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9 个结果
  • 简介:基于2007-2008年浙江省市场销售农产品中毒死蜱和氯氰菊酯残留的监测数据及浙江不同人群的各类食物摄入量和体重数据,采用分布点评估的方法,评估了浙江省20个不同年龄、性别组人群毒死蜱和氯氰菊酯的长期膳食暴露风险水平。结果表明,浙江省不同年龄、性别组人群毒死蜱长期膳食暴露带来的慢性风险仍控制在较低水平范围内,只有当长期食用毒死蜱残留超过监测资料中的99th百分位点值(蔬菜、水果和大米分别为0.395,0.165和0.011mg/kg)的食物时,才可能产生不可接受的较大风险。而氯氰菊酯的膳食暴露风险更低,即使长期持续食用的果蔬产品中氯氰菊酯残留都达到监测资料中的最大残留值(蔬菜和水果分别为1.830和0.519mg/kg),其膳食暴露风险仍属于可接受水平。对膳食暴露的贡献率分析结果显示,蔬菜类食品仍是浙江居民毒死蜱和氯氰菊酯膳食暴露的主要来源,控制蔬菜[特别是青菜(greengrocery)、芹菜(celery)和白菜(Chinesecabbage)]中毒死蜱和氯氰菊酯残留是降低这2种农药膳食暴露风险的关键。

  • 标签: 膳食暴露 风险评估 毒死蜱 氯氰菊酯 残留
  • 简介:生态环境部督察组这次动真格了根据群众举报,生态环境部组成督察组于2018年3月中下旬对江苏省盐城市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辉丰公司)严重环境污染及当地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不力问题开展了专项督察。辉丰公司是全国农药行业的大型企业,也是一家上市公司,年产原料药、制剂20余万吨,附产蒸(精)馏残渣残液、蒸发析盐等危险废物约1万吨,主厂区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

  • 标签: 危险废物 废水 处置 生态环境 新材料产业 环境污染
  • 简介:从钙粘蛋白介导苏云金杆菌晶体(BtCry)毒素对害虫的毒杀过程、钙粘蛋白重复区和近膜区BtCry毒素的分子间作用涉及的结合位点及可能的互作机制等方面,综述了钙粘蛋白片段BtCry毒素协同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昆虫钙粘蛋白某些片段在非折叠状态时,可BtCry毒素形成寡聚体,从而增加BtCry毒素对靶标害虫的毒杀活性。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BtCry毒素毒杀害虫的能力,克服害虫抗药性,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苏云金杆菌 晶体毒素 钙粘蛋白 增效 综述
  • 简介:利用荧光标记法及分子模拟法,研究了氟虫腈昆虫γ-氨基丁酸(aminobutyricacid,GABA)受体的相互作用。荧光标记试验结果显示,氟虫腈家蝇脑内GABA受体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其最大结合量[RT]值和亲和常数K_d值分别为(21.3±2.5)pmol/mgprotein和(109±9)nmol/L。分子模拟结果显示:氟虫腈果蝇RDL受体间形成3条氢键;两者之间的CDOCKER的相互作用能为–137.93kJ/mol。试验和理论两方面均证实,氟虫腈对昆虫GABA受体的强亲和性是导致氟虫腈对昆虫产生高毒性的重要原因。

  • 标签: 氟虫腈 昆虫 Γ-氨基丁酸受体 分子模拟 荧光标记
  • 简介:首次尝试将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盐阳离子改性的有机膨润土(CTMAB-Bents)用作乙草胺的吸附剂和控制释放载体。结果表明,原土(Na-Bent)相比,CTMAB-Bents对乙草胺的吸附能力提高3-5倍,且吸附能力改性膨润土所用CTMAB量成正相关。吸附等温曲线符合Freundlich经验方程,相关系数R〉0.99,吸附能力主要取决于乙草胺在水和有机膨润土间的分配作用Na-Bent相比,CTMAB-Bents可以显著抑制乙草胺的释放速率,对乙草胺的半数释放时间(t50)介于20CTMAB-Bent制剂的6.57h100CTMAB-Bent制剂的19.0h之间,并随改性膨润土对乙草胺吸附能力的提高而延长。释放动力学曲线符合Ritger和Peppas方程,n值(0.429-0.618)接近Fickian扩散模型,说明乙草胺在有机膨润土中的释放主要受到扩散控制。

