前来宠物门诊部求诊,患犬系一只芬兰狐狸犬(或叫猎鸟犬),1.5岁,体重11千克,体温39.2℃,两个月前产仔3只,属第一胎,幼犬现已断奶,临诊可见外阴部明显肿胀,张开外阴部检查,发现有2.5厘米×3厘米和1.5厘米×1.5厘米左右的二个赘生物,前几天曾因出血不止诊治过,用过一些抗菌消炎药和止血药,症状有所缓解,但增生物尚存,遂要求择日进行手术切除。

  • 标签: 芬兰狐狸犬 宠物门诊 抗菌消炎药 增生物 暨阳 赘生物
  • 简介:<正>猪增生性肠炎(PPE)是由细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肥猪。被感染的猪群死亡率虽然不高,仅有5%~10%,但由于患猪对饲料的利用率下降,生长迟缓,被迫淘汰率升高,猪舍占用时间延长,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 标签: 猪增生性肠炎 生长育肥猪 接触性传染病 占用时间 养猪业 临床症状
  • 简介:增生性肠病(PPE)是由胞内劳森菌引起的猪的接触性传染病。在文献中描述相似疾病的名称还有:增生性肠炎(PPE)、坏死性肠炎(NE)、增生性和出血性肠炎(PHE)、局限性肠炎(RE)、回肠末端炎(TI)、猪肠腺瘤病(PIA)、猪回肠炎(PI)、猪增生性肠道病(PBD)、猪增生性和出血性肠炎(PHE)、猪肺腺肿症候群。

  • 标签: 增生性肠病 猪回肠炎 增生性肠炎 出血性肠炎 防治 国内
  • 简介:犊牛缺钙痉挛是由于血钙降低而引起的一种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的一种疾病。患病犊牛表现发育迟缓、消化不良、全身阵发性痉挛为主要特征,断奶后的犊牛发病较多。病因:本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钙缺乏而使血钙降低引起的。由于饲料或饮水中钙

  • 标签: 阵发性痉挛 神经肌肉 含钙量 消化障碍 饲草饲料 钙缺乏
  • 简介:面对鸡淋巴性白血病在我国养鸡生产中的不断“再现”和局部流行,其危害是有目共睹的,为了寻求有效的相关防控措施,在2006--2013年间,笔者从生产防治的角度对贵州部分地区发生的20余例确诊和疑似禽白血病病毒(Avianleukosisviruses,ALV)感染鸡群病例进行了临床防治实践探索,初步建立了较为有效的中西兽医结合防治方案。防治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案能在5~8d时间将该痛进行有效控制和治愈,临床治愈率均在95%以上,且患病鸡只的肝脏、脾脏、肾脏肿瘤性病灶几乎完全消失。笔者认为这对解决禽白血病(AL)的生产防治、降低患病鸡群的死淘率和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鸡淋巴性白血病 生产防治 中西兽医结合
  • 简介:牛青草蹒跚又叫牛青草搐搦,是由于反刍动物采食了过量的含镁量不足的幼嫩牧草而引起突发的高度致死性疾病。其临床特征:血镁浓度下降、常伴血钙浓度下降,急性型血镁降至0.1-2.5mg/100ml、血钙降至3-11mg/100ml。兴奋不安、肌肉痉挛、呼吸困难、急性死亡。

  • 标签: 蹒跚症 血钙浓度 致死性疾病 含镁量 镁浓度 血镁
  • 简介:适龄母畜不孕,在兽医临床上常见的家畜生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着母畜繁殖和品种改良。由于造成不孕的病因复杂,症状差异较大,治疗亦有困难。为此,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中兽医学辨证施治的原则,反复试验,近几年来,收治适龄母畜不孕

