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7 个结果
  • 简介:准确估算烟田生态系统生产,对于评估区域烟叶产量时空变化特征及研究烟叶产量影响因素至关重要。采用遥感数据地面通量观测数据,对MODIS生产模型攀西烟区典型烟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GPP)评估适用进行初步验证本地参数化,以提高MODIS数据产品攀西烟田生产水平评价可信度。结果表明:采用默认参数GPP模拟值低于观测值,1:1直线回归斜率为0.769,决定系数(R^2)为0.776,效率系数(NS)为0.253,均方根误差(RMSE)为0.268gC·m^-2·8day^-1,模型模拟效果相对较差。基于通量观测数据,对默认参数MODIS生产模型进行本地参数化后,GPP模拟效果明显改善,1:1直线斜率、R2及NS分别为1.001、0.9840.919,RMSE下降至0.0978gC·m^-2·8day^-1,时间动态曲线基本一致,表明参数校正后MODIS生产模型研究区具有较好适用。为进一步利用该模型攀西及西南烟区进行烟田生产评估及水、碳循环过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

  • 标签: MODIS生产力模型 总初级生产力 通量观测 攀西烟区
  • 简介: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001年湖北白肋烟样品7种多酚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白肋烟生长、采收、调制期间多酚含量变化规律.结果发现,下部白肋烟多酚含量采收前已达到顶峰,上部白肋烟多酚在生长过程逐渐积累,其含量调制初期达到最高,超过中部下部烟叶含量.调制开始3周内白肋烟多酚含量急剧下降,减少80%以上,随后下降趋势变缓,不再发生剧烈变化.调制前绿原酸类成分在多酚含量最高,芸香苷等成分次之,莨菪亭等成分最少;当调制结束时,芸香苷含量多酚变为最高.此外,对绿原酸3种异构体白肋烟生长、采收、调制期间含量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

  • 标签: 采收 白肋烟 生长 多酚 酚含量 调制
  • 简介:近年来,中国烟草产业既面临着国外烟草产品进入冲击以及控烟履约双重压力,又担当着为国家财政增税重任,其发展已不能单纯依靠国内需求拉动,更应该积极面向全球需求,开发国际市场。为了精确地测度我国烟草产品国际竞争,构建了国际市场占有率(IMS)、贸易竞争指数(TC)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三个指标,以计量经济学手段分析了我国烟草产品全球市场主要特征及问题。研究发现,我国烟草及烟草产品整体竞争较弱,但烟叶产品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竞争

  • 标签: 国际市场占有率 贸易竞争力 显性比较优势 出口 国际市场
  • 简介:为研究硝态氮含量对调制后烟叶高温贮藏过程TSNA形成影响,设计白肋烟田间施氮肥量试验、室内对烤烟烟叶添加不同浓度硝酸盐试验,并对白肋烟烤烟叶片烟梗分别取样,得到硝态氮含量差异较大样品。将样品高温(45℃)条件下贮藏15d,以低温(10℃)条件下贮藏作为对照,测定所有样品硝态氮TSNA含量。结果表明:烟叶硝态氮含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新调制烟叶硝态氮含量与TSNAs相关较小,高温贮藏15d后,其相关显著增加,烟叶硝态氮含量与高温贮藏期间TSNAs增加量呈显著正相关;白肋烟烤烟均表现出烟叶主脉硝态氮含量远高于叶片,高温贮藏15d后,主脉TSNA增加量显著高于叶片;人工添加硝酸盐试验,随添加硝酸盐量增加,烤烟烟叶硝态氮含量及高温贮藏后TSNA含量显著增加。以上说明硝态氮含量与高温贮藏过程TSNAs形成有密切关系,通过农业措施降低烟叶硝态氮积累是减少贮藏过程TSNA形成有效途径。

  • 标签: 烟草 硝态氮 TSNAS 高温 贮藏
  • 简介:通过人工控水方法模拟干旱条件,对10个烤烟品种进行干旱处理,烟苗旺长期取样测定了生物量,相对含水量,渗透势,脯氨酸含量,MDA含量,电解质外渗等与抗旱有关生理生化指标.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不同烤烟品种抗旱.结果显示相同干旱胁迫下,各烤烟品种对于敏感程度忍耐力存在着明显差异.综合评定大黄金5210抗旱较好,烟100抗旱较弱.

