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养殖技术的普及,大多数养殖场(户)已经认识到免疫接种的重要性,但对免疫接种产生的疫苗反应还缺乏正确地认识,所以这里就疫苗反应谈一谈。

  • 标签: 疫苗反应 免疫接种 养殖技术 畜牧业 养殖场
  • 简介:案例一:奶牛口蹄疫灭活疫苗过敏奶牛养殖户曲某饲养奶牛80头,笔者为其注射口蹄疫疫苗,例行了解牛群诸如采食、体况等并确定符合免疫条件。为安全起见,先对其中5头奶牛作小群试验,确定安全后行大群注射。当注射过半时,其中一头4岁奶牛拒于保定,挣扎十分剧烈,几经多人费好大力气方完成注射,可刚拔出针头数秒钟,该牛突然倒地,两眼直视,全身颤抖,舌脱出口腔,呼吸迫促,一时畜主不知所措。据此认定为口蹄疫疫苗过敏,遂常规皮下注射肾上腺素4ml。1min后,患牛震颤消失,呼吸渐缓,3min后,患牛欲站不能,人工辅助后站起,10min后状态如常。

  • 标签: 药物过敏反应 动物疫苗 饲养奶牛 皮下注射 救治 疫苗过敏
  • 简介:荧光免疫层析技术是以免疫层析技术为基础,选择新型荧光纳米材料作为标记物,利用配套荧光免疫分析仪,定量检测样本(血液、唾液、尿液、粪便、组织等)中的被检测物的含量。具有操作简单,稳定性强,准确度高,样本用量少等特点。C-反应蛋白是我们临床上最常用来检测的一项指标。

  • 标签: C-反应蛋白 检测 临床应用
  • 简介:我国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在生猪养殖领域中口蹄疫第一个被国家列入动物强制免疫计划。随着口蹄疫强制免疫工作的实施和推进.口蹄疫免疫副反应也时有发生。疫苗接种到动物体内所产生的与免疫作用无关的不良反应,统称为免疫副反应。口蹄疫免疫副反应在给生猪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动物强制免疫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对猪口蹄疫免疫副反应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也提出了防治措施.旨在能够为基层的防疫人员提供参考,提高免疫质量,使基层的动物强制免疫工作能更顺利的开展。

  • 标签: 猪口蹄疫 免疫计划 副反应 防治 原因 动物强制免疫
  • 简介:为了争夺市场与客户。很多企业都响亮地提出“以顾客为中心”的口号.但真实情况往往是:企业上层心急如焚。言必称“顾客为上帝”.而中下层员工对顾客需求反应缓慢.甚至怠慢顾客。为什么会这样?本文作了深刻剖析.认为靠零零星星的改进不能扭转这种颓势.惟有系统地推进变革.才能使企业真正发生大逆转。

  • 标签: 企业 客户需求 顾客满意度 职能管理 员工参与性 流程优化重组
  • 简介:牲畜在接受免疫注射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轻者出现减食、体温升高、注射处红肿等症状,1~3天恢复正常:重者出现厌食、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皮肤潮红、发抖、流涎、口吐白沫等全身症状,如抢救不及时,能在免疫注射后48小时内死亡,给畜牧业造成一定危害。笔者根据十余年的畜牧工作实践,总结出以下几项减少牲畜免疫注射应激反应的措施:

  • 标签: 免疫注射 应激反应 牲畜 个体差异 注射过程 畜牧工作
  • 简介:动物免疫副反应基层兽医特别关注和担心,为了摸清不同类型和不同厂家的口疫苗免疫副反应情况;不同免疫组合、不同的动物的免疫副反应情况。减轻基层兽医工作的顾虑。我县于2006年5月以来,使用国家生物药厂生产的口蹄疲苗和与猪瘟苗不同组合进行控制试验观察和临床定点观察,给规模场529头猪,农户7243头;81552头;30398头;34195头和周转场70头猪,奶牛26头,山羊68头,进行免疫注射,观察副反应情况。观察结果说明牛羊口蹄疫O-I型二价苗可用于猪的免疫,不同年龄和不同配合使用安全;口蹄疫O-I型二价苗和口蹄疫O型灭活苗免疫注射猪有不同程度的一般副反应,严重剐反应小,注射牛羊副反应小;口蹄疫O型合成肽苗免疫注射猪副反应明显降低,且免疫效果好;口蹄疫苗与猪瘟苗不同组舍副反应差异不大。

