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丽湘早5号系我所1984年用多抗品种浙丽1号与湘早籼3号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在1987年品比试验中,产量居8个参试品系之首,比对照73—07增产27.2%。1988年参加地区区域试验,亩产401.67—530公斤,平均亩产465公斤,居首位,比对照73—07增产17.9%。1989年全区推广5000亩,其中安远县欣山镇种植298亩,最高亩产572.5公

  • 标签: 早籼 参试品系 区域试验 品比试验 欣山 出米率
  • 简介:"闽抗330"是1982年省农科院植保所薯病组从"闽抗329"的变异株中选育而成的抗瘟新品。1983~1987年经省甘薯育种攻关协作抗瘟组和本所薯病组在室内和安溪、惠安、仙游、罗源、宁德、福鼎、龙岩等35个县(市)以及浙江庆元县,江西省宜春市等田间多点试验、示范。1987年面积达10万余亩(其中安溪县37000多亩)结果:抗

  • 标签: 甘薯品种 罗源 江西省宜春市 农科院植保所 多点试验 异株
  • 简介:通过田间试验观察.参试早稻新品(系)1126选、早籼3179、饲良1号、94早品3、早籼10031表现抗稻飞虱,泸红早1号、421感稻飞虱。早籼3179、M94106中抗效枯病。

  • 标签: 稻飞虱 纹枯病 抗性
  • 简介:白背飞虱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国际水稻所从1971年开始进行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性鉴定,此后我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国也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十多年来,由于国际间植保和育种工作者的通力合作,已在白背飞虱抗源筛选,抗性品

  • 标签: 白背飞虱 国际水稻所 抗性研究 抗源 抗性机制 育种工作者
  • 简介:本文采用传统的接种方法首先分析了用生理小种的单个菌株鉴定品种抗性的局限性,然后根据品种对供测菌株抗病频率(v%)和自然病圃病情(y)建立了品种抗病性的预测模型=4.4308-0.0466v,在P=0.05下,回测和预测准确率分别达100.0%和95.24%。

  • 标签: 稻瘟病菌 菌株鉴定 穗颈瘟 病圃 预测准确率 评价方法
  • 简介:(七)植病流行的空间动态植病流行的空间动态着重分析病害传播距离、传播速度及其变化规律,其定量的研究是定量流行学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也是最薄弱的环节。它既涉及到生物学过程又涉及到物理学过程,这里仅作扼要介绍。1.一般考虑病原物传播体依种类不同而有多种类型,如孢子、菌丝片段、菌核、细菌细胞或菌脓等等。它们都具有一种或多种特性以适应传播。稻瘟病菌靠传播体数量巨大使得其侵染发病得以成功;多数气传病害的孢子体积小、重量轻而得以被气流传播;有些病原

  • 标签: 空间动态 植物病害流行学 气传病害 稻瘟病菌 定量的 模型设计
  • 简介:一、品种七十年代中期以来,杂交水稻的普遍推广,由于叶鞘组织厚,茎髓腔空隙大,营养条件足,稻螟的虫口数量,在各地一时猛增。然而在实践工作中,杂交水稻的螟害损失,不仅低干同期的常规水稻。而且不同的更多还原

  • 标签: 常规水稻 虫口数量 剑叶 虫口密度 杂交组合 杂交晚稻
  • 简介:国内外经验证明,培育抗虫品种是控制褐稻虱发生为害的经济、安全、有效的措施。为此,我们自1979年以来,开展了水稻品种对褐稻虱的抗性鉴定工作。在抗性鉴定方法上,一直沿用国际水稻所的“苗期集团筛选法”。几年来实践证明、这种鉴定方法能可靠地将高抗和抗的品种筛选出来,但不少中

  • 标签: 褐稻虱 国际水稻所 抗性鉴定 虫量 叶龄 田间表现
  • 简介:经吉安地区科协批准,在吉安地区农牧渔业局、吉安地区林业局的关怀和支持下,成立了吉安地区植物捡疫协会,并于一九九○年六月一日在吉安市召开了成立大会,到会会员有农、林专职植物检疫员共67人。大会采用等额选举的办法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由刘光华等五人组成的第一届

  • 标签: 植物检疫 无记名投票选举 林学会 一九 农学会 植保植检站
  • 简介:土居养二等[1967]关于桑萎缩、马铃薯丛枝、翠菊黄化以及泡桐丛枝等4种植物病害中,存在类菌原体[MLO]的报导,澄清了一些在历史上曾被误认为是病毒的病害,已经证明这些病害是由另外一些原核微生物MLO或RLO的新病原引起的,因而引起了国内外植病工作者的普遍重视。迄今为止,国外先后报导了115种植物类菌原体病

  • 标签: 类菌原体 MLO 植物病害 丛枝 柑桔黄龙病 重阳木
  • 简介:1997年~1998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和江西省彭泽县棉区,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研究了一代棉铃虫与寄主植物的关系。结果表明:一代棉铃虫的寄主在我省主要有大豆、棉花、蕃茄、烟草、辣椒等;发育历期以大豆饲养的发育最快,其次为棉花(泗棉三号),抗虫棉、辣椒、蕃茄饲养的发育慢;其存活率也是以大豆、泗棉三号最高,抗虫棉、辣椒、蕃茄极低;选定的五种寄主植物,一代棉铃虫成虫产卵选择依次为大豆、玉米、棉花、烟草、辣椒;饲养过程中前期用寄主叶片,后期用果实作饲料比全期用叶片饲养,棉铃虫发育快、存活率高。

  • 标签: 棉铃虫 寄主植物 发育历期 存活率 产卵选择性
  • 简介:采用芸香科柑桔属的温州蜜柑(CitrusreticulataBlanco)枳属的构桔(Poneirustrifoliata(L)Raf),花椒属的花椒(ZanthaxylumbungeanumMaxim)三种植物不同叶龄的叶片做饲料,室内饲养柑桔凤蝶(PapilioxuthsLinnaeus)和玉带凤蝶(PpolytesLinnaus)。结果表明:不同饲料对两种凤蝶的幼虫期,羽化率均有极显著的影响。

  • 标签: 寄主植物 柑桔凤蝶 玉带凤蝶 羽化率 幼虫发育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