  • 标签: 烤烟 抗旱性 品种
  • 简介:为探究烟叶密集烘烤过程阶段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致香物质贡献率,通过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常规化学成分致香物质)与评吸质量间进行典型相关分析,探索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间关系。通过对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致香物质分别进行因子分析,建立烟叶常规化学成分致香物质评价模型,再根据烘烤各阶段关键点测定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分析各阶段对常规化学成分致香物质贡献率。结果表明:整体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间存在显著相关变片、凋萎变筋阶段对常规化学成分贡献率相对较大,分别为0.56、0.210.15,而干片干筋阶段贡献率相对较小;变片、变筋干片阶段对致香物质贡献率相对较大,分别为0.52、0.330.17,凋萎阶段贡献率较小,而干筋阶段贡献率为负值。由此得出变片、变筋干片阶段是致香物质形成主要时期,凋萎阶段影响很小,干筋阶段有不利影响;而烤后烟常规化学成分形成主要在烘烤前期,烘烤后期基本无变化。

  • 标签: 密集烘烤 常规化学成分 致香物质 贡献率
  • 简介:保持HXD出口叶丝含水率温度恒定情况下,改变RCC循环风温度、RCC出口叶丝含水率、HXD负压、HXD蒸汽施加量、HXD工作风温、物料流量、HXD工艺气体流量7个加工过程工艺参数,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及气质连用技术、内标法定量,测定了HXD出口叶丝21种中性香味成分、10种酸性香味成分、9种碱性香味成分,采用连续流动法测定了烟丝常规化学成分,结果发现:(1)7个加工过程工艺参数变化对烟丝常规化学成分含量、中性香味成分含量、酸性香味成分含量、碱性香味成分含量香味成分总量影响不同。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较小,各种香味成分含量变化较大。(2)RCC出口烟丝含水率、HXD负压、HXD工艺气体流量以及HXD工作风温对香味成分变化幅度影响较大,为保证卷烟质量稳定,应着重关注这4个过程。(3)总结得出了获得最大香味成分含量最佳工艺参数。

  • 标签: HXD 叶丝 香味成分 工艺参数
  • 简介:肯塔基大学长期以来一直研究并推动中耕作物生产保护耕作法。肯塔基农民是世界上接受保护耕作大规模种植玉米大豆首批农户之一。保护耕作用于白肋烟生产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但此前烟农兴趣始终不高。烟农不愿放弃传统耕作方式,缺乏合适移植机技术,对于控制杂草担忧以及更多是近来对于未来生产水平不确定性使得采用保护耕作进展减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关于烟草保护耕作研究再度恢复,引发了关于移植机,杂草控制新概念产生,包括作物管理。

  • 标签: 保护耕作 生产过程 耕作法 白肋烟 肯塔基 应用
  • 简介:准确估算区域生态系统蒸散量(ET),对研究区域水资源利用时空变化特征、评估气候变化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6年1~10月MODIS遥感数据,利用MODIS蒸散量估算模型,结合气象数据对攀西烟区典型烟田生态系统ET进行模拟,并根据田间通量观测数据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精度检验参数化调整,以验证提高MODIS蒸散量模型攀西烟区适用。结果表明:采用默认参数MODIS蒸散量模型模拟值比实测值偏小12.8%,效率系数为0.767,且烤烟生育期前期(DOY105~161)平均相对误差较大。依据田间通量观测数据,对模型中叶片边界层阻抗叶面积指数(LAI)进行参数化后,ET模拟值与实测值动态曲线非常一致,一元线性回归斜率为0.997,决定系数R2为0.835,效率系数为0.808。经独立验证,参数校正后MODIS蒸散量模型研究区具有较好适用,为进一步利用该模型对攀西及西南烟区烟田水热收支平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