  • 标签: 动物 免疫 副反应 观察
  • 简介:概述了动物免疫注射后应激反应的类型及主要临床症状,根据临床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救方法和预防措施。

  • 标签: 家畜 免疫 应激反应 防治
  • 简介:1情戈注射药理作用促进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激素(FSH)的释放,刺激卵泡破裂、排卵,发展成黄体,从而使孕酮和雌激素分泌增加,增强母畜发情、排卵、受孕和泌乳能力。体内过程:因为易被肝脏破坏而失去活性.不易内服,应肌肉注射;进人体内的雌激素.部分从肾脏排出,部分形成肝肠循环。

  • 标签: 注射液 畜牧兽医 黄体生成素 应用 激素分泌 药理作用
  • 简介:相阻断ELISA用于检测家畜血清中的口蹄疫(FMD)抗体。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是检测FMD病毒感染,广泛用于国际贸易中;二是监测免疫抗体,评价FMD疫苗免疫效力,也就是疫苗免疫动物的抗强毒攻击能力。

  • 标签: 中关键点 口蹄疫液相 操作中
  • 简介:动物去势技术,特别是通过阉割睾丸与摘除卵巢手术实现的去势技术。在猪、牛、羊等家畜中已获得广泛的应用,但在小宠物的饲养、繁殖活动中,手术去势技术则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极少应用。然而,近年来,随着宠物犬、猫饲养数量的增加,

  • 标签: 去势效果 去势液 效果观察
  • 简介:腹泻清口服是针对多种细菌、病毒引起腹腹泻而研制的纯中药制剂。本试验为探讨该药对仔猪黄痢的防治效果,笔者进行了试验。试验选择365头7日龄内仔猪作了预防试验,预防有效率达94.2%,治疗仔猪黄痢病129例,其中123例治愈,治愈率达95.4%。结果表明,该药对仔猪黄痢有较好防治效果。

  • 标签: 腹泻清口服液 仔猪 黄痢 药效试验 纯中药制剂
  • 简介:犊牛腹泻是产后不久的犊牛因不能完全适应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种以消化不良.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消化道疾病。此病对犊牛生长.发育、成活都有很大影响,发病后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犊牛脱水,酸中毒等不良后果.对养牛业危害较大。

  • 标签: 犊牛腹泻 复方敌菌净 治疗 口服液 自制 消化道疾病
  • 简介:近日,英媒体对我国最近报告的青海禽流感和江苏、山东口蹄疫疫情陆续进行报道。《泰晤士报》记者文章称,正值世界卫生专家表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对可能的全国性疫情还未有应对准备之后24小时,中国宣布研制出阻止禽流感疫情传播的疫苗,且效果很好,中国农业部已就此类疫苗发出销售许可。据中国官方表示,青海的禽流感疫情已获控制,且未有人员被传染。

  • 标签: 口蹄疫 媒体 反应 中国农业部 禽流感疫情 世界人口
  • 简介:真胃的正常位置是在瘤胃和网胃的右侧腹底,正中线偏右。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真胃形成机械性转移,是一种消化通道梗阻的综合病症。按变位方向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据报道,真胃变位85%~88%在左侧。左方变位时真胃通过留胃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嵌留在瘤胃与左腹壁之间。

  • 标签: 真胃左方变位 放气 穿刺 利用 奶牛 治疗
  • 简介: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疫病。该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呈尖峰式死亡曲线,常伴发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球虫或腺病毒的继发感染,给养鸡场(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一方面是鸡只死亡,影响增重等直接损失;另一方面是免疫抑制,使接种了多种有效疫苗的鸡免疫应答下降或无免疫应答,也由于免疫机能下降,使患病鸡对多种病原的易感性增加。

  • 标签: 鸡法氏囊病 疗效试验 口服液 传染性法氏囊病 治疗 法氏囊病病毒
  • 简介:一、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动物免疫系统是动物自我保护的基础,其作用是抵抗外界有害物质的入侵,保证动物机体的各项功能正常,这也是动物为适应环境而做出的必然选择。随着环境变化,动物免疫系统也在发生变化,所以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免疫系统,只有相对比较适应环境而更容易让动物活下去的"免疫系统"。

  • 标签: 过敏反应 疫苗免疫 原因 动物机体 免疫系统 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