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烟草生产的最后环节是调制,它是体现田间潜在效果的方法。许多因素可能干扰调制过程,必须注意管理,主要的因素是外界气候条件和烟草组织的特性。

  • 标签: 设备 晾制 烟草生产 调制过程 气候条件 多因素
  • 简介:9月19日,湖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烟草学会联合举办科普日活动。活动结合全国科普日“创新驱动发展,科学破除愚昧”主题,围绕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大力传播新发展理念、大力倡导创新创造创业、大力促进公众理解高新科技,重点开展“四个”活动,即举办次科普讲座、编印本科普手册、在杂志上开设个科普专栏、举行场科技成果展览。

  • 标签: 湖南省 科普 烟草 科学精神 科学知识 高新科技
  • 简介:、致烟农的信宣传今年的烟叶收购面临新的形势、政策和要求,确保烤烟工作顺利运行,维护广大烟农的利益。二、烘烤技术培训全面落实三段四步式烘烤工艺(三段:变黄、定色、干筋,四步:黄片阶段、黄筋阶段、干片阶段、干筋阶段)。

  • 标签: 烟草 烘烤工艺 烟叶收购 技术培训 烤烟
  • 简介:为更好地收集烟叶生产线信息,提高烟叶生产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基于日照烟叶生产标准化体系,从分析烟叶生产技术员的工作内容入手,设计开发了烟技员手机APP。该软件覆盖整个烟叶生产周期,有效汇集烟技员工作阶段数据,可形成从面积落实到采收烘烤完整的信息化工作档案,进而汇总形成覆盖全市的烟叶生产大数据库。通过该软件,烟技员可随时查看前期工作记录以及上级发布的政策、文件、通知和生产技术资料,管理部门也能够随时了解生产线实情,并可利用视频通话和GPS定位等功能现场调度线工作。该软件为烟叶信息化解决“最后公里”提供了可借鉴的操作方案。

  • 标签: 烟叶生产 信息化 大数据 烟技员 APP 烘烤
  • 简介:为有效获得蚜茧蜂基因组DNA,并保留其虫体做形态鉴定。本文对常规试剂盒提取方法(柱离心法)进行改进,采用穿刺法提取7种蚜茧蜂的基因组DNA,同时以研磨法提取4种常见蚜茧蜂成虫基因组DNA做对照,比较两种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的纯度和产量,并通过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扩增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穿刺法能从单头蚜茧蜂中提取DNA而不影响形态鉴定。该方法提取的DNA产物产量在29~55ng/μL,提取物的OD260/OD280在1.51~1.91,可以稳定地进行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扩增,PCR扩增条带清晰完整。

  • 标签: 蚜茧蜂 基因组DNA DNA提取 PCR
  • 简介:为建立不同产区及风格烤烟烟叶与化学指标之间的关系,对2005~2009年湖南省、河南省、福建省和云南省等4省份共计1040份烟叶样品的21种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并利用MiningTree模型进行分类-回归决策树(C&RTanalysis)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从21个烟叶化学成分中,共筛选出14个特征化学指标,其中钾和硝酸根为4省烟叶共有特征化学指标;(2)湖南、河南、福建和云南4省份识别概率最高的特征化学指标分段组合(Segment)分别为:还原糖(≤24.93%)、钾(〉1.98%)、pH值(≤5.37)(p=0.658);钾(≤1.98%)、灰分(〉11.03%)、水溶性灰份碱度(≤0.49)、硝酸根(≤0.06%)(p=0.776);还原糖(〉24.93%)、钾(〉1.98%)、硝酸根(≤0.06%)、蛋白质(〉5.01%)(p=0.914);钾(≤1.98%)、灰分(≤11.03%)、水溶性总糖(〉28.94%)、硫酸根(≤1.43%)(p=0.957)。分类-回归决策树方法在建立烤烟化学成分识别模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烤烟 产区 化学指标 识别 分类-回归决策树分析 MINING
  • 简介:烟叶采烤是烟叶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黔西南州安龙县依托烟农综合服务合作社,采取“6+6S”烟叶采烤体化服务模式,即6道操作工序(将烟叶采烤划分为成熟采收、鲜烟运输、分类编竿、分类装炕、专业烘烤、下炕初分称重),“6S”现场管理(整理、整顿、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具有流程作业工序化,组织管理车间化,采烤操作标准化的特点,实现了烟叶生产组织化程度、烟叶采烤质量的提高和过程的精准把控,具有定推广价值。

  • 标签: 烤烟 烟农合作社 采烤一体化 “6+6S”服务模式
  • 简介:本研究探明了苯乙酸(PAA)对烟草单倍体植株叶脉切段培养步成苗的效应,发现PAA与NAA、6-BA配合使用能有效促进步成苗的发生.试验证明PAA对步成苗的促进效应与各种激素浓度配比和基本培养基的种类有关,与基因型的关系不明显.烟草单倍体植株叶脉切段培养步成苗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PAA20mg/L+NAA0.5mg/L+6-BA1.0mg/L+谷氨酰胺50mg/L+麦芽糖30g/L.试验还证明,与2,4-D诱导产生愈伤组织途径的多级成苗培养相比,本研究建立的PAA步成苗培养具有以下优点:1)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2)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质量,有效提高愈伤组织分化率;3)成苗率显著高于多级成苗;4)再生植株具有更好的幼苗素质;5)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变异率也显著低于多级成苗;6)获得双单倍体植株的频率显著高于多级成苗;7)能有效缩短培养周期、节约成本.