  • 标签: MODIS-ET模型 蒸散 通量观测 攀西烟区
  • 简介:为了阐明提高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是否可以提高烟草耐盐能力,本试验以烟草栽培品种K326为对照,研究TaGS1/TaGS2转基因烟草抗盐能力及其机制。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过表达TaGS1/TaGS2烟草与对照相比,根系较发达,烟株生物量较高,TaGS2转基因烟草尤为显著;转基因烟草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GS活性、可溶蛋白含量等碳氮代谢功能均显著优于野生型K326;且转基因株系脯氨酸含量及含水量较高,MDA含量较低,叶片渗透调节能力质膜保护能力比K326强。研究表明TaGS1/TaGS2表达提高了烟草耐盐能力,其高GS活性是维持碳氮代谢抵抗盐胁迫生理基础。

  • 标签: 烟草 GS 转基因 耐盐性
  • 简介:对香料烟陈化过程烟叶化学成分品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香料烟陈化过程烟叶淀粉、总N含量呈现出小幅度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烟碱含量明显下降,还原糖含量表现为陈化前期下降而中后期有上升趋势,不同香型、不同部位香料烟之间化学成分含量变化上存在着明显差异;感官评吸结果表明,香料烟陈化过程总体感官质量及香型特征、香气质量、浓度、杂气、刺激、余味燃烧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通过陈化过程,不同风格香料烟特有的属性特征充分显现.

  • 标签: 香料烟 陈化 化学成分 品质
  • 简介:为明确SOC1基因在叶片中生理作用,克隆到烟草SOC1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全长806bp。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后,获得26棵转基因植株,其中23棵鉴定为阳性植株,转化率为88.46%。与野生型烟草K326相比,获得SOC1过表达烟株开花提前,株高增加,叶片宽大。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SOC1过表达影响叶片中Rubisco大亚基、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基因表达水平,但提高了抗坏血酸氧化酶表达水平;提高了碳酸酐酶活性、蔗糖含量还原性抗坏血酸含量,并降低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表明SOC1可能通过影响氧化还原状态而提高碳酸酐酶活性光合速率。

  • 标签: 烟草 SOC1 转基因 光合 抗坏血酸
  • 简介:采用硝酸-高氯酸混合酸消解烟样,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G-AFS)法检测砷(As),并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线性范围是0~60.0μg·L^-1,平均回收率为100.2%。检测了云南省部分主产烟区旺长期烤烟茎、叶叶脉As含量,并对10组样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As旺长期烤烟不同部位含量差异较大;其含量平均值大小顺序为:下部叶片〉下部叶脉、中部叶片〉上部叶片〉中部叶脉〉上部叶脉〉茎。

  • 标签: 烤烟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
  • 简介: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制造电热式温湿度自控烤烟箱,研究了烘烤过程烟叶淀粉、淀粉酶淀粉同工酶变化,及对色素降解影响.结果表明,烟叶变黄阶段,淀粉急剧降解,48h后基本趋于稳定;淀粉酶活性从烘烤开始逐渐升高,并于36h前后达到一高峰,随后降低,叶片水分40%~45%环境相对湿度70%以上时,淀粉酶活性高,淀粉降解快,淀粉酶活性升高淀粉相对降解量呈动态正相关(rNC89=0.7517*,r云烟85=0.4479),叶片水分含量降至10%左右时,淀粉酶仍保持较高活性,但降解量很小,含量几乎趋于稳定.淀粉同工酶电泳胶板上明显可见3条酶带A、B、C,初步确定为a-淀粉酶、β-淀粉酶、R-淀粉酶;β-淀粉酶活性最高,且同工酶活性生理生化酶活性测定结果相一致.烘烤过程淀粉色素降解规律相同,数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rNC89=0.9649**,r云烟85=0.9428*.

