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针对甘蔗粉蚧在江西的发生为害特点,提出以选种、浸种、水旱轮作、间作营很清洁蔗田、利除枯、老叶为中心,打好3次硬仗为重点的农业防治和积极进行生物防治,使用药剂防治的系列防治措施。

  • 标签: 甘蔗粉蚧 防治方法
  • 简介:螨类体型很小,通常在2毫米以下,最小的仅0.2毫米。因此,在制备超薄切片时,操作和处理过程中的困难较大。在国外,自70年代起,虽然有少数学者对叶螨、粉螨、水螨、尘螨等的一些种类作了亚显微结构的观察,但在国内,到目前为止,只是对少数种类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尚未见报道。本文结合作者的硕士论文课题,并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对螨类的超薄切片制作方法作了探索,获得初步成功。现简要介绍于下,仅供参考。

  • 标签: 超薄切片 亚显微结构 透射电镜 水螨 硕士论文 处理过程
  • 简介:本文采用传统的接种方法首先分析了用生理小种的单个菌株鉴定品种抗性的局限性,然后根据品种对供测菌株抗病频率(v%)和自然病圃病情(y)建立了品种抗病性的预测模型=4.4308-0.0466v,在P=0.05下,回测和预测准确率分别达100.0%和95.24%。

  • 标签: 稻瘟病菌 菌株鉴定 穗颈瘟 病圃 预测准确率 评价方法
  • 简介:本文采用扩散型指数法中的扩散系数法(c)、k值法和扩散型指数法(Is)对桑天牛卵粒在幼龄桑树上的分布型和取样方法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桑园(田)的桑天牛卵粒属聚集分布型,取样方法以双对角线取样误差率最小.

  • 标签: 桑天牛 卵粒 分布型 取样方法
  • 简介:国内外经验证明,培育抗虫品种是控制褐稻虱发生为害的经济、安全、有效的措施。为此,我们自1979年以来,开展了水稻品种对褐稻虱的抗性鉴定工作。在抗性鉴定方法上,一直沿用国际水稻所的“苗期集团筛选法”。几年来实践证明、这种鉴定方法能可靠地将高抗和抗的品种筛选出来,但不少中

  • 标签: 褐稻虱 国际水稻所 抗性鉴定 虫量 叶龄 田间表现
  • 简介:辣椒白绢病SceerotiumrolfsiiSacc危害近土表茎基和根部的皮层,使茎基和根部皮层腐烂,甚至全株死亡,初次侵染源主要来自残留于土壤和病残体中的菌核菌丝体。该病过去常在辣椒生育后期偶尔发生,对产量影响较小。近年来病情发展快,特别是蔬菜区,发病早危害重,在辣椒生育中后

  • 标签: 辣椒白绢病 根部皮层 生育后期 病残体 侵染源 磷钾
  • 简介:甘薯小象甲在江西仅发生于石城及以南地区,一年4~5代,以成虫、幼虫、蛹在薯地遗株、枯叶、杂草、土缝、砖瓦碎片下以及窖藏薯块内越冬。越冬代成虫于3月底4月初开始活动,越冬代幼虫和蛹,于4月中、下旬陆续羽化。防治甘薯小象甲,主

  • 标签: 甘薯小象甲 越冬代成虫 药剂防治 大田防治 越冬虫源 种苗繁育
  • 简介:研究结果表明:柑桔木虱在赣南一年发生7代,个别冬暧年份可发生不完整的8代。以成虫在背风处的卷曲或凹陷柑桔叶片上过冬。全年以第3、6代发生数量最多,为害夏、秋梢最烈。在20~30℃下生活正常,以25~28℃最适宜。发生起点温度:卵为11.03±0.47℃,若虫12.86±0.14℃,全代11.68±0.32℃;有效积温:卵为86.77日度,若虫189.21日度,全代366.80日度。柑桔嫩梢抽发的时间和数量,对木虱种群消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成虫在桔园四周密度高呈聚集分布型,园中密度低呈潘松分布型。九里香是该虫最嗜好的寄主植物,对成虫有很强的诱集作用。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利用天敌基压数,集中诱杀防扩散,药剂防治控为害的综合治理措施,能有效地控制木虱种群和危害。

  • 标签: 柑桔木虱 发生规律 防治
  • 简介:本文针对宁都县近年来稻瘿蚊常有重度发生的情况,进行气象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冬季气温明显偏高,水稻生长季节雨日、雨量明显们多,有利于稻瘿蚊的重度发生,易造成水稻大减产。因此,有必要提出一些有效的防治对策,做到及时预测,及时防治。

  • 标签: 稻瘿蚊 重发原因 防治对策
  • 简介:黄红麻是我县历史悠久的经济作物,1985年种植面积已达3万余亩,近年来红麻苗期遭受炭疽病和立枯病的严重危害已成为红麻全苗高产的最大阻碍,严重威胁着我县麻类生产的发展,为此,笔者针对我县当前“两病”发生的情况进行初步的观察和探讨。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 标签: 县历史 麻类 死苗率 种植面积 麻田 退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