  • 标签: 生殖系统疾病 症状差异 临床实践 中兽医学 品种改良 肾虚型
  • 简介:在母猪的哺乳期.因疾病、饲料营养不足、母体内分泌机能失调、用药不当、后备母猪配种过早或乳腺发育不良等因素造成的泌乳量减少或停止泌乳,总称为缺乳。该病多见于初产和老龄母猪。加强对能繁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及时预防和治疗母猪无乳或缺乳的发生.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母猪配种 缺乳症 防治 科学饲养管理 内分泌机能 营养不足
  • 简介:所谓"僵猪"就是仔猪断乳后不生长,呈现迟滞状态。很多养殖户都因不了解僵猪产生的原因而无法采取相应的治疗对策,只好淘汰,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 标签: 僵猪 浅谈僵 猪症
  • 简介:永清县管家务乡农户杨某饲养的4头商品猪均发生了以皮肤变化不全为特征的皮肤病变,经分析诊断为锌缺乏。1.发病情况农户杨某自购新长白商品肉猪4头,饲喂约一个多月后,猪开始出现皮肤搔痒,掉毛,头、颈、背部、腿部皮肤干燥,被覆较多皮屑,逐渐发展为背部、耳部皮肤裂口,渗出物结成黄痂,局部被毛呈黄油状污染。病猪生长停滞,逐渐消瘦,腹泻并有异嗜表现。2.诊断与治疗病猪症状为皮肤角化不全,可能与营养物质,尤其是微量元素锌不足有关。经了解,杨某开办一小面粉厂,猪饲料以面粉厂生产的小麦鼓皮为主,添加少量玉米面。由于饲料组成过于单一,综合考虑病变特征和小麦鼓的营养特点,诊断为肉猪缺锌。治疗:首先调整饲料组成,以浓缩料为基础配合日粮,减少鼓皮用量。其次,按每千克日粮添加硫酸锌(ZnSO_4·7H_2O)1~2克,直至治愈。皮肤烈口部位洗净后涂擦氧化锌软膏或1%硫酸锌凡士林。

  • 标签: 缺锌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前胃扩张(PDD)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起初该病被称为金刚鹦鹉,因为该病只发生在金刚鹦鹉身上。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时候,该病也开始感染其他品种的鹦鹉了,包括非洲灰鹦鹉,亚马逊鹦鹉,长尾小鹦鹉,玄凤鹦鹉,折衷鹦鹉,风头鹦鹉等。最近几年琵鹭、鹅、巨嘴鸟、老鹰等鸟类也都有该病的报道。

  • 标签: 胃扩张 巨嘴鸟 金刚鹦鹉 亚马逊 年代
  • 简介:观察不同浓度的复方多糖、黄芪多糖(APS)、当归多糖(ASP)及淫羊藿多糖(EPS)对正常罗曼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将260只1d龄健康罗曼雏鸡随机分为13组,每组20只。分别于1d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以及复方多糖、APS、ASP、EPS,连续注射7d。于7、14、21、28、35、42、49、

  • 标签: 中药多糖 淋巴细胞转化 抗体水平 雏鸡 新城疫 皮下注射
  • 简介:禽出血性败血,又称禽巴氏杆菌病。该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常发的一种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因常见病鸡剧烈下痢,因此又称之禽霍乱。急性型以败血和剧烈下痢为主要特征,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慢性型以肉髯水肿和关节炎为特征。本病是危害鸡生产最古老的重要疾病之一。常给养鸡场以毁灭性打击。除鸡外,鸭、鹅都能感染。所以在流行地区,常见鸡、鸭、鹅同时发病和死亡。

  • 标签: 出血性败血症 禽巴氏杆菌病 多杀性巴氏杆菌 烈性传染病 发病率 死亡率
  • 简介:由于气候影响,饲养管理技术落后,一些奶牛场出现母牛趴卧不起,而畜主对此症状缺乏认知,延误了最佳有效治疗时机,致使奶牛被淘汰,给奶牛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分析原因可能是一些疾病的症状,应引起读者重视。

  • 标签: 奶牛场 综合症 饲养管理技术 经济损失 症状 母牛
  • 简介:某羊场内死亡的羊经剖检发现妊娠毒血的死亡比例较高,由此展开调查分析。患妊娠毒血母羊大多由于怀胎个数较多、胎儿体积较大饲料营养不足等原因所引起的病症。

  • 标签: 湖羊 妊娠毒血症 妊娠母羊 怀胎个数
  • 简介:仔猪早期(3周龄-5周龄)断乳作为一项实用技术开辟了母猪生产新领域,是规模化养猪的关键环节之一。但是早期断乳经历了营养、环境和心理三大方面应激,在断乳应激中,以营养应激最强烈,影响最大,由此引起断乳后消化道功能紊乱,出现腹泻症状即仔猪早期断乳综合,最终导致生长受阻。选择适合仔猪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营养物质,对于降低仔猪早期断乳综合发生提高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早期断乳 综合症防治 仔猪 生长发育规律 断乳综合症 营养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