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我县某一羊场于2003年7月20日开始零星发病,几天后爆发到2003年8月22日,全场220只羊相继有88只发病,发病率达40%,死亡56只,死亡率达63.3%,发病年龄在1.5—8月龄,其中4—5月龄多发,死亡羊只多在6—7月龄,病程一般持续3—5天,最后因不食贫血,衰竭死亡。开始畜主疑似营养不良、饲料跟不上,而引起贫血,采用补铁和多种抗生素治疗均无明显效果,经采集粪便送到县畜牧水产局化验,确诊为几种吸虫和线虫混合感染引起发病,经对羊驱虫等综合处理后,病情得到控制。

  • 标签: 山羊 吸虫 线虫 混合感染 防治
  • 简介:浙江大学饲料科学研究所与浙江一星公司经过近15年科研、生产一体型的协作,把纳米科学与动物营养学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营养调控,充分发挥猪的优良遗传特性,研制开发优质、高效、安全型猪肉质改良预混合饲料——饲壮灵。

  • 标签: 预混合饲料 肉质改良 饲壮灵 科学研究所 动物营养学 浙江大学
  • 简介:硫苯咪唑驱除牛肝片吸虫效果好莫静(广西北流县兽医站537400)硫苯咪唑(抗蠕敏),为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对牛的肝片吸虫具有特效。我县地处桂东南部,每年雨水较多,牧草丰盛,特别一些村边、河畔、沟谷低洼地带,一年四季,牧草常绿,是放牧的好去处...

  • 标签: 肝片吸虫 丙硫苯咪唑 肝片吸虫病 消化不良 水洗沉淀法 被毛光亮
  • 简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炎,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现已遍及世界各养鸡国家和地区。我国1980年从进口的鸡群中分离到法氏囊病病毒(IBDV)。1988年开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在我国造成流行趋势,1989~1990年我省少数鸡场发生该病,1991年造成大流行,几乎所有的

  • 标签: 混合感染 法氏囊病 马立克氏病 高免卵黄抗体 腔上囊 大肠杆菌病
  • 简介:任何饲养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奶牛在特定的阶段能够采食适量的平衡营养来达到最高的产量、最佳的繁殖率和最大的利润。全混合日粮(TMR)是对大小牛群均适用的、能达到以上目的的最好的饲养方式,它具有如下优点:避免挑食,特别是对散放式牛场,这一点尤为重要;确定的采食量,精粗料摄入比例合理;便于控制饲料成本;等等。但要达到TMR上述的饲养目的,必须对其关键环节进行科学的管理:1干物质采食量预测:根据有关公式计算出理论

  • 标签: 全混合日粮 采食量 干物质 平衡营养 饲养方法 饲养方式
  • 简介:蛔虫:是一种大型线虫,呈红色或黄白色,有些象蚯蚓,主要寄生在猪的小肠,有时移行到胆囊和胃里,偶尔会发现虫体由口和鼻孔里钻出来,患蛔虫病的猪生长发育不良,严重感染时,变为僵猪,甚至死亡。

  • 标签: 常见 胃肠道 预防 严重感染 胆囊 小肠
  • 简介:我县某养殖专业户饲养固始土鸡2850只,饲养方式为地面厚垫料平养,先后接种过新城疫、法氏囊等苗,28日龄时,鸡群长势一直很好,35日龄时,该鸡群突然发生腹泻,相当数量鸡粪中带血,发病率26%,死亡率占发病率的4%。

  • 标签: 鸡大肠杆菌 混合感染 诊治 球虫 饲养方式 养殖专业户
  • 简介:发病情况孙疃镇某养猪场,饲养猪只400余头,以30-50kg的育肥猪为主,还有少量母猪、公猪和仔猪。5月初,猪群突然大量发病,到我站门诊部就诊时发病134头,死亡31头。经诊断后,淘汰病猪23头,治愈78头,死亡2头。

  • 标签: 猪肺疫 猪副伤寒 混合感染 诊断 治疗
  • 简介: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疫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变性引起的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感染猪瘟病毒的猪抗病力降低.极易并发或继发猪肺疫。尤其是在寒冷、潮湿.冷热交替,天气剧变.拥挤、通风不良等不良条件下.使猪体抵抗力降低.可引起巴氏杆菌大量繁殖.毒力增强而发病.如不及时控制.可造成猪只大批死亡。

  • 标签: 仔猪猪瘟 猪肺疫 混合感染 猪瘟病毒 巴氏杆菌 通风不良
  • 简介:发病情况。河北省临城县西镇村刘某饲养的100多头猪,其中,小猪30头,2个多月龄,引进已有1个多月。2003年9月10日,小猪突然发病,并死亡2头,病猪5头,后来病猪逐渐增多,并波及大猪。当地兽医诊断为猪感冒,按感冒治疗,肌肉注射安痛定、青霉素、磺胺嘧啶,连用3天,不但效果不明显,反而有个别的病猪发生死亡。后来到邢台市兽医院诊治,通过剖检、化验、治疗,使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 标签: 感染病例 2003年9月 混合 猪瘟 发病情况 兽医诊断
  • 简介:近来,我县大渡口镇个体饲养的雏鸭发生了一种以全身浆膜面发生纤维素性炎症,以败血症、心包炎、肝周炎等病理性病变为特征的病毒性疾病,以大面积发生,死亡率在75%左右,而且疫情不断蔓延扩大,对养鸭业危害很大,经济损失惨重,后经综合诊断,确诊为鸭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所致。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混合感染 大肠杆菌 巴氏杆菌 防治 病毒性疾病 纤维素性
  • 简介:近来,我县部分乡镇个体饲养的雏鸭发生了一种以全身浆膜面发生纤维素性炎症,以败血症、心包炎、肝周炎等病理性病变为特征的病毒性疾病,以大面积发生,死亡率在75%左右,而且疫情不断蔓延扩大,对养鸭业危害很大,经济损失惨重,后经综合诊断,确认鸭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所致。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巴氏杆菌 大肠杆菌 混合感染 发病特点 临床症状
  • 简介:动物去势技术,特别是通过阉割睾丸与摘除卵巢手术实现的去势技术。在猪、牛、羊等家畜中已获得广泛的应用,但在小宠物的饲养、繁殖活动中,手术去势技术则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极少应用。然而,近年来,随着宠物犬、猫饲养数量的增加,

  • 标签: 去势效果 去势液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