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以精制的高粱乌干粉为主要原料,在乌浸提制备环节上重点调查料水比对饮料品质的影响,确定出乌最佳添加量为0.5%,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理想的乌饮料调配配方:白砂糖10%,苹果酸0.08%,食盐0.04%。更多还原

  • 标签: 高粱乌米干粉 饮料 配方
  • 简介:综述了黑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不同类型黑饮品加工的进展,并对黑饮品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我国黑饮品的开发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黑米 饮品 研究进展
  • 简介:对复合型营养强化的配方及附着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当海藻酸钠0.3%,阿拉伯胶0.2%,果胶0.2%,蔗糖脂肪酸酯0.3%。所得营养强化营养丰富,具有浓郁的香及理想白度。该条件下营养吸附率为89.63%。

  • 标签: 大米 强化液 营养强化
  • 简介:以兴仁薏仁为试材,采用厚度为0.08mm的PE自封袋包装,研究其在温度4~24℃、相对湿度74%~86%储藏条件下感官、理化、微生物、菌落总数、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挥发性物质组成及含量和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薏仁米色泽逐渐变暗变黄,储藏60d时开始出现哈败味,形态变化从储藏120d开始,时间越长薏仁长虫现象越明显,劣变及哈败味越严重;薏仁在储藏过程中,水分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脂肪酸值、过氧化值和菌落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与之对应的薏仁长虫、劣变及哈败味越严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上升趋势,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下降趋势;丙二醛含量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呈负相关关系。从薏仁储藏期间感官及理化性质变化,结合挥发性物质与理化、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得出:薏仁储藏过程中的陈化主要与醇类、酯类物质的氧化、分解,醛类、酸类物质的形成相关,也与脂类氧化降解密切相关。脂肪酸值与过氧化值可作为判断薏仁陈化的主要指标。

  • 标签: 薏仁米 陈化机理 品质变化 储藏
  • 简介:采用聚偏氟乙烯膜(PVDF)作为一级超滤膜,聚偏砜乙烯膜(PS)作为二级超滤膜对灵芝水浸提进行超滤试验研究,分析了液体压力、温度、主体流速等因素在超滤过程中对渗透通量的影响。

  • 标签: 灵芝水浸提液 超滤 渗透通量
  • 简介:以固混合油辣椒多相流的灌装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对其灌装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别对直径为36、48、60mm的计量缸在灌装过程中的密度场、各相体积分数的分布状况进行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灌装机构计量缸直径的增大,灌装流场的密度均匀性变好,高密度和低密度区域明显减少,直径为60mm的计量缸其固混合油辣椒多相流流体的各相体积分数和密度分布比其他两种较好,体积分数与初始设定基本吻合,研究结果为灌装装置的结构设计和灌装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多相流 油辣椒 灌装 数值模拟
  • 简介:建立了高效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蔬菜中涕灭威亚砜(Aldicarb-sulfoxide)残留量的方法,前处理采用乙腈提取,十八烷基固相萃取小柱和石墨化炭黑/氨基丙基柱净化蔬菜萃取[1-2]。相部分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组成的体系作为流动相,质谱方面采用二级串联质谱、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方式,外标法定量。不同蔬菜加标的回收率为75%以上,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0%以下,方法定量限为3μg/kg。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涕灭威亚砜 定量下限
  • 简介:以柠檬酸为护色剂,进行蘑菇保鲜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钠0.4%、柠檬酸1.0%、二氧化氯50mg/L、植酸0.03%的复合保鲜剂,在常温下可明显降低蘑菇的失重率,抑制呼吸强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的降低,从而达到保鲜目的。

  • 标签: 复合保鲜剂 双孢蘑菇 保鲜机理
  • 简介:试验主要研究脂肪对黑米色素的影响、提取方案的优化以及色素在乳酸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脂肪对色素的提取影响较大.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的提取条件:以pH值为3的醋酸-乙醇为浸提剂,物料配比为1:5(g/mL),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30min.色素在乳酸中pH值越小越稳定,pH值小于3稳定性最好,温度小于80℃无明显变化,随光照时间延长其稳定性下降.

  • 标签: 黑米红色素 提取 稳定性
  • 简介:发酵中蛋白质的脱除在乳酸生产中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比较分析了两种PS膜UEOS503和UPIS503在脱除蛋白过程中对膜通量衰减系数和脱蛋白效率的影响,考察了膜压差、温度、pH值和浓度等因素对UEOS503膜脱蛋白率、乳酸钙损失率以及膜通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UEOS503膜脱蛋白效果更佳,其膜通量衰减系数相对降低28.79%,脱蛋白率相对提高46.66%;当△p=0.12MPa,温度45℃,pH值为4,浓度为40g/L时,通过UEOS503膜,蛋白质的去除率为92.85%,乳酸钙损失率为3.14%。

  • 标签: 乳酸 膜分离 蛋白质
  • 简介:研究猪血免疫球蛋白提取喷雾干燥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提取总固形物含量、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化,得到喷雾干燥工艺的优化组合条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固形物质量分数为15%,进风温度160℃,出风温度70℃,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免疫球蛋白纯度为61.45%。

  • 标签: 猪血浆 免疫球蛋白 喷雾干燥
  • 简介:建立了黄连中小檗碱含量的高效相色谱一串联质谱(HPLC--MS/MS)的测定方法,通过试验优化了的分析条件。选择XDB—C18柱,流动相为甲醇和水(含0.1%甲酸,体积比为35:65),流量为0.3mL/min。质谱条件为:Fragmentor电压150V,定量离子m/z320,碰撞能量30V;定性离子m/z292,碰撞能量30v。在0.008~0.400mg/L时,相关性R_2=0.99997,回收率为90.0%-101.2%;定性检出质量浓度(sin=3)0.0003mg/L;定量检出质量浓度(S/N=Io)0.001mg/L。测定方法中样品前处理简单,节省溶剂,用时短,选择性强,可以作为检测黄连中小檗碱含量的确证方法。

  • 标签: 黄连 小檗碱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简介:介绍了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发糕中砷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为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科学依据。确定和计算测定过程中的各不确定度分量,最后整体合成。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发糕中砷的测量不确定度为0.006939mg/kg。该方法评定过程合理,步骤清晰,不重复和遗漏。

  • 标签: 原子荧光光谱法 不确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