  • 标签: 苯乙酸 单倍体植株 体细胞组织培养 一步成苗
  • 简介: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18个木霉菌株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扩增结果表明,18个引物均反映出18个菌株间的遗传多态性,供试18个木霉菌株的RAPD分析与其生防效果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引物OPA-04与OPA-13对木霉菌全基因组DNA具有特征性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种间的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鉴定的结果趋于致.以欧氏距离5.0~5.5为适宜的阀值范围,RAPD遗传标记木霉菌可以作为该菌分类的有效手段之.

  • 标签: 木霉 RAPD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目前在卷烟研发过程中,实验室烟丝加料加香小样制样环节仍多采用手工配料配香,存在精度低、均匀性差,及烘烤后烟丝水分精度无法精准控制等问题,突出体现为中小样制样与大线中样存在品质差异,这是个行业共性问题。我们研制了台可实现实验室卷烟小样制样过程自动化配料、配香、加料、加香及烘丝功能的高精度自动化加料加香烘丝体化微型设备。应用效果显示:1)其调配精度与调配中心大线生产的精度基本致。2)微型设备调配料、香与大线生产调配料、香相似度分别为99.11%、98.26%;微型设备烟丝加料加香均匀度为98.79%;3)经感官评价,微型设备处理烟丝制成的卷烟感官质量与大线生产样差异值为0.5分,明显优于人工操作效果。说明该设备能有效模拟大线生产过程,有利于提高研发效率。

  • 标签: 高精度 自动化 烟草加料加香 一体化
  • 简介:对烟草品种K326叶片的发生和叶面积扩展规律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K326烟草叶片的出叶速度前期慢、后期快,前期(4~8叶)5~6d、中期(9~18叶)2~3d、后期(19~34叶)1~2d出片叶.叶片的长宽比在1.45~2.63之间,长宽比在低位叶处较小,随叶位的上升而增大,在高位叶又有所下降,打顶后的高位叶长宽比值下降较小.各叶位叶片长、宽和叶面积均有相似的扩展规律,用Richards方程拟合有很高的拟合度.使用该方程,可以获得些与烟叶生长、发育和烟叶生产相关的生长参数.平均而言,达到最终叶面积半的时间约需16.4d,生长速率达最大值约在出叶后14.77d.达到最终叶面积99%的实际生长期约需36.8d.打顶后,叶片的实际生长期更长.各叶位的长、宽和叶面积随叶位的增加而增加,至25叶后,增加的幅度变小,这种变化趋势也可用Richards方程较好的描述.

  • 标签: 烟草叶片 打顶 积温 RICHARDS方程
  • 简介:为有效评价卷烟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基于物理指标、烟丝常规化学指标和主流烟气化学指标,进行多特征统计分析,进而采用相似度分析建立了不同批次卷烟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考察了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程度。结果表明,相似度方法可有效检验不同批次卷烟的质量波动情况,得到的结果与感官评价得到的结果基本致,同时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可良好地区分不同牌号的卷烟样品。说明,基于多特征指标的相似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可以为卷烟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定量描述方法。

  • 标签: 卷烟 质量稳定性 多特征 相似度分析 主成分分析
  • 简介:以湖南主产烟区烤烟样本为材料,通过对烟叶外观质量和评吸质量的量化评定以及对烟叶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的测定,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评价指标间的典型相关性。结果表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评价指标间均存在显著典型相关关系,烟叶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外观质量与物理性状;烟叶质量不同评价指标的关系程度是不样的,在烟叶质量组间关联上起主要作用的外观质量评价指标是成熟度、叶片组织结构和发育状况,物理性状评价指标是叶片厚度、单叶重和叶质重,化学成分评价指标是烟碱和还原糖,评吸质量评价指标是香气量、香气质和灰色。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来简化烟叶质量评价指标是可行的。

