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通过组合不同降雨强度、坡度的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沂蒙山区面侵蚀过程。结果表明:面产流时间随降雨强度、坡度的增加而提前,降雨强度对产流时间的影响较大;径流速度与降雨强度、坡度正相关,降雨强度对径流速度的影响相对坡度较弱,褐土表面径流速度大于棕壤;面径流量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增大,随坡度的增大而减少;土壤侵蚀率与总侵蚀量皆随降雨强度、坡度的增大而增大,但波动规律不同,细沟侵蚀使土壤侵蚀率急剧增加。对于棕壤,小降雨强度时,坡度是影响侵蚀率的主导因子,大降雨强度时,主导作用被降雨强度替代;对于褐土,侵蚀率的大小主要受控于降雨强度。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棕壤的侵蚀率、总侵蚀量要大于褐土,说明棕壤抗侵蚀能力小于褐土。

  • 标签: 模拟降雨 侵蚀过程 降雨强度 侵蚀率
  • 简介:为了解不同护坡模式下边防护工程建设初期植被恢复状况,依托北京西六环现有边工程,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将12段划分为六棱砖与厚层基材喷播植草2类护坡模式,分析不同模式位、长、坡向和地形条件对植被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1)以厚层基质喷播植草模式为主的Ⅱ类植被恢复效果优于以六棱砖护坡模式为主的Ⅰ类;2)随着演替进程的发展,建植初期植被表现出一定的年际变化规律,2011年植被恢复效果较2010年差;3)位、长和坡向的不同使植被群落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Ⅰ类中部植被生长较好,Ⅱ类下部植被恢复效果好,长较长的阴向更利于植被恢复;4)六棱砖护坡模式更适宜在山岭重丘区应用,而厚层基质喷播植草护坡模式更适用于平原微丘区。

  • 标签: 公路边坡 聚类分析 护坡模式 六棱砖 厚层基材喷播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