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采用SSR标记方法,应用20对多态性SSR引物对311份国内外辣椒种质的DNA进行扩增,统计电泳检测结果,使用Powermaker3.25软件计算等位基因数和变异范围,采用Neighbor-Joining法应用DARwin6.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STRUCTURE2.3软件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0对引物共扩增出263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变异范围为2~16个,平均每位点13.15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PIC值变异范围为0.12~0.91,平均为0.823;基于Neighbor-Joining聚类方法将311份辣椒种质分为3组;进一步群体结构分析可将种质划分为3个群体,不同群体间的界限十分明显,且群体间的基因渗透较高。

  • 标签: 辣椒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SSR分析
  • 简介:随着集约化、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建设清洁农村行动的开展,沼气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大力推广应用,为生产生活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改善了农村环境,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次生排放物沼液。沼液为高浓度有机废水,除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氨基酸、维生素和病虫抑制因子等,还有大量的传染病菌,COD含量高达1000-5000mg/L。

  • 标签: 资源化处理 沼液 高浓度有机废水 农村环境 畜禽养殖业 COD含量
  • 简介:以5个辣椒品种为试材,用20%浓度的PEG模拟干旱对辣椒幼苗进行处理,分析了不同品种之间的抗旱性差异。结果表明,青岛红辣王F1、朝天椒(洛研9号)和早生薄皮王干旱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有所上升以及上升幅度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而尖椒(洛研1号和洛研5号)的叶绿素含量则有所下降。脯氨酸、丙二醛、POD、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的含量均有所增加。辣椒不同类型之间其耐旱性表现出显著差异,耐旱性最好的是线椒(青岛红辣王F1)类型,朝天椒(洛研9号)类型次之,尖椒(早生薄皮王、洛研1号和溶研5号1娄删摄弱。

  • 标签: 辣椒 耐旱性 PEG
  • 简介:对109份加工辣椒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干椒中辣椒红色素色价进行测定,探讨农艺性状与色价的相关性。田间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利用超声波提取技术对干椒色素进行提取,然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色价。结果表明,不同辣椒种质的色价存在着显著差异,色价介于4.7567~123.2000,色价最高的种质材料是Pep108,色价值最低的为Pep073;16个农艺性状中,首花节位-9色价极显著负相关(r=-0.325**),果纵径与色价极显著正相关(r=0.279**),肉厚与色价显著正相关(r=0.190*)。辣椒果纵径和果肉厚与辣椒色价关系密切,可为选育高色价品种提供参考。

  • 标签: 加工辣椒 辣椒红色素色价 相关性
  • 简介:番茄Pto基因编码包含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结构域的蛋白,它能抗由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pv.Tomato,Pst)造成的细菌性斑点病。本研究使用PVX系统的体内识别系统测定显示AvrPto在辣椒基因型中被特异性识别。这种AvrPto识别导致非寄主超敏反应(HR),以及PVX::AvrPto融合蛋白在接种辣椒叶组织中的定位,这表明在辣椒中存在与番茄类似的Pto识别机制。然而,辣椒全基因组分析显示没有对应番茄的Pto进化枝,表明在辣椒中有一个Pto识别的替代系统。不过,辣椒基因组中已经鉴定出25个具有高度保守STK结构域的类Pto蛋白激酶(PLPKso对于Ptos和PLPK的STK结构域中的大部分氨基酸位点,非同义(dN)与同义(dS)核苷酸替换速率的比值(ω)小于1。表明纯化选择在进化中起主要作用。然而,一些氨基酸位点在Pto同源物的进化过程中被发现为偶发性正选择,因此,不同的进化过程可能在植物中形成了Pto基因家族。基于RNA—seq数据,PLPK基因和其他Pto通路基因,例如Prf,Pti1,Pti5和Pti6在所有检测的辣椒基因型中都表达了。因此,辣椒中对Pst的非寄主超敏反应可能是由于PLPK同系物对AvrPto效应物的识别,以及Pto信号通路下游组分的后续作用。然而,辣椒中AvrPto的识别可能涉及其他类受体激酶(RLKs)的活性。本研究中鉴定的PLPKs将作为进一步了解PLPKs在非寄主抗性中作用的基础。

  • 标签: 基因组分析 进化过程 蛋白激酶 PTO 基因家族 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