  • 标签: 烟草 典型相关分析 外观质量 物理性状 化学成分 评吸质量
  • 简介: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以卷烟烟丝化学指标为自变量对小同品牌的卷烟进行判别分析,构建判别甬数,并对判别函数的判别效果进行榆验。结果表明,总糖、pH值、总挥发碱、果糖、葡萄糖、蔗糖、马来酸、柠檬酸、油酸、己酸、辛酸、苯甲酸、癸酸、3-羟基-2-丁酮、2-羟基-3-甲基-2-环戊烯-1-酮、氧化异佛尔酮、金合欢基丙酮、寸拜醇等18个变量进入判别函数,由判刖函数的方差分析可知判别函数具有显著意义;用自身验证法和交睁:检验法对原样品进行网判,同判准确率均为100%,新样品的判别准确牢达到100%,判别效果良好。

  • 标签: 卷烟 烟丝 化学成分 逐步判别分析
  • 简介:运用HP滤波法对1978年-2005年河南烤烟生产进行了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分析,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对河南省烤烟产量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烤烟移栽面积及受灾面积是引起烤烟生产波动的主要原因,因此熨平烤烟生产波动要稳定移栽面积,二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注意发挥价格的导向作用,并考虑建立“补贴于土”的政策,实现植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 标签: 烤烟 生产波动 HP滤波法 逐步回归
  • 简介:选用6个对PVY抗性有差异的烟草品种,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方法,研究了烟草对PVY^N抗性遗传规律。结果发现:烟草PVY^N抗性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参试品种间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存在极显著差异,V.SCR的GCA最高,其次是VAM,是对PVY^N抗性的高值亲本,K326的GCA最低,其次是NC95,是对PVY^N抗性的低值亲本。通过V.SCR×K326和VAM×TN86组合证明了V.SCR和VAM两个亲本的SCA均表现较高,有进步研究利用的价值。参试品种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数量不同,V.SCR的抗性和NC95的感病性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TN86的抗性和K326的感病性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环境对显性基因的表达有较大影响。狭义遗传力较高(h^2N),2003年为81.7%,2004年为74.43%,表明抗性基因可以通过基因累加的方式在后代中表现出来,宜早代选择。

  • 标签: 烟草 双列杂交 PVY 配合力 抗性遗传分析
  • 简介:贯彻落实“卷烟上水平”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需要准确把握“卷烟上水平”的提出背景、深刻内涵和路径措施。分析认为,“卷烟上水平”是在烟草行业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同时面临深刻变化的内外环境和改革动力有所减弱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要从“卷烟上水平”是行业场新的重大变革、是行业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是项综合全面的系统工程的角度全面理解其深刻内涵,并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做强做大知名品牌、改革资源配置方式、抓好综合配套建设等方面积极谋划路径措施。

  • 标签: 上水平 背景 内涵 路径
  • 简介:采用全基因组454个SSR位点对96份烤烟种质资源进行了群体分型,获得有效等位变异1038个。NJ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3个类群,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当K=3时,ΔK值最大。同时对该供试材料在4个环境进行了烟叶钾含量测定,其频率符合正态分布。采用混合线性模型(MLM),进行了标记-性状关联分析,获得11个烟草钾含量的关联标记。通过不同基因型的钾含量对比,获得5个高钾优异等位变异。为验证这些优异等位变异,本研究又利用这5个关联标记扫描了其他130份烟草种质,获得了致的结果。表明可以利用这5个高钾等位变异对烟草种质资源进行定性筛选,促进烟草高钾种质的利用和品种选育。

  • 标签: 烟草 高钾 关联分析 SSR标记 优异等位变异
  • 简介:回顾了我国混合型卷烟发展的曲折历程;分析了近年来中式混合型卷烟所呈现的销量下滑、结构偏低、状态走弱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面临的消费需求不旺、行业政策不利和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动力不足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应从保障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充分重视中式混合型卷烟发展的意见,并从政策支持、原料保障、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 标签: 中式混合型卷烟 调查分析 政策建议
  • 简介:以我国主产烟区的主栽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测定了3个等级(C3F、B2F和X2F)共计391份样品的烟碱含量和物理性状,分析了烟碱含量与物理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烟碱含量和物理性状在样品间存在着广泛的变异;在定范围内,烟碱含量与上部叶单叶重呈显著正相关,与上、下部叶长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与中、下部叶宽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与厚度和叶面密度均不相关;烟叶烟碱含量与上部叶单叶重的关系可用S形曲线^↑y=e^(1.484-2.041/x)来描述,与上、下部叶长的关系可分别用逆函数^↑y=8.225—265.570/x和^↑y=0.427+105.053/x来描述,与中、下部叶宽的关系可分别用二次函数^↑y=0.533+0.316x-0.010x^2和^↑y=-0.157+0.307x-0.009x^2来描述,且均达到显著水平,烟碱含量与其他物理性状的曲线回归不显著,表明曲线回归般较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更有效。简单相关、曲线回归和次数分布3种方法结合可以较好地反映烟碱含量和物理性状的内在关系。

  • 标签: 烤烟 烟碱 物理性状 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