  • 标签: 乙草胺 除草剂 膨润土 控制释放
  • 简介:综述了酵母乙酰乳酸合成酶(ScALS)磺酰脲类除草剂氯嘧磺隆(chlorimuron-ethyl,CE)形成的复合物在0.28nrn分辨率下的晶体结构及拟南芥乙酰乳酸合成酶(AtALS)磺酰脲类和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复合物的三维结构。除草剂的分子结构酶、底物并不相似,但它们酶形成的复合物可阻断底物进入酶活性位点通路而起抑制作用。连接磺酰脲的10个氨基酸残基同样连接咪唑喹啉酸,另有6个残基只磺酰脲而不与咪唑喹啉酸相连,有2个残基只咪唑喹啉酸而不与磺酰脲相连,即两种抑制剂占据了特别的重叠位点,但以不同方式连接。抗性杂草的产生是因为突变株ALS的残基位点变异,从而引起除草剂ALS结合方式的变化。这些研究对进一步理解除草剂靶分子的作用方式及除草剂的分子药物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乙酰乳酸合成酶 磺酰脲类除草剂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 分子机理
  • 简介:通过室内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研究了在3%阿维菌素微乳剂中添加不同量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Silwet408后,对药液的表面张力及在苹果叶片上接触角的影响,以及添加助剂后药剂对苹果红蜘蛛Panonychusulmi和苹果绣线菊蚜Aphiscitricola毒力及防效的变化。结果表明:Silwet408能有效降低3%阿维菌素微乳剂药液的表面张力及其在苹果叶片上的接触角,且在试验添加量(质量分数)3%~10%范围内,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均随助剂添加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添加Silwet408可显著提高3%阿维菌素微乳剂对苹果红蜘蛛的毒力及田间防效,但对苹果绣线菊蚜的毒力和田间防效则无明显影响。研究表明,在杀虫剂中添加增效助剂以提高药效时,除了需考察该助剂能否显著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及在靶标上的接触角外,害虫种类也是需考虑的因素之一。

  • 标签: 阿维菌素 微乳剂 Silwet 408 表面张力 接触角
  • 简介:新环保法实施至今已近半年。6月15日,环境保护部在官方网站通报了今年以来新法及配套办法执行情况,提出各级环保部门充分运用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以及移送行政拘留等手段,执法力度日益加大,同时加强司法机关联动,积极推进两法衔接。在这一背景下,石油和化工行业在意识上和行动上均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 标签: 环保法 执行情况 官方网站 环境保护 环保部门 执法力度
  • 简介:由福建浩伦集团和中国农大作物化控中心共同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玉米专用调节剂——玉黄金和大豆专用调节剂——豆歌经过农业部药检所安排的两年五地正规大田试验和在全国208个玉米、大豆主产县(市)示范推广,试验证明产品具有防止倒伏、抗病抗逆提高产量、促进早熟等显著功效。能有效解决玉米倒伏、

  • 标签: 调节剂 玉米 增产作用 专用 大豆 国家863计划项目
  • 简介:为合理协调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在室内测定了昆虫病原线虫杀虫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bacteriphoraH06(150~300条/虫)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naodoriphaga幼虫(韭蛆)的侵染致死率为1.2%~23.8%。4种杀虫剂对韭蛆的LC50值为0.34~8.79mg/L,毒力大小依次为楝素〉毒死蜱〉辛硫磷〉吡虫啉;杀虫剂对H06线虫的LC铀值为595~4388mg/L。将H06线虫(150条/虫)分别4种杀虫剂混合处理韭蛆,韭蛆死亡率明显高于线虫和杀虫剂单用处理。药后2d,辛硫磷12.5~100mg/L+H06处理的韭蛆死亡率为73.0%~82.0%,辛硫磷单用时死亡率为38.0%~60.0%;楝素0.16~1.25mg/L+H06处理的死亡率为90.0%~97.5%,楝素单用时的死亡率为13.8%~37.5%;毒死蜱15~120mg/L和吡虫啉1.56~12.54mg/L单用时韭蛆的死亡率分别为14.0%~28.0%和0%~7.5%,H06线虫混用处理的死亡率分别为50.0%~65.0%和58.8%~80.0%。药后5d,毒死蜱和吡虫啉H06线虫对韭蛆的联合致死率分别达87.0%~95.0%和61.3%~88.8%。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上述4种杀虫剂联合防治韭蛆具有更好的效果。

  • 标签: 昆虫病原线虫 HETERORHABDITIS bacteriphora H06 杀虫剂 韭菜迟眼蕈蚊
  • 简介:戊唑醇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cerealis具有极高的抑菌作用,EC50值仅为0.0489μg/mL.经戊唑醇处理后,小麦纹枯病菌除菌体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外,致病力亦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明显减弱.戊唑醇对小麦纹枯病菌的菌核萌发无抑制作用,但对菌体的线性生长有强烈的抑制活性.菌体经戊唑醇处理后,发生电解质渗漏.

