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进一步挖掘游潜力,重庆市在572公里长的长江三峡重庆段规划了山水园林城市特色景观区、田园风光特色景观区和峡谷风光特色景观区大生态景观体系。

  • 标签: 长江三峡 景观体系 重庆段 生态 景观区 城市特色
  • 简介:红叶在国内已有了很高的知名度,是国内最早的红叶观景区。但由于交通、包装等方面原因,红叶基本没有开辟出旅游线路,也基本没有旅行社组团游览。与已经成为旅游“金矿”的北京香山红叶旅游形成鲜明对比。

  • 标签: 红叶 三峡 商机 极大 重庆 旅游线路
  • 简介:记者杨燕南报道6月5日,由中国绿化基金会、太自然地板和宜昌市林、业局联合举办的大自然地板“我为长江种棵树”公益活动成功举行。活动.的目的在于响应世界环境日“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的主题.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进一步绿化母亲河、保护长江三峡的生态环境.为坝.区打造一条亮丽的绿色风景线!

  • 标签: 长江三峡 公益活动 大自然 宜昌市 地板 世界环境日
  • 简介:现代园林生态经济就是以发展大园林为核心,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先进科技成果与传统经济技术精华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探讨了发展园林生态经济对库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提出通过统筹规划在库区构建沿江特色经济林综合产业带、发展沿江生态旅游产业带、组建库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等措施与对策。

  • 标签: 园林 生态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三峡库区
  • 简介:通过对芭蕉溪小流域2003年降雨特征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芭蕉溪小流域2003年降雨131次,降雨量为1388.5mm,汛期降雨量占年降水量的78.37%;根据降雨类型划分,流域内全年小雨出现的次数为83次,中雨为37次,大雨为12次,暴雨和特大暴雨均为0次,大暴雨出现的次数为1次;次降水时间以6~12h频率出现最多;相当暴雨日为12个,主要集中在4-9月份;各月日平均降雨量以8月份最大,降水强度以9月份最大;流域内月降雨量与其月降雨侵蚀力呈逻辑斯蒂函数关系,次降雨侵蚀力与次降雨量呈现为幂函数关系。

  • 标签: 三峡库区 小流域 降雨特征
  • 简介:重庆市直辖6年来,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先后启动和实施了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唤回库区的青山绿水、保障工程的安全营运立下了汗马功劳。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3582万亩天然林资源进行了较好的常年管护;开展了554.2万亩公益林建设;全面停止了木材的商业性采伐;一次性安置富余人员4954人。退耕还林工程。到今年春季,全市已累计实施退耕还林826万亩,预计年底可累计完成1076万亩,成为全市最大的一项民心工程。绿色通道工程。全市完成绿色通道建设17660公里,累计投入5.8亿元。长江干流生态林工程。规划实施区内的13个区县累计完成营造林48.8万亩。库区百万亩环湖绿色屏障工程。涉及库区沿江147个乡镇,营造林总规模100.3万亩,目前已完成85万亩。百万亩优质笋竹产业化工程。已完成新造麻竹、甜龙竹、杂交竹、毛竹等优质笋竹近40万亩。中德合作重庆造林项目。计划营造林45万亩。到今年春季,已完成营造林31.5万亩。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1059万亩,四旁植树11亿株。世界银行贷款多功能防护林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153万余亩。全市林业重点工程,已累计完成营造林2600万亩...

  • 标签: 三峡库区青山绿水 回顾展望 工程建设回顾
  • 简介:针对库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其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本文以库区坝上库首第一县秭归县的中坝村为例,按照山上部生态防护林带、山中部生态经济林带和近江景观防护林带的“带”布局模式,提出了试验区新农村建设的生态技术措施,并进行了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秭归县中坝村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森林覆盖率由38%增加到78.6%,土壤侵蚀量由4285.7t/a减少到800t/a,全村经济总量由980万元增长到1553万元,同时,就业率、楼房入住率、家电购买率、农村服务设施齐全率、义务教育普及率、合作医疗参与率等都有明显提高,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 标签: 三峡库区 秭归县 新农村 生态
  • 简介:市是我省退耕还林的主要地区,年来,全市共完成退耕还林64.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8.3万亩,荒山还林36.3万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 标签: 三门峡市退耕还林 工程成效 成效问题
  • 简介:长江角洲是目前我国最具吸引力、潜力最大的旅游经济区,对其旅游客源市场结构进行研究有利于明确其客源市场目标层,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客源市场开发战略.本文在分析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长江角洲旅游客源市场时间、空间结构等进行了研究,表明其旅游需求时间分配较均匀,客源市场集中性较强,最后从市场目标层的选择、市场的合作开发、旅游信息一体化等方面探讨了长江角洲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的战略构想.

