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北盘江,古称盘江,据《通志》载:“盘江在永宁州城西三十里,源出乌撒(云南)可渡河,流入(广西)泗城界。”又据《水经注》云:“盘江水广百余步,甚有瘴气,朱褒之反,李恢追至盘江,即止。”明《一统志》的形容盘江更是讲得凶险:“源自普畅寨,经普安州境东北。下流合乌泥江、山子江,广百余步,贵州入滇路。沿江上下,绝击汰之迹,水势密泊,水涨时,漂巨木撞舟。峭壁箐岚,人迹难至。”可见北盘江源头来自云南可渡河已是无疑。

  • 标签: 贵州 赏石文化 形态特征 石种
  • 简介: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争相吟诵,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浩如烟海.比如古人咏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表达了文人士大夫清高脱俗的雅趣.清代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高度赞扬了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我国古代画家不仅画竹,还结合其他素材创立各种竹子画体.苏轼爱竹亦画竹,文日:"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诗人称为"三益",并创立了以竹、石为主题的画体.宋元若干画家好写松、竹、梅,称"岁寒三友".世代文人将自身感情融入竹子,将竹子作为"清高、气节、坚贞"的象征.

  • 标签: 竹文化 园林配置 园林艺术 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 园林意境
  • 简介:在假设最佳观赏面整姿前的树相。▲从这个角度再次审视时,千春发现右下方的一个大枝伸展突兀,而且与前面所裁去的枝条▲剪去右下方枝条后的树相。

  • 标签: 盆景艺术 形态特征 树种 产品规格
  • 简介:上部切下来后,不要损坏根,保持原样栽进盆钵,应十分注意新发的根能充分吸收水分和营养。所用盆钵稍大一些,以促进根的生长。由于盆景的造型为悬垂伸展型,钵体还应深一些。至此,该盆景上部的造型基本显露,但下部将如何改作,请看西川先生的构想。

  • 标签: 剥法 实例中 改造盆景
  • 简介:今井千春先生选取盆景素材常常是以改作为目的的,他选材时优先考虑的是素材的可塑性,“这个素材真的能够改作成为具有自己心目中的树格的作品吗?”——不言而喻,这也正是众多盆景爱好者十分关注的地方。

  • 标签: 改作 盆景素材 选取 作品 可塑性 选材
  • 简介:改革开放为当代中国盆景事业的飞跃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精神文明的需求日益增长,业余盆景爱好者群体迅速壮大和一批痴迷盆景的企业家介入,为中国盆景事业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 标签: 中国 盆景 病态美 舍利干 艺术创作
  • 简介:本刊2003年第4期张锋先生《品思“台内”的大陆盆景》一文,笔锋犀利,直述胸襟,不遮不掩指出大陆盆景与海外及台湾盆景的距离,笔者有所同感。对于引经据典、旁证博引地简述大陆盆景流派短长,以往文中也多有客观论述,本人学识疏浅,不敢妄论。但在感读同时,尚有些许补充,仅作管见,与同仁商榷。

  • 标签: 《“台风”中的大陆盆景》 形态特征 树种 产品规格
  • 简介:在对节白蜡树桩盆景制作过程,常常会出现树桩缺枝的现象,使本来十分壮观,能成精品的盆景因缺枝、少条而显平淡一般,毫无特色,如能在关键的部位进行补枝.就能使原来平一常般的盆景增色不少,甚至能成为精品。在湖北荆州不少的盆景爱好者们都对这使人头痛的问题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有的进行芽接:

  • 标签: 自生枝条 靠接技术 对节白蜡盆景 缺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