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试验以多肉植物万幼嫩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其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结果表明:初代诱导培养阶段以MS+6-BA1.0mg/L+KT1.0mg/L+NAA0.2mg/L为最佳;快速繁殖阶段以MS+6-BA0.5mg/L+KT0.5mg/L+NAA0.2mg/L最适宜;生根培养用1/2MS+NAA0.5mg/L培养基效果佳。

  • 标签: 万象 组织培养 快繁体系
  • 简介:柑桔灰虫[SympiezomiacitriChao]又名灰鳞象鼻虫,俗称泥翅象鼻虫,属鞘翅目,甲科。以成虫危害柑桔的叶片及幼果,老叶受害常造成缺刻,嫩叶受害严重时被吃光[2],幼树嫩梢被啃食成凹沟或被啃光,使出芽不整齐统一,严重时萎蔫枯死。幼果受害后,

  • 标签: 防治方法 柑桔 危害 象虫 泥翅象鼻虫 原因
  • 简介:近几年.保靖县柑橘高接换种柑橘灰甲危害萌发嫩梢特别严重。如病虫防治做得不到位将造成特别严重后果.整株萌发嫩梢被吃得精光。柑橘高接换种灰甲防治已成为柑橘生产中亟特解决的突出问题。2009年以来,我们在保靖县进行了柑橘高接换种灰甲防治技术研究。现将技术总结如下:

  • 标签: 柑橘生产 防治技术 高接换种 象甲 病虫防治 保靖县
  • 简介:对25%噻虫嗪水分散剂进行防治大马士革玫瑰蚜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噻虫嗪水分散剂8000~12000倍液喷药后1d对大马士革玫瑰蚜虫的防治效果为89.8%~91.74%,喷药后3d防治效果达到97.32%~98.35%,喷药后20d防治效果仍维持在98.48%~99.3%,而且对大马士革玫瑰安全。

  • 标签: 25%噻虫嗪 大马士革玫瑰 蚜虫 药效试验
  • 简介:一要选择2次结果能力强的品种,如玫瑰香、巨峰系品种、康拜尔系品种等。是人工刺激形成2次果。利用夏芽副梢结果:选择夏芽结实力强的品种(如玫瑰香、巨峰等)植株上生长健壮的新梢,开花前,在夏芽未萌发的2~3节上将主梢剪截,促发副梢,使其带穗。如不带穗,在副梢上留2~3片叶,再进行剪截,直至果穗长出为止。

  • 标签: 二次结果 夏芽副梢 葡萄 玫瑰香 品种 结实力
  • 简介:桂林马蹄是桂林传统出口产品,远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2010年全市马蹄种植面积达到1.04万hm2,产量27.59万t,其中以荔浦县、平乐县、全州县、临桂县为多。桂林马蹄栽培长期采用无性繁殖,但以球茎进行无性繁殖时不但繁殖系数低,而且种球携带多种病毒,种性退化,致使产量低而不稳定。自从组培技术推广以来,桂林马蹄种植得到迅速发展。

  • 标签: 组培苗 马蹄 桂林 育苗技术 种植面积 无性繁殖
  • 简介:2011年上半年水果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1—4月份.水果平均批发价格均在6元/千克左右,比2010年同期涨幅在35%以上:5月份水果价格5.73元/千克.比2010年同期高22.51%;6月份水果价格4.68元/千克.比2010年同期高3.49%。

  • 标签: 果树生产 机械化 批发价格 高位运行 水果
  • 简介:通过对沙岛绿道的全面调研,阐述沙岛绿道的设计特点和不足之处,并结合实际对沙岛绿道的管养工作及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力求使沙岛的绿道建设更具完善性和科学

  • 标签: 二沙岛绿道 设计特点 不足 建议
  • 简介:总结了良丰农场第一代柑桔因黄龙病而毁灭,在桂北桔区黄龙病仍十分猖獗,种植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第代柑桔,并获得巨大成功。分析了成功经验对桂北桔区和全国桔区柑桔发展具有的启示。

  • 标签: 柑桔黄龙病 第二代柑桔 经验 启示
  • 简介:以14年生V形双篱架栽培的巨峰葡萄为试材,在下半年的季栽培中设置不同的留枝量处理,探讨其对冬造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67m2以4500~5000条为选定的留枝量。

  • 标签: 柳江县 巨峰葡萄 二季栽培 留枝量 产量
  • 简介:湿地是地球上三类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森林、海洋和湿地)之一。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陆地生态学和水域生态学所无法涵盖的特征,其独特性在于它特殊的水文状况。湿地由于具有广泛的食物链和丰富的生物多样也被称为“生物超市”。它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独特的生境,因此在自然景观保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湿地景观 生态性 湿地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水文状况 自然景观
  • 简介:以高羊茅为试材,开展不同盐浓度对高羊茅耐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羊茅的耐盐不是很强,在0.21%以下的盐浓度范围内可以正常生长,在0.21%~0.43%的盐浓度之间可以存活。我国大部分盐碱土都在1%盐浓度以下,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含盐量在0.5%以下,所以对于高羊茅还具有一定的适种范围。

  • 标签: 高羊茅 耐盐性 生理指标
  • 简介:1保护耕作的含义保护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犁翻耕的一种新型农业耕作技术.利用少(免)耕、覆盖等耕作方法,结合施用除草剂,减少中耕除草的次数,减少对土体的扰动和破坏,增加地表植物留茬,达到保持水、土资源,使土壤能维持在相对高产的一套农艺和农机结合的耕作技术体系之中.

  • 标签: 保护性耕作 种草技术 果园 农业耕作技术 耕作技术体系 耕作方法
  • 简介:对西葫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的研究,有利于其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保存、创新和合理利用。文章分别从形态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3个方面阐明西葫芦遗传多样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

  • 标签: 西葫芦 遗传多样性 进展
  • 简介:文章从住宅区景观构成要素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为地域居住景观的塑造提出建设意见。

  • 标签: 居住区 景观设计 地域性
  • 简介:经过2年的观测研究,对31种引种试验树种在沧州分轻度盐碱地块、中度盐碱地块、重度盐碱地块进行引种栽植试验,观测其生长情况、耐盐碱能力、耐寒越冬情况等生态适应,并结合其观赏进行综合评估,初步筛选出Ⅰ级耐盐碱,表现良好的树种12种;Ⅱ级较耐盐碱,表现一般的树种15种;Ⅲ级不耐盐碱,表现不好的树种4种。且在种植实践中发现,金叶接骨木、金丝垂柳、太阳李、紫叶稠李、蓝叶红花忍冬等树种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可以作为沧州市盐碱地绿化的先锋树种,同时也是优良的彩叶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这些树种的选定将打破盐碱桎梏,改变沧州盐碱地绿化树种的良种选育滞后以及盐碱地绿化树种少的现状,进一步丰富园林绿化树种结构,发挥较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 标签: 沧州盐碱地 耐盐碱树种 引种 适应性
  • 简介:桃穿孔病是桃树上发生最为普遍的叶部病害。主要有细菌穿孔病和真菌穿孔病两类,其中以细菌穿孔病危害最为严重。在排水不良、湿度大、红蜘蛛严重的桃园最易发生此病。如不及时防治,常会引起叶片穿孔脱落,枝梢枯死,果面密布疤痕,严重影响果实外观,给果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该病的识别与防治办法介绍如下。1危害症状桃细菌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染果实和枝梢。

  • 标签: 桃细菌性穿孔病 桃穿孔病 梢枯 防治办法 桃疮痂病 排水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