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驱蚊剂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研究对指导高效新驱蚊剂开发、阐明驱蚊剂的驱避机理有重要意义。以40种酰胺类化合物对埃及伊蚊Aedesaegypti的有效保护时间为驱避活性指标,借助PCLIENT(http:∥www.vcclab.org/lab/pclient/start.html)量子化学计算软件获得每个化合物的1773个初始分子描述符,经二元矩阵重排过滤器、多轮末尾淘汰实施特征非线性筛选后,保留了8个物化意义明确的分子描述符,以支持向量回归SVR建立了高精度的非线性QSAR模型,F=8465,R2=0.9996。SVR可解释性体系分析结果表明,保留分子描述符对酰胺类驱蚊剂的驱避活性的非线性关系明显。其中,拓扑极性分子表面积TPSA(Tot)对驱避活性影响最为重要,其值越小,活性越高;负电性对驱避活性有较大影响,其值越大,驱避活性越高。

  • 标签: 酰胺类化合物 驱蚊剂 驱避活性 非线性 定量构效关系
  • 简介:用PEG2000双水相萃取、DEAE-SephadexA-50和SephadexG-200方法分离纯化麦穗鱼Pseudorasboraparva脑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并制备了兔抗麦穗鱼脑AChE抗血清.用兔抗麦穗鱼脑AChE抗体连接抗原,建立了定量分析麦穗鱼脑AChE的间接非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Indirectandnon-competitiveELISA),此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定量检测.该方法的建立有利于AChE在环境科学和农药学研究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 标签: 乙酰胆碱酯酶 ACHE ELISA
  • 简介: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并筛选了25种具有代表性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雌成螨的触杀活性,并构建了一个预测能力较强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化合物对朱砂叶螨均具有触杀活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活性升高。处理48h后,LC50值低于1000mg/L的化合物有8个,分别是3-(2-苯并咪唑)-7-(二乙氨基)香豆素(1)、3-(2-苯并噻唑)-7-(二乙氨基)香豆素(2)、3-氨基香豆素(3)、3-乙酰基香豆素(4)、4-甲氧基香豆素(5)、6-硝基香豆素(8)、6,7-二甲氧基香豆素(13)和7,8-二羟基香豆素(21),其中化合物1、2、3、5和13的杀螨活性优于药剂对照螺螨酯或与其活性相当;活性最好的化合物为13,处理48h和72h后LC50值分别为284.8和122.2mg/L,其毒力约为螺螨酯的2倍。通过计算得到25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34种物化参数,以此为描述子,经过SPSS相关性剔除、逐步回归分析和校正,得到一个以扭转力、取向力、总能量和分子半径为自变量的QSAR模型,该模型复相关系数R达到0.987,复判定系数R2也达到0.967,通过F检验证明上述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

  • 标签: 香豆素类化合物 朱砂叶螨 触杀活性 定量构效关系(QSAR)
  • 简介: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绿色发展。近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指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

  • 标签: 绿色发展 交流会 多重 行业 论坛 农药
  • 简介:采用玻璃管药膜法,建立了以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噻虫胺、烯啶虫胺5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及氟啶虫胺腈对桃蚜室内敏感品系(SN)的LC90值作为区分剂量,测定桃蚜对6种杀虫剂敏感性变化的方法,并与浸叶法测得的抗性水平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验证了利用区分剂量快速测定桃蚜田间种群对6种杀虫剂抗性水平的准确性。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对桃蚜室内敏感品系的LC90值分别为150.01、1170.81、54.19、951.34、245.98及133.60ng/cm2。在此区分剂量下,河南省驻马店地区桃蚜种群(ZM)的死亡率在82%~96%之间;河北省玉田地区甘蓝桃蚜种群(GL)的死亡率在35%~82%之间,桃树桃蚜种群(TS)死亡率在3%~30%之间。分析表明,在选定的区分剂量下,桃蚜田间种群的死亡率与其对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8188~0.9999之间。同时,通过相关性方程计算得到的江苏省南京地区桃蚜种群(NJ)对6种杀虫剂的理论抗性水平与实际检测所得抗性水平结果接近。因此,以玻璃管药膜法确定的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噻虫胺、烯啶虫胺及氟啶虫胺腈对桃蚜室内敏感品系的LC90值作为区分剂量,通过测定桃蚜田间种群的死亡率,可以快速表征田间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从而对其抗性水平进行初步评估。

  • 标签: 桃蚜 新烟碱类杀虫剂 氟啶虫胺腈 抗性 玻璃管药膜法 区分剂量
  • 简介:农药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是评价农药对使用者和再进入施药区域劳动者健康危害的方法体系。根据国际风险评估的原理和流程,主要介绍了农药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方法,即采用安全剂量与不同场景农药暴露量的比值来评估非遗传毒性农药的健康风险。并阐述了暴露模型、出发点和不确定因子等概念及其运用。最后,从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风险评估方法、基础数据库及加快农药毒理学良好实验室(GLP实验室)建设等几方面,就我国应该如何开展农药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 标签: 农药 职业健康 风险评估 毒理学 职业暴露
  • 简介:以采自山东、河南、安徽、陕西等地麦田及非农田的10个猪殃殃Galiumaparine生物型为试材,运用单剂量甄别技术对不同生物型对苯磺隆的抗药性进行了检测,并以温室盆栽法及皿内抗性水平测定法验证其可靠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甄别剂量(有效成分)85mg/L下,猪殃殃不同生物型萌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较好区分猪殃殃抗、感生物型;温室盆栽法及皿内抗性水平测定法结果一致,除采自山东泰安和陕西周至的麦田猪殃殃对苯磺隆仍处于敏感状态外,其他3个地区麦田猪殃殃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且均与皿内单剂量甄别法结果一致,表明皿内单剂量甄别法具有可靠性和可行性。

  • 标签: 猪殃殃 苯磺隆 St药性 单剂量甄别
  • 简介:为探讨破解农药产品中非法添加隐性成分顽疾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农药市场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2015年8月18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与植保(中国)协会联合在河北张家口召开农药产品隐性成分快速检测技术研讨会。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植保(中国)协会及其成员公司的专家和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隋鹏飞所长出席并讲话,质量审评处陈铁春处长主持会议。

  • 标签: 快速检测技术 农药检定所 非法添加 农药市场监管 成员公司 农科院植保所
  • 简介:水稻种子消毒播种前应抓住晴好天气,将种子摊晒1天,以提高种子活力。A、强氯精浸种:先用清水预浸8至12小时,再用300至500倍强氯精或50%多菌灵800倍液浸种8至10小时,捞起必须洗净后催芽。B、25%咪酰胺2000至3000倍液浸种12至24小时,直接催芽。C、浸种灵1包(1毫升),兑水5公斤,搅拌均匀后浸稻种3公斤,浸后直接催芽(杂交稻特别是两系杂交稻应间隙浸种,浸种时间不能太长)。

  • 标签: 种子消毒方法 春播作物 两系杂交稻 50%多菌灵 浸种灵 晴好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