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开挖面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的生产建设项目用地,对其进行分类,是构建开挖土壤流失量测算模型和方法、指导生产建设项目用地开挖水土流失监督执法的基础.以我国东部水蚀区为背景,通过对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西南土石山区及南方红壤区内多个不同类型生产建设项目用地开挖面的实地调查,在总结分析水蚀区开挖特征及水土流失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了开挖分类体系.体系划分为3个层次:第1层次按照开挖质地与物质组成,把开挖分为均质和非均质;第2层次根据开挖面上方有无来水,把开挖分为无汇水影响开挖和有汇水影响开挖;第3层次按照开挖形成的时间,把开挖分为非稳定和稳定.该分类体系,不仅打破了现行工程边坡分类中区域性和行业性的界限,而且为开挖土壤流失量测算模型和方法构建奠定了基础.最后,对分类体系在土壤流失测算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开挖面 分类体系 生产建设项目 水蚀区 土壤流失量测算
  • 简介: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降雨强度、坡度及地表覆盖3因素对花岗岩红壤坡侵蚀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起始产流时间随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增加而有所提前,而地表覆盖能延缓起始产流时间;2)在不同降雨强度和坡度条件下,径流率从产流初期开始都快速增加,7~10min后达到稳定,且随着降雨强度和坡度增加,径流率也显著增加;3)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产沙率明显增大,且降雨强度越大,坡度对产沙率的影响越明显;4)降雨强度和径流总量、产沙总量之间相关性极显著,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92和0.799;5)地表覆盖具有良好的减沙作用,其减沙效益超过90%.

  • 标签: 土壤侵蚀 南方红壤 模拟降雨 坡度 地表覆盖