  • 标签: 烟叶 烘烤 淀粉 淀粉酶 色素
  • 简介:为进一步纯化烟叶群体,提高烟叶品质。对我国5种类型(烤烟、白肋烟、香料烟、马里兰烟晒红烟)13个主栽品种烟叶(2003-2004年调制)烟碱转化株比例转化程度分布进行了分析测定。白肋烟品种杂交种存在严重烟碱向降烟碱转化问题,总转化株占烟株群体比例除B37外,均在30%以上;烤烟品种烟碱转化问题相对较小,转化株比例低,且多为低转化株,所测品种群体总转化株比例不超过7%;香料烟马里兰烟群体总转化株比例偏高,分别为10.0%9.84%,而且有一定比例高转化株;晒红烟转化株比例较低。

  • 标签: 烟草 生物碱 烟碱 降烟碱 转化 转化株
  • 简介:烟株生长早期鉴别转化株,需要对转化株烟碱转化进行诱导以使转化性状充分表达,但同-基因型材料不同生长条件下经诱导产生烟碱转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本试验旨在探讨转化株烟碱基础含量对诱导后烟碱转化程度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打顶增施氮肥造成烟碱基础含量增高可显著降低诱导后烟碱转化程度.温室条件下,通过调节氮肥施用量获得具有不同烟碱含量植株,以白肋烟TN90高转化品系为材料试验表明,当烟碱基础含量超过2.0%时,烟碱向降烟碱转化不完全,随着烟碱含量增高,烟碱转化百率几乎呈线形下降.采用由高转化系非转化系杂交F1植株为材料进行试验,发现烟碱转化百率随烟碱含量下降趋势更加明显.采用低转化株自交分离后代进行试验,发现在低施氮水平下对转化株进行诱导鉴别的有效高于高施氮条件下对转化株诱导鉴别.因此,使烟株维持较低烟碱水平有利于转化株特别是低转化株有效鉴别.

  • 标签: 烟草 烟碱 降烟碱 转化 转化株 去甲基
  • 简介:以拟南芥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施用花生壳作基肥烟草叶基因表达结果表明,22810个基因微矩阵点中,有效差异表达(logratio值≥1或logratio值≤-1)基因有54个,上调35个,下调19个。其中包括与植物抗病、脂类代谢、光合系统以及标志烟株碳代谢指标的基因、蛋白质链合成延伸阶段交替与核糖体结合、呼吸链电子传递NADH脱氢酶亚基,以及与ATPase有关基因。此外,还检测到22个未知功能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施用花生壳作为基肥对烟草生长发育影响是综合、多效、明显

  • 标签: 烟草 花生壳肥料 基因差异表达 基因芯片
  • 简介:为探明各影响因素对工序加工质量影响,采用田口方法——稳健设计对筛分加料工序进行了较为系统质量评价与参数优化。结果表明:1)热风温度对加料后叶片平均含水率温度影响均为最大,简体转速对加料后叶片平均含水率温度影响均为最小;2)物料流量对加料后叶片含水率温度波动影响均为最大,筒体转速对含水率波动影响最小,蒸汽压力对温度波动影响最小;3)为减小加料后叶片含水率温度波动,以质量损失最小化为原则,各因素水平最适组合为:热风温度75℃、蒸汽压力0.35MPa、物料流量4000kg/h、筒体转速13.5r/min;4)综合各因素对加料后叶片含水率温度影响大小,可将热风温度物料流量视为重要因素,蒸汽压力视为调节因素,简体转速视为次要因素。

  • 标签: 稳健性设计 SN比 筛分加料 质量评价 参数优化
  • 简介:2013年5月7日-8日,CORESTA特种分析物学组无烟气烟草学组瑞士日内瓦(Geneva)召开会议,中国烟草总公司派团参加了此次会议。

  • 标签: 中国烟草 日内瓦 烟气
  • 简介:通过化学及感官指标分析,将库存晾晒烟叶原料分为5个香型种类;基于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合配方经验,组建了晾晒烟叶模块,综合比较认为模块B较优;将模块B按5%比例添加到红山茶(软)叶组,烟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块添加能有效降低焦油及CO含量,增加卷烟浓度、香气丰富、透发性及甜润感。

  • 标签: 晾晒烟 模块 烤烟型卷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