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Sulfurtransformationin3soilsmaintainedinaclosedincubationsystemanditsavailabilitytoplantswereinvestigatedusingcarrier-free^35S-SO4^2-and^35S-labeledryegrassstraw.Forcarrier-freeNa2^35SO4treatment,78%,70%and64%of^35SappliedwerefoundinCa(H2PO4)2-extractaleSfraction,4%,5%and7%inslowlysolubleinorganicS,11%,15%and18%inC-O-S,5%,7%,and6%inC-bondedS,and5%,7%and6%inunidentifiedorganicS120daysafterincubationinblacksoil,cinnamonsoilandchestnutsoil,respectively.Mostof35Suptakebyplantscamefromextractable35SO4^2-,andlittlefromC-O-^35SandC-bonded^35S,Inthetreatmentwith35S-labeledstraw,51%,46%and36%of35SincorporatedwerefoundinCa(H2PO4)2-extractableSfraction,7%,6%and7%inslowlysolubleinorganicS,13%,15%and18%inC-O-S,8%,8%and6%inC-bondedS,and18%,25%and35%inunidentifiedorganicSattheendofincubationinabove-mentonedthreesoils,respectively.HigheravailabilityofC-O-35S,C-bonded35Sandunidentifiedorganic35Sfrom35S-labeledstrawwasobservedin35S-labeledstrawtreatmentcomparedtocarrier-freeNa2^35SO4treatment.

  • 标签: 北方 高地 土壤缺硫 ^35S 有效性 硫转化
  • 简介:通过收集长江三峡库区22个区(县)30个退耕还林样地的调查数据,参考LY/T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对其中6种主要退耕还林模式涵养水源与保育土壤效益及其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6种主要退耕模式总调节水量(即涵养水源量)达到11.6791亿t/a;调节水量的价值为68.37亿元/a,净化水质价值约为24.42亿元/a,涵养水源总价值约为92.79亿元/a;2)保育土壤总价值为0.9036亿元/a,其中马尾松林、落叶阔叶林、竹林、板栗林、柑橘林和茶林保育土壤的价值分别为1531万、2251万、1031万、2815万、1157万和251万元/a;3)三峡库区不同退耕模式取得的涵养水源效益和保育土壤效益都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对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不能只从总体上进行评价,还应该考虑不同退耕模式的生态效益,以便更好地评价和指导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4)评价一种退耕模式的好坏,还要综合考虑多种生态效益。

  • 标签: 涵养水源 保育土壤 退耕还林工程 价值评估 三峡库区
  • 简介:植物枝条生物力学特性是研究植物地上部分防风抗蚀作用的基础。以内蒙古准格尔露天煤矿排土场平台和边坡上栽植的柠条、沙棘、紫花苜蓿、沙打旺、杨柴、草木犀6种常见水土保持植物的地上部分枝条为研究对象,研究枝条数量特征,确定其代表枝,从而为几种植物枝条生物力学性质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相关参数。代表枝的确定将枝条以0.5mm为一个径级进行分级,分别计算每个径级组的累计枝数量比例、累计枝长比例、累计枝表面积比例和累计枝干质量比例,取这4个值相对较大的径级组作为各自的代表枝。结果表明:柠条代表枝径级为0.5~1和1~1.5mm,沙棘为1~1.5和1.5~2mm,杨柴为0~0.5和0.5~1mm,紫花苜蓿为0.5~1mm,沙打旺为0.5~1和1~1.5mm,草木犀为1~1.5mm。因此,在内蒙古准格尔采煤矿区及相似地区,在植物防风抗蚀生物力学性质的研究中,建议以上述6种水土保持植物作代表枝径级为主要研究范围。