  • 标签: 戊唑醇 小麦纹枯痛菌 抑菌作用
  • 简介:乙酰羟基酸合成酶(AHAS)是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三唑嘧啶磺酰胺类及水杨酸类除草剂的作用靶标,大田使用中杂草对这几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因素是AHAS酶的突变.利用大肠杆菌AHASⅡ中464位的色氨酸突变体(W464A、W464F、W464L、W464Y),研究了野生型和突变酶对商品化除草剂(氯嘧磺隆、氯磺隆、咪唑乙烟酸、咪唑喹啉酸)以及烷硫基磺酰脲的敏感性.野生型E.coliAHASⅡ对这些化合物的抑制作用较为敏感,而突变酶对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使商品化除草剂的抑制常数增加了10~1.0×104倍不等,烷硫基磺酰脲的抑制常数增加幅度较小.烷硫基磺酰脲1a对W464L突变酶的高抑制活性,暗示着发展针对靶酶抗性的除草剂的可能性.

  • 标签: 乙酰羟基酸合成酶 除草剂 抗性 抑制
  • 简介:芒果苷是知母Anemarrhenaasphodeloides中的一种有效成分,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其对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infestans的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为32.65μg/mL,但对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作用较弱,其EC50值为100.97μg/mL。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比色法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体内蛋白质含量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芒果苷对晚疫病菌菌丝体的蛋白质合成有抑制作用;在浓度低于12.5μg/mL时,芒果苷对晚疫病菌菌丝体细胞膜的通透性影响不大,随浓度的增加,使菌丝体细胞膜电导率明显增大。利用孢子悬浮液中溶氧量的变化进行呼吸代谢抑制试验的结果显示:芒果苷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呼吸代谢的糖酵解途径(EMP)、三羧酸循环(TCA)、磷酸戊糖途径(HMP)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HMP途径的抑制作用最明显。

  • 标签: 芒果苷 马铃薯晚疫病菌 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 简介:禾草灵(diclofop-methyl)属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广泛应用于禾本科杂草防除,其降解受到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氧气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母体化合物禾草灵及其主要降解产物禾草灵酸都具有除草活性,并会对环境中的一些非靶标生物产生急性或慢性毒性,是一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同时,由于部分杂草产生抗性,进而演替成优势种群,迫使禾草灵的用量增加,更加重了其环境压力。文章就禾草灵的作用机制,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吸附等行为以及对非靶标生物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生态毒理尤其是对映体差异性在毒性方面数据的缺乏等,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禾草灵 降解产物 环境行为 生态效应 手性
  • 简介:丁吡吗啉(pyrimorph)是一种结构新颖的杀菌剂,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其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的菌丝生长、孢子囊产生、休止孢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分别为0.066、0.059和0.550μg/mL,但对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作用较弱,其EC50值为9.78μg/mL。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经丁吡吗啉处理后的菌丝分枝相对较少,分枝间距拉长,但对菌丝直径无影响;从致病疫霉对番茄叶片的侵染过程来看,丁吡吗啉浓度为100μg/mL时,处理24h后在叶片表面只能看到少量休止孢萌发,96h后未产生孢子囊。丁吡吗啉在1μg/mL和10μg/mL时对菌丝体细胞膜的电导率无影响,但当浓度为50μg/mL时其电导率值明显上升;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在100μg/mL浓度下,其对致病疫霉菌丝体的蛋白质合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其菌丝体内的DNA合成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丁吡吗啉 致病疫霉 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 简介:采用直接观测外观和测定透明温度范围的方法,对微乳剂的基本组成成分一表面活性剂、助溶剂、水对二嗪磷微乳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分别进行了研究。对各因素从性质和用量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研究了无机盐(NaCl)浓度对微乳剂透明温度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HLB)值在12~15之间、助溶剂为乙醇或甲醇时配出的微乳剂较好;不同水质均可配出外观均相、透明的微乳剂,但硬水对微乳剂的冷贮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NaCl质量分数≤0.5%时的微乳剂其透明温度范围在-5~60℃。

  • 标签: 二嗪磷 微乳剂 表面活性剂 物理稳定性
  • 简介:磺酰脲类除草剂是一类高效、低毒的除草剂。其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发展极快,出现了针对不同作物田的多个品种。目前该类除草剂已应用于多种作物地,有些产品已成为一些作物田的除草剂当家品种,而且新的品种还在不断地商品化。

  • 标签: 磺酰脲类除草剂 发展前景 品种 作物 商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