  • 标签: 长江三角洲 旅游 客源市场结构
  • 简介:7月31日,国家林业局在北戴河召开了全国林业厅局长座谈会暨速生丰产林工程启动会议。会上,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作了“抓好六大工程,推进五大转变,不断开创林业跨越式发展新局面”的重要讲话。随后,省林业厅也组织召开了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全省今后的工作目标和当前的工作重点。通过对这次会议精神的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随着速生丰产林工程的启动,林业的“航空母舰”

  • 标签: 三门峡市 林业 跨越式发展
  • 简介:前不久,重庆市巫山县长江两岸森林工程隆重启动。巫山县绿化委和林业局精心制定了《巫山县长江两岸森林工程及启动仪式植树活动方案》。规划在巫峡口至夔峡口两岸第一层山脊范围,2009年拟在巫峡镇、曲尺乡境内实施面积2000亩,

  • 标签: 森林工程 巫山县 长江 活动方案 重启动 重庆市
  • 简介:4月10日,重庆警备区和重庆市绿化委员会联合组织驻渝部队官兵1000余人在巴南区南泉街道和尚山开展了春季义务植树活动。此次活动共栽植天竺桂、木荷等各类树苗8000余株,植树面积达200余亩。

  • 标签: 植树绿化 部队 长江 义务植树活动 联合组织 重庆市
  • 简介:2011年12月19—21日,第五届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在长沙召开。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马广仁在会上说:近年来,通过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等有力举措,国家投入31亿元,实施了205个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恢复湿地8万公顷,逐步形成了湿地保护和恢复的技术模式。

  • 标签: 湿地保护管理 保护网络 年会 长江 沙宣 国务院办公厅
  • 简介:在对长江口北支湿地植物资源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种子植物的物种组成、区系特征、湿地植物群落类型及其特征和典型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北支湿地分布有种子植物57科157属212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6属6种,被子植物52科151属206种(包括单子叶植物8科31属37种,双子叶植物44科120属169种),主要由草本植物组成。野生植物区系简单,植被演替还处在初级阶段,以湿生的和水生高等草本植物为主,世界广布和泛热带分布型占主导;菊科、禾本科、豆科为植物区系的骨干。海棱蔗草群落、藤草群落、芦苇群落、大米草群落为该区四种典型湿地植物群落,群落的单纯度指数除芦苇群落的较低外,其他种群落均很高,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除芦苇群落的较高外,其他种群落均很低,验证了物种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呈正相关,与单纯度呈负相关的结论。

  • 标签: 长江口北支 湿地 物种多样性
  • 简介:<正>退耕还林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如何“退”,怎么“还”的组织问题至关重要。据反映,目前,一家一户的退耕还林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是你退我不还,难于管理,不利于形成规模;二是分散的农户信息较闭塞,他们之间的互相模仿可能导致营林结构雷同。长江上游地区的四川、云南、重庆3省市结合各地实际,在退耕还林过程中,积极引进市场机制,探索出的多级联营、由龙

  • 标签: 退耕还林 长江上游地区 森工企业 龙头企业 退耕还林工作 股份合作
  • 简介:根据长江流域特别是库区的调查和研究资料,论述了长江流域历史上自然植被的破坏情况,指出自然植被的破坏历史,就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发展史。对库区19个县市50年代与80年代森林覆盖率比较和森林现状分析,表明库区森林植被破坏十分严重,目前森林覆盖率平均只有19.5%;同时库区自然植被出现逆向演替,即植被退化,并指出了植被退化的一般规律。根据对库区不同土地利用状况下土壤侵蚀和产沙情况的调查资料分析,表明这一区域侵蚀产沙的主要面上来源是沿江的农田,库区长江河谷两岸大量存在的崩塌和滑坡也是侵蚀产沙重要的点来源。通过对库区各类土地利用方式侵蚀程度、面积和比例的统计分析,反映出库区土壤侵蚀状况是随着森林植被的逆向演替而相应发展和加剧的,森林植被保护和建设是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的根本性措施。

  • 标签: 水土保持 森林植被 长江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