  • 标签: 枝条 代表枝 径级
  • 简介:EctomycorrhizalfungusLaccariabicolorS238N,isolatedfromaforestsoilincentralFrancein1990s,hasdemonstratedunequivocallyandabilitytopromotepinegrowth.Inthepresentnurserybedexperiment,theabilityofthisectomycorrhizalfungustoincreasegrowthandPandKuptakeofDouglasFirseedlings(Zone22)wasexamined.Growthofinoculatedseedlingswasovertwice(plantheight)andthreetimes(biomass)thatofnon-inoculatedones.Similarly,boththeconcentrationsandtheamountsofPandKuptakebyseedlingsweresignificantlyincreasedbyfungalinoculation,indicatingtheimprovementofPandKnutritioninmycorrhizalseedlings.Incontrast,Al-Pinthesoilswasdecreasedobviouslybyplants,especiallybymycorrhizas,suggestingutilizationofthissoilPpoolbyplantsandmoreefficientAl-Pmobilizationbymycorrhizasthanbynomycorrhizas.Moreover,Kextractedby1mol/LHClfollowingconsecutiveextractionofH2OandCH3COONH4,whichmaynotbeplantavailable,couldbeutilizedbyfunguscoloniedroots.ThiscouldbeexplainedbythereleaseofprotonsandoxalatebyhypaewhichleadstoreplacementofinterlayerKinnonexpanded2:1claymineralsandbio-weatheringofphyllosilicates.

  • 标签: 外生菌根真菌 黄杉树苗 P吸收 K吸收 促生长作用
  • 简介:本文利用闽东南沿海遥感调查实例解析“3S”在水土流失遥感调查中的作用,并具体分析GIS与RS,GIS与GPS如何相互结合,为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服务。

  • 标签: 水土流失 遥感调查 3S 信息系统
  • 简介:为提高大凌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水平,在水土保持信息资料收集与抽样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RS、GPS与GIS技术,构建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不仅利用了RS技术信息丰富、宏观性强等特性,还充分发挥了GIS具有的强大空间分析和管理功能。通过高效科学的管理决策过程,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数据信息基础和更新方法基础,实现全流域水土保持信息资源共享及动态更新、动态管理和动态监督,从而使辽西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管理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 标签: 水土保持 3S 大凌河流域
  • 简介:岩溶石漠化是广西脆弱生态恢复建设中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1988、1998和2008年3个时相的TM/ETM卫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综合碳酸盐空间分布图、石漠化状况实地调查结果和历史资料,基于3S技术,构建岩溶石漠化遥感监测和分级评价模型,研究广西平果县岩溶区石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岩溶石漠化遥感监测和分级评价模型能够反映平果县石漠化状况,基本符合实地调查结果;2)平果县岩溶石漠化主要分布在该县西南部和中部,1988-2008年,平果县总体石漠化程度经历了稍加重然后逐渐变轻的变化趋势,石漠化呈现动态、缓慢、反复、可治理等特点.建议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改善的治理策略.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西南岩溶石漠化治理和区域生态建设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石漠化 TM/ETM 3S技术 分布特征 演变规律
  • 简介:TOPMODEL(TopographyMODEL)为一半分布水文模式,是由英国兹里大学的Beven及Kirkby于1979年所发展,可以数学方式表示水文循环过程的模式,其概念简单、参数少、操作方便,近年来模式不断修正改进,更可与数值高程模型与地理资讯系统相配合,因此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而广泛使用。TOPMODEL的应用范围甚广,由文献中得知其应用领域包括:模式评估、气候水文、原理探讨、网格分析与灾害预测等。本文介绍了TOPMODEL模式的原理与应用,并收集相关的文献(2001—2010年),就研究现况予以统计分析,为日后应用此模式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TOPMODEL 地形指数 水文模式
  • 简介:在调查研究和实地勘察基础上,对新疆与黄土高原区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特点和治理模式进行差异性分析,针对新疆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水土流失特点,结合黄土高原治理经验和模式,系统分析新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历史和现状,并在具有代表性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新疆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地提出统一规划和分类防治治理的模式

  • 标签: 干旱内陆区 水土流失 综合防治 模式
  • 简介:为探索中国南方红壤侵蚀严重区水土流失快速治理的方法和途径,在江西省的修水、宁都、石城等县花岗岩发育的红壤侵蚀区,对16种水土保持植物配置模式的植物生长状况、蓄水保土效益、改土增肥效益、经济效益4方面进行观测,通过建立评价模型,对不同人工植物群落配置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修水试验区马尾松+木荷+胡枝子+黄栀子、马尾松+木荷+泡桐+胡枝子,宁都试验区马尾松+木荷+胡枝子,石城试验区湿地松+枫香+胡枝子+硬骨草、湿地松+胡枝子+硬骨草和湿地松+胡枝子+百喜草配置模式各种效益表现优良,可以在同类地区大力推广。

