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5月17日,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氯杀螨醇生产线正式关闭,标志着氯杀螨醇在我国全面停产。

  • 标签: 三氯杀螨醇 停产 生产线
  • 简介: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我国今年很可能发生中等以上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对农业防灾减灾提出了严峻挑战。据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测报网监测分析,今年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发生将重于上年,发生面积约23亿亩次,同比增加5%。夺取今年秋粮丰收,关键在防灾减灾,重点是防病治虫。

  • 标签: 重大病虫害 秋粮作物 防控 科学 厄尔尼诺事件 防灾减灾
  • 简介:5月24—25日,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主办,中国植保学会生物防治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农业厅、潍坊市人民政府等部门共同承办的2014生物农药发展与应用交流大会和第届绿色农药博览会暨潍坊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在山东潍坊隆重召开,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副会长单位,积极组织团队参展参会。

  • 标签: 绿色农药 克胜集团 博览会 农产品 农药发展 生物防治
  • 简介:为了解农药对家蚕的慢性毒性影响,探索建立我国农药对家蚕的慢性毒性试验及评价方法体系,以3种不同类型的代表性杀虫剂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氟铃脲为代表药剂,针对家蚕进行了给药阶段、给药剂量及评价指标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慢性毒性试验中的给药阶段以2~3龄期为宜;给药剂量可为其急性毒性96h-LC50值的1/50、1/100、1/200、1/400和1/800;主要评价指标应为结茧率。

  • 标签: 家蚕 高效氯氟氰菊酯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氟铃脲 慢性毒性 评价方法
  • 简介:研究了香樟叶、香樟果实、天竺桂叶的水蒸气蒸馏精油对致倦库蚊Culexpipiensquinquefasciatus成蚊的熏蒸活性及其混配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用香樟叶、香樟果实和天竺桂叶精油对致倦库蚊熏蒸20min后,其24h的LC50值分别为7.47、4.92和5.70μg/cm3;在设定的熏蒸剂量下,3种精油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值)分别为16.62、15.91和16.98min。将香樟叶精油与天竺桂叶精油以体积比l:9、3:7和5:5混配,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52.09、158.20和152.86;将香樟果实精油与天竺桂叶精油以体积比1:9、5:5和7:3混配,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45.73、146.30和139.79。表明3种植物精油均对致倦库蚊成蚊具有显著的熏蒸活性,将其以适当比例混配后具有增效作用。

  • 标签: 植物精油 香樟 天竺桂 致倦库蚊 熏蒸活性 增效作用
  • 简介:实验室条件下,初步研究了手性农药唑醇及其非对映异构体唑醇A(对映异构体1R,2S体和1S,2R体的混合物)与唑醇B(对映异构体1R,2R体和1S,2S体的混合物)在浙江杭州潮土(有机质含量1.90%,pH6.85)、金华水稻土(有机质含量1.63%,pH4.94)和兰溪红土(有机质含量0.38%,pH4.03)中的降解动态及对映体之间相互转化的情况。结果表明:唑醇在潮土、水稻土和红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6.4、105.0和154.0d,180d时降解率分别为91.9%、79.2%和57.7%;唑醇在潮土中发生两次唑醇A体向B体转化和1次唑醇B体向A体的转化,而在水稻土和红土中,唑醇A体与B体之间相互各转化1次。表明唑醇对映异构体的降解动态因土壤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唑醇的科学合理使用及其环境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三唑醇 对映异构体 土壤 降解动态 半衰期
  • 简介:建立了柑橘中虱螨脲、灭幼脲、氟啶脲和除虫脲4种苯甲酰脲类农药同时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采用QuEChERS前处理技术,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电喷雾负离子模式检测测定。结果表明:在0.01~0.2μg/mL范围内,4种供试农药的质量浓度与其相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4。在0.01、0.05和0.1mg/kg3个添加水平下,4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92%~1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3.3%(n=5)。4种农药在柑橘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1mg/kg。该方法准确、灵敏、简单,适用于同时测定柑橘中4种苯甲酰脲类农药的残留量。

  • 标签: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 柑橘 苯甲酰脲类农药 残留 ultra performance
  • 简介:研究了新型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N-(2,4,5-氯苯基)-2-氧代环己烷基磺酰胺(简称化合物108)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和萌发以及菌核产生等不同生育阶段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菌丝致病力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108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及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分别为6.90、4.70和4.11μg/mL;菌核形成受到明显抑制,当药剂质量浓度达20μg/mL时,无菌核产生。经化合物108处理后的灰葡萄孢菌丝致病力下降,40μg/mL处理的菌丝致病力显著低于对照。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化合物108能导致灰葡萄孢菌丝萎缩、塌陷和变形,菌体细胞壁增厚、皱缩及分层。

  • 标签: 灰葡萄孢菌 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 抑制作用 形态学 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