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目前面临着草场退化严重、水土流失面积扩大、沙漠化面积不断蔓延三大问题。这个州境内有黄河上游最大的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影响到龙羊峡水库的安全和加速青海湖生态环境的恶化。为加快对这里生态环境的治理,每年国家和青海省都拿出大量资金用于生态治理,为了找到好的治理方法,当地政府投资搞了示范基地,摸索着试种一些苗木,但因为缺乏科技人员,成效不大。

  • 标签: 高原地区 生态环境 生态治理 科学技术
  • 简介:两座"小木屋"的主人、82岁的徐凤翔教授的新著《高原梦未央》,近日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发行。总计21万字的《高原梦未央》主要包括"一个自然之子的生成"、"朝圣高原"、"两座木屋"、"千山画外"、"附录",图文并茂、情理交融,展示了徐凤翔数十年的自然考察和心灵之旅。在新书发布会上,徐凤翔更是用自己多年的积蓄自费赠书2000本,送给国内主要自然保护区、林业部门、大学图书馆、西藏区内外相关部门以及青少年等,她还特别赠送绿色中国杂志社50册图书,希望更多宣传绿色的人了解高原,了解高原生态。

  • 标签: 高原 大学图书馆 中国环境 自然考察 自然保护区 出版发行
  • 简介:"这是血雉,在去墨脱路上拍摄到的。为了拍这么一张照片,我们在雪山上连续守了两天。""这是绿绒蒿,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地区才能成活,其生存对于环境、气候有很大要求。欧洲园林中的绿绒蒿最初都是从咱们这里引入的。""这个仅有3毫米长的虫子叫墨脱缺翅虫,从1976年发现至今,直到我们拍到的时候,没有影像留存下来。"……近300平方米的敞开式空间。

  • 标签: 罗浩 墨脱 绿绒蒿 影像记录 血雉 缺翅虫
  • 简介:该文通过对黄土高原旱地果园经不同处理后的集流面相关的经济指标对比分析后认为:对面积为3m×4m、3m×3m的坡面进行有机硅喷涂和压实拍光处理均是提高黄土高原旱地果园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对面积为3m×4m的坡面进行有机硅喷涂处理,效益最好,其9年(从造林至结果)的净现值为37060.28/hm2,其产出投入比最高;对面积为3m×3m的坡面进行有机硅喷涂,效益其次,其9年的净现值为30408.72元/hm2;对面积为3m×4m的坡面进行压实拍光处理后,9年的净现值为25198.68元/hm2.在所有处理中,对面积为3m×3m的坡面进行压实拍光处理的效果最差,9年的净现值为21233.32元/hm2,但产出投入比仍较高,为4.52:1.

  • 标签: 径流集水技术 旱地果园 经济效益分析
  • 简介:基于西藏地区道路设计中交通标志的设计,计算单悬臂式标志的荷载受力,验算其是否符合高原地区的实际情况,并且进行了分析。

  • 标签: 高原地区 单悬臂 荷载 计算
  • 简介:马来西征:据日本《经济新闻》5月19日报道,预测住宅装修材料和用于生产胶合板的南洋材对日本出口价格将上涨。主要产地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已表明为保护森林资源,将于7月上调原木采伐税。

  • 标签: 马来西亚 沙捞越 采伐 原木 保护森林资源 出口价格
  • 简介:从分布、品种、产量等方面对黄土高原特色林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指出黄土高原特色林果业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黄土高原特色林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规模、布局和建设重点,以及从编制发展规划、明确建设任务,科学合理布局、集中规模发展,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提出了黄土高原特色林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建议。

  • 标签: 黄土高原 特色林果业 布局 建设规模
  • 简介:山西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项目自2013年启动以来,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示范县为单位,根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培育出了新时期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新典范。

  • 标签: 山西 黄土高原 林业示范项目 造林
  • 简介: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其成为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最为严峻的地区之一.笔者阐述了黄土高原的生态现状及其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了影响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和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根据黄土高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具体对策.

  • 标签: 黄土高原 生态环境 环境治理
  • 简介:加拿大:俄罗斯提高原木出口税有助于抵消美国锯材市场衰退对加拿大的西部木业公司(TimberWest)的影响。西部木业公司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大的原木出口公司,由于美国木材需求和价格的影响,该公司采取了让树木继续生长而不采伐的策略,公司的季度经济损失高达2330万加元。但俄罗斯的税收政策为其开放了新的市场。

  • 标签: 加拿大 俄罗斯 原木 市场 出口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 简介:在"聚居背景—聚居活动—聚居建设"的景观"三元论"的哲学基础上,风景园林这一综合学科应对黄土高原的人居环境改善产生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黄土高原东部半干旱区环县的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从人居角度分析影响集水造绿的各类因素,从降水、坡度、坡向、河流、泉眼等自然因素以及城镇、道路、水库等人工因素的角度评价集水造绿的适宜性;以GIS技术进行数据整理与量化分级,通过综合考量确定集水造绿的优势地带等级,即适宜度分析;识别集水造绿的"节点"与"路径";规划水绿双赢的空间网络。研究证明,在引入适当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通过"基底—节点—路径"方式构建的集水造绿优势空间网络能够适应人居环境集水造绿的需求。

  • 标签: 集水造绿 气候变化 生态修复 景观三元论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 简介:文章以黄土高原东部半干旱区环县的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在景观化集水造绿空间网络构建的基础上,基于水绿双赢理论,提出了以GIS空间分析技术为支撑的不同汇水区之间的平衡援助策略;指出根据区域内可收集雨水资源量,应优先保证该区域内优势节点和路径中集水造绿的生态需水,提出了测定区域内水绿平衡人为干预度临界点的方法;划分了大、中、小尺度汇水区,指出应根据各汇水区在人为干预度临界点的盈余和亏缺情况进行水绿调配规划;提出了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进程,预测了集水造绿区域的变化趋势.研究证明,以28.35%的人为干预度收集雨水,可以优先保证集水造绿优势“节点+路径”区的植物生长;将盈余区域的雨水收集调配至亏缺的汇水区,优先满足区域内节点、路径的生长,可以实现平衡援助;随着循序渐进的平衡增长,景观化集水造绿的空间网络可逐渐实现,以此作为人居环境改善的核心区域.

  • 标签: 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 水绿双赢 景观化集水造绿 水绿调配与平衡援助 人为干预度
  • 简介:本文根据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和吕梁地区方山县的调查结果,对退耕还林农户的收入现状、趋势以及退耕还林对农户经济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农户整体上属于比较贫困农户,今后在实施退耕还林的过程中还需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在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引入参与式方法,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目前种植业仍然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耕地面积仍然是影响农户收入的主要因素;退耕还林农户的收入结构正在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养殖业和林果业收入近期内可望有较大幅度提高,退耕还林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退耕还林对农户的种植业收入有一定影响,但对家庭总收入没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山西 退耕还林 农户收入 构成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