  • 标签: 红壤侵蚀区 水土保持 植物配置模式 江西省
  • 简介:通过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分析,在总结已有水土流失防治成果和防治措施体系及防治技术的基础上,按照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规律,把开发建设项目防治区分为扰动开挖防治区和弃渣防治区2个分区,并对各分区提出了相应的主导防治措施,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宏观统筹、分类指导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 标签: 开发建设 人为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
  • 简介:根据生态学原理、运用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研究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提出福建生态型耕地开发整理模式,期望此项工作能取得更大成效.

  • 标签: 耕地开发整理 资源可持续利用 农业生态体系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上杭县实施生态修复必要性的分析,探索适合该县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模式,以供参考。

  • 标签: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探讨 上杭县
  • 简介:运用径流场观测方法,对桉树-牧草、桉树-农作物和桉树-药材3种复合经营模式的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进行定位观测,筛选出水土保持效益好的复合经营模式,为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桉树间作牧草、农作物和药材后,地表径流量分别降低了21.07%~31.02%、33.91%~38.71%和1.51%~67.12%;土壤侵蚀量受人为干扰影响较大,但种植2年后,桉树3种复合经营模式均未产生土壤侵蚀;桉树+木薯复合经营模式的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降幅最明显,初步认定桉树+木薯复合经营模式水土保持效益较好,是比较适宜的种植模式

  • 标签: 桉树 复合经营模式 径流量 侵蚀量
  • 简介:长汀县随着水土流失治理从第一、二重山转向远山陡坡地治理的推进,在陡坡治理上应用了小穴播草的模式,即:挖一个穴、撒一把草籽。经治理后的侵蚀陡坡地区在林地生物群落特征、小气候特征、土壤理化性质方面,取得了明显的变化,有力地推动了陡坡地水土流失治理的进程。

  • 标签: 小穴播草 模式 侵蚀陡坡地 应用
  • 简介: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新疆小流域治理的特殊性。在新疆低山丘陵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伊犁新源县阿拉玛勒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对该小流域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治理模式。该小流域沟采用了沟头防护、沟道治理、水土保持林等措施,使流域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提出阿拉玛勒小流域以谷坊工程措施为主,辅以生物措施和生态修复措施的治理模式,为探讨新疆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提供技术支撑。

  • 标签: 小流域 水土流失 治理模式 植物谷坊
  • 简介:本文通过对福建省长汀县稀土废矿区恢复治理后植被生长情况、土壤养分、宽叶雀稗的生物量和营养成分的分析,说明乔灌草绿化模式对废矿区的植被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提高地表覆盖,促进植物多样性,且对土壤养分和宽叶雀稗的生物量和营养成分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 标签: 稀土废矿区 生态修复 土壤养分 宽叶雀稗
  • 简介:实施种养结合,将农牧生产废弃物利用并回流坡耕地和开展地力恢复是长汀县水土保持的重要内容。应用能值分析法分析2014年长汀县循环农业产业联盟和长汀县农业生态系统(对照)的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资率、环境负载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以及循环农业模式能量流动特征。结果表明:2014年循环农业产业联盟的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资率、环境负载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分别为7.12、49.35、0.44和16.26。同期长汀县农业生态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资率、环境负载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分别为1.20、3郾29、0.23和5.17。循环农业产业联盟净能值产出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分别髙于当地农业生态系统5.92和11.09个单位,对当地农业发展具明显带动作用。提出了有关优化循环农业产业联盟的建议:1)控制牧业生产规模;2)扩大有机肥厂生产规模;3)引进更多的种植企业,参与循环产业联盟,利用沼液;4)增加科技投人,提髙沼气和沼液利用率。通过项目引导构建循环农业产业联盟模式,分析循环农业模式能量流动特征,不仅有助于说明循环农业模式实施效果,也可为循环农业模式自身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水土流失 循环农业 能值分析 长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